再游六朝古都—-南京

何彦

<p class="ql-block">2月5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着料峭春寒开启东南之旅,疾驰在十天高速,一畦畦菜地绿油油,透着勃发的生机,连绵的远山,明亮亮的,似乎只经历了浅冬的抚摸,有的泛着黄色,有的透着红色,还有的舒展着绿色,萌动着点点春意。驶过安康市,进入“三苦”精神的白河县,两边连绵高耸的大山盖上了白雪,树木经过雨雪的滋润,显得高而清明。进入湖北地区,好似到了北国,厚厚的白雪,好似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高速路上的分离带的绿树都卧上了堆堆白雪,远远看去如一条银龙,一直到南京,整个的是一个银色世界,让我饱赏了“北国千里冰封”雄浑壮阔,心也似无比的舒展,没有单调、焦虑,而是欣喜,看到薄雪处透出行行整齐的碧绿的麦苗,仿佛感受到麦穗金浪层层,“瑞雪兆丰年”!</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总统府。终于如愿以偿来到总统府,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听着导游的讲解,走在中轴线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依次参观了礼堂、行政楼、八字庭、子超楼、复园、二公祠和熙园,总统府一层层神秘感的面纱在我的眼前揭开。它始建于明初,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还是曹雪芹的出生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掷地有声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总统府”,宣告了南京解放。走在十字长廊,看着一张张见证历史的照片,不由自主地吟诵毛主席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豪情满怀,新的时代,我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谱写新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熙园 ,穿梭在山水之间,信步闲游,如在画中。再回首,这座总统府,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曾国藩与洪秀全斗争十几年,两人都死在总统府,并且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想“太平统一”,但最终没有战胜农民领袖的小农意识,最终将政权化为泡影,随同自己葬在大堂的“太平天国”的油画下。走进历史,读品历史,以史为鉴,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美龄宫。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体现了西方渐进时期设计理念,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外形为明清官式做法,顶覆绿色琉璃瓦,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只凤凰,在中国独一无二。地下室主要是警卫室,盥洗室和中式厨房,穿过美龄画展廊,为她的横溢才华赞叹不已,拾级而上,从正门上二楼,二楼是会客室与休息室之用,设有大厅、客厅、大饭厅、配膳房、书房、秘书室等。二楼大厅,是举行国宴的地方。三楼是主人的起居室和餐厅。通过二楼大厅,可以至“凸”字形平台,用花瓷砖铺地,也称“观凤台”,平台四周围以汉白玉雕凤栏杆,平台雕凤栏杆共有34根,每根立柱上各雕凤凰一只,34根汉白玉栏杆上的凤凰,34根汉白玉栏杆和34根环楼灯柱,与宋美龄的生日3月4日暗合。感叹主人生活的奢华,更赞叹能工巧匠的智慧、匠心和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南京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也是其城市文化核心,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行走的历史。建筑气势宏伟,古朴典雅,馆内分为:历史馆、科技馆,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等,从不同方面展示生命的进程,藏品甚多,镇馆之宝金兽、铜油灯等很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始建于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达到鼎盛。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这里有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吴承恩、袁枚、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p><p class="ql-block">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科举制度是读书人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十年寒窗,耕读兴家。当我走进中国科举博物馆,沿着130米由鱼纹和竹简砌成的长廊,平息浮躁的心灵渐渐走近博物馆,阅读一份份进士们治国方略,欣赏一张张精美书写,我被深深震撼,他们才华横溢,是用勤奋和笃定换来的。贡试的考试场次、考试命题、取题、阅卷、捡漏等复杂严格的程序 无不体现了为国选才的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1300年发展历程中蕴含的合理价值,能加深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识,能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仍能适应现代。</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夫子庙。拜谒孔子,浸润儒家精神,再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蕴涵,完整展示了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孔子教育思想及儒家的政治理想,被称为“华东第一学”,“春归夫子庙,灯火话龙年。”祝福我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龙马腾跃 繁荣富强。</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被南京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十里秦淮”,是秦淮风光精华所在。沿岸分布着秦淮水亭、桃叶渡、白鹭洲公园、江南贡院、萃苑公园、谢安纪念馆、李香君故居、瞻园、中华门瓮城等文化胜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文德桥,斜晖脉脉,桥下是静静的柔波,两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漏窗,雕梁画栋,果真如同古诗所描绘的“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华灯初上,正赶上,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大街小巷,各种造型的彩灯,金碧辉煌 。随着人流,我走到“乌衣巷”,匾额上写着“王家书法,谢家诗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此感慨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王谢堂前旧时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今成为王谢纪念馆、民间工艺品的和南京小吃汇集地。</p><p class="ql-block"> 在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有一处两层高的砖木结构民居,上书“李香君故居”,这就是著名的“媚香楼”,李香君是清初戏剧家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秦淮八艳”之一,是家喻户晓的我国古代罕有的光辉妇女形象。这个出身秦淮名妓的下层妇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爱国心和高尚的情操,愤世嫉俗,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秦淮风光,以灯船最为著名。”夜游秦淮河,少不了坐画舫,绚丽的灯光映在清澈的水面,宛如浣女手中的锦缎,流光溢彩,听着船桨荡起的水声,驶过文德桥,两岸的灯展让人应接不暇,一座座桥,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更添秦淮河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坐在船上,欣赏河两岸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灯,默念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展现了这条河浓装艳丽的风采:“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黯淡的水光,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游玩内外秦淮河,走进咸亨酒店,挤占一个座位,点了鸭油麻酥饼、南京咸水鸭、烩鸭血、桂花红豆元宵,一瓶小酒,小碟咸煮蚕豆,这里叫“孔乙己茴香豆”,果然是江南文化呀,我们俩有滋有味的边喝边闲聊,享受这份出游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秦淮河时,六朝金粉、水洗凝脂的奢华,南宋隅安、晚明落魄的萧瑟,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一段段醉生梦死,与文人政客相互交缠的一腔腔辛酸与无奈,至今在灯火斑斓处已变得遥远。心驰神往游历这“十里秦淮”,并非完全是被它那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美景所吸引,更多的是一份对历史的敬重和凭吊。</p><p class="ql-block"> 20年后再游南京,寻觅昔日的记忆,享受今天大美中国的诗和远方,我愿用这只拙笔,记录美好时光,让平凡的生活更多几许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