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东京,都市风采

秋水乐鱼

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无论是经济规模、工业产值、高科技产业,还是医疗和教育都处于领先地位,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列为世界三大城市,且是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两个城市之一,另一个是纽约。 闯关东,关东地区之游,共计13天,其中,以东京为基点,去向镰仓线,千叶线,进出三次,在东京,包括往返日共涉7天,宿6夜,实际玩约5天。5天的时间,充分领略了东京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当然,城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东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启了都市的建设过程,而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逐渐开始现代化建设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 在城市的景观中,也留下了其百年多的发展历史痕迹,这是领略其都市风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东京全称东京都,由区部、多摩地区、岛屿地区3大部分组成,辖23个特别区(市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东京都厅驻区部新宿区 一进东京,第一天,住宿订在了墨田区,东京的东北地区,当时考虑的是每次选择不同方位的地方,以利于区域附近景点的游玩。 住宿在隅田川与荒川两条河流相夹抱的小街区。 汉舍,一家民宿,简易房造就,两层,相隔成独立的小间,密码箱中取钥匙,与房东不见面。 房间很小,站在房门口拍摄,右手边是卫生间,左侧楼梯上是储藏阁楼,非使用空间。 最大的优点是几分钟就到轨交东武线站点。 站点就在闸口旁边。 如不在外面进食,闸道路口这家小超市就可以提供餐点,日本的超市有丰富的选择性,不仅可果腹,也有酒与成品下酒菜的提供,有些也很美味。 那天,落定后已是黄昏,遂出去转转,下为荒川。 荒川上的四ツ木橋。 <b>天空树</b><br>也叫东京晴空塔,由东武铁道和其子公司东武塔天空树共同筹建的电波塔,2012年完工,其高度为634米,曾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现只有迪拜的哈利法塔比其高,但也是世界最高的独立式高塔,整个街区被称为东京天空树城。<br> 晴空塔有两处观景台,一处是351米处的天望甲板,另一处则是450米处的天望回廊,可以俯瞰东京360度无阻挡的高空景致。 登高眺望,另有东京塔可选择,看看周围,上塔眺望似没有好的景观参照物,就放弃了,当时,打了一辆的,赶往浅草寺去了。 <b>日本桥</b><br>位于东京站东面,银座北上方,架在中央区北部日本桥川上,1603年(庆长8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提出建设全国道路网的计划,修建了日本桥。<br> 日本桥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是连接东海道的起点,1604年(庆长9年),成为五条街道的基点,设有日本国道路元标的青铜标示物,现在仍然是东京都区部的道路元标,即日本道路网的始点。 日本桥边上的鱼河岸,德川家康入府时,30多名渔夫来到这边,他们将进贡剩下的鱼在这里出售,从那时候开始,形成鱼市场。 桥侧边市场纪念碑:日本桥鱼市场发祥地。 最初日本桥为木质结构,后被火毁,几百年中经过了代代的修缮重造,最后一次改造工程于1999年完工,已经是第19代日本桥了,但基础是1911年改建的花岗岩制双拱石桥,被列为日本的重要国家文化财产。 1911年是明治44年,明治的最后一年,是日本收回关税自主的那一年,麒麟本无翅膀,日本桥桥头的青铜麒麟却像波斯带翼神兽一样被按上翅膀,象征着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腾飞。 麒麟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神兽,成功的融入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明治时代的麒麟已经不再有唐味,青铜麒麟的坐姿酷似西方恶龙的坐姿,成为日本文化融合西方文化的象征。 