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天,一个初中同学跟我聊微信:你在省政府工作都当上处长了,在同学中也算有头有脸的,建个初中同学微信群呗。</p><p class="ql-block"> 我说:在初中我是最不起眼的无名小卒,要说初中最有影响力还是董天奇,所有同学都知晓,初中同学群还是由他牵头建吧。</p><p class="ql-block"> 提到那个董天奇,我是又爱又恨,可能同学中有许多和我的感觉一样,因为受他影响的不仅仅只有我一个。</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如果社会有阶层之分,那就是吃商品粮和农村粮的。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农村户口就吃不上商品粮,大概就农村粮就是吃自己家种的粮。那时候都对能吃上商品粮为荣耀。哪怕家里有一个人吃上商品量,那在十里八乡,绝对高看一等,路过他家门口时似乎都沾光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月,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贫下中农来说,把吃上商品粮作为向往的目标。记得那年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题《我的理想》。其实那时大多数同学都与我一样,真正理想是吃上商品过上城里人风光的生活,当然写作文时都不敢这样写。</p><p class="ql-block"> 那时农村娃没见过世面,也没有机会出远门,虽然我们与小池镇生活不远仅三四里路,但大家以城市生活为骄傲。</p><p class="ql-block"> 鄂东黄梅县小池镇(古时小池口)与江西省九江市一江之隔,地域与江苏类似,长江成为富裕与贫穷的分界线,苏南是城市发达的象征,苏北则是农村不发达相对比较落后地区。之所说比较相似,那时我们把九江人称老俵、叫九江人叫九江姥,九江人则视我们黄梅人为江北姥。我不知道全国把江西人称老俵是不是这个由来。</p><p class="ql-block"> 在九江和黄梅民间,有一句顺口溜:“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说的是江西九江与湖北黄梅两地交往密切。江北人很多亲戚在九江,我家的有两个姑姑嫁到九江,还有一个姑姑儿子女儿都在九江工作,在九江的俵哥俵姐加起来至少一个班。</p><p class="ql-block"> 就是说那时很多人把进入城市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人实现了,有的人还在为之努力实现之中。</p> <p class="ql-block"> 至于《我的理想》与很多同学一样都是说大话,为写作文而写作文或者说是写给老师看,得过好评语。其实真正理想是能吃上商品粮过上城里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我当时写的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军保卫祖国。虽然我真的实现了我的理想,但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怎样保卫祖国。那时我大哥在河南新乡当炮兵,头戴红五星军帽和身穿绿色军装非常潇洒。那时军装是非常流行时装,能有一件军装或军帽都算了不起的人物。我的理想中与其说保卫祖国不如说喜欢威武的军装。</p><p class="ql-block"> 写着写着就写偏题了,回到正题上来。那时农村娃要想走出农村跳“农门”有三个途径:第一个是顶职。那时政策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可以把铁饭碗传给子女。第二是高考,考上大学或中专,毕业后分配的工作都是铁饭碗。同学董志西就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还有几个要好同学张吉明、张炳军考上了中专。那些年能考上大学、中专名额非常少(不像现在大学文凭贬值),那时一个班三四十人,有一个考上大学或者有几个考上中专就算很好了。第三是参军。当军官或转志愿兵,转业后分配工作吃商品粮。</p><p class="ql-block"> 今天标题中说的“那人”所指的就是我又爱又恨的董天奇。董天奇就是属于三个途径的第一个途径,因为他老爹是吃商品粮的在县卫生系统工作,他在家里排行老大,只要等老爹退了顶职进卫生系统工作是没有悬念的。所以对于他来说学不学习不重要、考不考大学也无所谓。</p><p class="ql-block"> 另外,董天奇还有个优越条件,他家就住在学校后面,与学校无墙之隔,进出自由,可以说家就在学校,学校就是他家。同学渴了跑他喝碗水,东西忘记拿了叫他帮保管等举手之劳的事他都能办得到。正因为如此,身边多了些跟脚的,他也自然而然成了爱出风头的带头大哥。</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跟脚的其中的一个,不知不觉的跟一帮调皮捣蛋哥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现在还脱不了干系。</p> <p class="ql-block"> 今天之所以要把董天奇提遛出来见见光,是想把多年对他爱与恨吐槽一下。爱他是因为我们一起度过那个天真烂漫、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至今留下很多难忘的美好的和不美好记忆。恨他是他把我们带上不热爱学习不正之道,忘记自已没有能顶职的老爹,不用考大学也能工作的优惠待遇,从而在最该学习的时期枉费了学业,由一个在小学当班长级别优等生升初中后变成了一个平庸无为的劣质品。</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那天上晚自习时,他带我们几个人跑到镇上看电影,被老师抓到。他还班干部却带头做了很多坏事,至于现在叫欺凌女同学之类的事不知道做过没有,那时也没有现在这么为女同学维权。但是我知道他做一件令很多同学都想都不敢想,胆大妄为的事,反正事情都过去了,这不爆雷不为快。</p><p class="ql-block"> 因为那天董天奇对班主任龙老师的批评怀恨在心,竟然将龙老师宿舍钥匙扔进开水瓶里,害得龙老师一天找不到进宿舍的钥匙。这件事让我觉得这带头大哥有点坏,而且胆子大。我虽然学习不怎么好,还是比较单纯而且是胆小怕事,别说欺凌女同学,连跟女同学讲话都会脸红心跳,所以更不敢做像董天奇做那么大的坏事。</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他是如愿以偿顶老爹的职进了卫生系统工作,我却在小池镇做建筑工干苦力活。好在命运为我打开第三个跳“农门”的途径,实现了初中作文《我的理想》应征入伍走进了军营,当上了一名海军。</p><p class="ql-block"> 军营火热生活让我番然醒悟,在求学中开窍了,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硬道理,从而激发了我知耻后勇的斗志。纵然吃十二分苦,也要把那失去东西找回来,终于在军校里拿到那个年代人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本科文凭。</p> <p class="ql-block"> 通过回忆那些年,与我们一起成长的那些人和所经历过的那些事。那些年,我们人生追求就是一张纸,有了一张大学文凭就有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而如今,文凭同样还是一张纸,但再不是成功的象征。有人说:现在贬值最快的不是房产、股票,而是学历。那些年,我们大中专文凭是“铁饭碗”,而如今,大学本科文凭甚至硕士研究生学历要与快递哥争饭碗(据说快递员的学历有30%以上是大学本科学历和硕士研究生学历)。</p><p class="ql-block"> 时代变迁,一代人有一代的追求。我想说的是:无论文凭热也好,冷也好,文凭真的不能代表水平,学历绝对不能代表能力。要在这个社会能有立足之地还必须有实力,先天不足不可怕,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一定能实现《我的理想》,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