日本桥也常常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东野圭吾的《麒麟之翼》、《新参者》、《祈祷落幕时》就有此背景,也引得书迷来此打卡。 设计日本桥时,建筑顾问妻木赖黄提出将青铜材质与西洋建筑风格融合的设计方案,这座明治时代的建筑似乎名副其实的代表着日本脱亚入欧的战略思想。 狮子像参考了奈良手向山八幡宫的雕塑狛犬,东方的狮子是不持盾的,当时,妻木把欧洲持盾狮子像与唐狮子形象融合,设计了现矗立于桥两端的狮子像。狮子所持的盾牌则成为东京都的都徽。 在20世纪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为了举办东京奥运会,于1963年(昭和38年)建成的首都高速公路正好位于日本桥的上空,真正是杀风景。 这是跨越日本桥川上空的高速公路,城市空间小,河川上空正好利用。 日本桥与山口县的锦带桥、长崎县的眼睛桥一起被称为日本三名桥,但2005年以早稻田大学的伊藤滋教授为代表的创建美丽景观活动中,日本桥被评选为百个差景观之一。<br> 理解这种无奈,这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有将高速公路改为从地下通过,恢复旧有日本桥景观的构想,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支持,但石原慎太郎知事提出反对,高达5000亿日元的工程预算确实不菲。 不管如何,日本桥仍然是东京市民心中的一道风景。 日本桥川的另一处。 与银座相邻的日本桥一带,还分布着许多从江户时代承传下来的百年老店,三越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家,1673年,三井高利创建了越后屋吴服店,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了三越大型百货商店。现三越就离日本桥不远,也是地铁出口。 日本桥所在的中央地区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大多以日本桥某某町的形式命名。 日本桥向北,日本桥室町,一直走就是秋叶原。 <b>秋叶原</b><div>日本与时代尖端产业同步的电器大街,免税天堂,国外游客趋之若鹜,但现已经没有吸引力了。</div> 众多因素及商业区位改变,店家趋势已经从电器产品转为动漫游戏精品为主,是动漫迷与年轻人的世界。 下图三角符号是三次住宿点,后两次分别在日本桥与京桥附近,五星则标示了主要景点位置的方位图。 <b>东京站</b><br>东京站建成开业于1914年,既展现了东京都市风采的一面,也是东京都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痕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br> 东京站被誉为东京的表玄关,即东京的门户,具有首都中央车站的地位,不但是日本全国新干线路网最重要的列车始发站,也是东海道本线、中央本线等日本主要干线的起点站,是东京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东京站位于千代田区丸之内一丁目,站房位置不选择于江户时代起就发展成繁华街的京桥侧,而是在当时尚未开发的丸之内一侧,丸之内中央口朝向皇居,并设有皇室专用之出入口。 原站区东侧的八重洲一侧站房,八重洲口,为地上十二层、地下两层的高楼建筑,已拆除,于2007年在原址重建完成两栋摩天大楼,地上四十一层、地下四层的南塔楼与与地上四十三层、地下四层的北塔楼,可参看部分照片的背景。 东京站的地上主体建筑,站区西侧的丸之内一侧站房,由辰野金吾与葛西万司设计,和大部分建于大正、昭和时代的建筑一样,为辰野式赤炼瓦红砖造建筑,具有英国风格的三层建筑。 有趣的是,原始设计是德国工程师法兰兹·巴尔泽,对日本传统建筑怀有兴趣的巴尔泽将丸之内站房设计为带有入母屋破风与唐破风屋顶的和式建筑,但该设计在当时日本崇尚欧风的氛围下饱受批评,最后不被采用。 丸之内站房在二战末期遭轰炸而多处损毁,后屡经修缮,直至2012年彻底恢复原样,保留了东京的一个历史风貌,如今,这座外形古老的建筑与周边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车站站房总建坪9,545平方米,长330米。南北各自有圆顶形屋顶,当时将丸之内南口做为乘车入站口、丸之内北口做为下车出站口,中央玄关为皇室专用。 北口,原作为乘客出站口。 站房前丸之内广场。 东京站整体的场站布局,仍一定程度沿用巴尔泽等德国工程师的规划,下为站外路轨高架。 <b>东京塔</b><br>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与观光景点,以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正式名称为日本电波塔,现为日本第二高的结构物,仅次于东京晴空塔。<br> 1950年代,战后的日本,各领域蒸蒸日上,广播传媒业也不断发展,私营电台的各种信号发射塔有碍瞻观,日本报界大亨、《产经新闻》创始人前田久吉遂起雄心,建立日本电波塔株式会社,投资5亿日元,拟把当时东京所有的发射装置都安装这座塔上。 东京塔开工于1957年6月,1958年12月竣工,高332.6米,比埃菲尔铁塔高8.6米,造塔费时一年半,不到埃菲尔铁塔施工时间的三分之一,使用的建筑材料为埃菲尔铁塔的一半,用了4千吨钢材,有三分之一是由美国韩战后废弃的坦克战车回炉炼成。 东京塔由建筑师内藤多仲设计,内藤多仲被称为日本的塔博士、耐震构造之父,出生于1886年的内藤多仲原本是东京帝国大学造船专业高材生,日俄战争后造船业不景气,转入建筑学,于1924年提出“架构建筑抗震结构论”。 内藤多仲设计了包括东京塔在内的6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中中部电力米莱塔即名古屋电视塔;通天阁是大阪的电视塔;别府是位于日本大分县中部的一个城市;札幌电视塔在北海道,博多港位于九州西北的博多湾内,邻福冈市。前二塔是日本国家有形(物质)文化财产。 建成时,东京塔为日本最高建筑物,后南鸟岛、硫磺岛及长崎県分别造了高于其的塔,屈居第四,此后前三塔分别解体,1999年东京塔恢复为日本第一,有了东京晴空塔,东京塔又降一位。东京塔比东京晴空塔矮301.4米,比中国广州塔矮267.4米,是世界第三高的自立式铁塔。 塔的上部发送无线电波,曾为NHK、日本电视网、东京放送等电视台的7个频道和21个电视中转台、广播台等传送节目。另外,还可以发射消防、特别时刻的交通指挥等方面的特种电波。现功能被晴空塔替代,仅作为备用塔。 东京塔的颜色红白相间,因为航空交通管制规定,要以利辨识,现在颜色不再受限,但已形成特征形象,不再改变。灯光照明则由世界著名照明设计师石井干子设计主持,灯光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橙色。 塔的下部为铁塔大楼。一楼为休息厅,二楼开有商场,三楼是规模居日本及远东第一的蜡像馆,四楼是近代科学馆和电视摄影棚,五楼是发射台工作区。 棱锥体形的铁塔由四脚支撑,塔基底的四只坐脚墩之间各隔80米。 东京塔在150米处设有大展望台,250米处设有特别展望台。参观大展望台900日元,大展望台加特别展望台2800日元。 从铁塔楼乘电梯通往大展望台,大展望台外型呈方形。 在局部地面可往下看 在大展望台观看到的东京市容,塔下为增上寺边上是芝公园。 东京塔脚下的增上寺。 在大展望台下层的楼层中再乘电梯通往特别展望台。下图为讲解员,其身后就是通往特别展望台的电梯门。 更高层楼,在250米处的特别展望台所看到的市景。 远处,东南向,彩虹大桥,横越东京湾北部,连接港区芝浦及台场的吊索桥,正式名东京港联络桥,1993年8月落成通车。 更远处,东北向,影影约约可见东京晴空塔。 东京塔虽为私营,从建造起,一直获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当时,是一个彰显日本国运上升的符号象征,现在,仍然是东京的一个地域标志。 <b>增上寺</b><br>正式名三缘山广度院增上寺,日本净土宗镇西派七个大本山之一,也是江户幕府德川家的灵庙之一。<br> 增上寺前身是由空海的弟子,入唐八家之一的宗睿创建于武藏国的贝冢,原寺名为光明寺,属于真言宗的寺庙。明德4年(1393年)由净土宗八祖圣聪上人入主,改为净土宗,并改寺名为增上寺。 不是特地赶去,而是去东京塔,到达时正好遇到,遂顺便游玩,现代的铁塔与古老的寺院相辉映,很有意义。 出地铁口,就是参道,也是一条马路,路上建了一座门楼,应该是山门吧, 增上寺平面图。 <b>三解脱门</b>,面东,原增上寺中门,现正门,是增上寺在江户初期所营造的众多建筑唯一残存下来的建筑物,战争时期没有被摧毁的主要建物之一,最有价值。 这是东京都内最古的建筑物,也是东日本最大的门,当时,由德川家康协助,聘请江户幕府的大工头中井正清建造,时间是元和8年(1622年)。 三门背后。 <b>钟楼堂</b>,三门进门右侧,原建造于宽永10年(1633年),现为战后重建,但梵钟是延宝元年(1673年)铸成,江户时代三大名钟之一,号称为东日本最大的钟。 <b>安国殿</b>,正对三门,2010年修建旧殿堂时新造建筑。 安国殿里供奉由平安时代的僧人源信所做的秘佛黑本尊,即阿弥陀如来像,黑本尊深受德川家康尊崇,每年的一、五、九月举行开帐法事,称为正五九黑本尊祈愿会。 堂前德川家族纹饰,三叶葵,也叫做德川葵纹,德川家康用三叶葵作为主将的标志,寓意是希望家族武运昌盛。 殿堂左侧和宫像,孝明天皇异母妹,明治天皇之姑,封和宫亲子内亲王,以16歳之龄舆入江户,为德川幕府14代将军德川家茂之妻,21岁守寡,同年落饰出家,孝明天皇赐院号静宽院宫。 <b>本堂</b>,即大殿,旧的大殿因为几度遭到摧毁,大殿于昭和49年(1974年)新造,祭拜的本尊为阿弥陀如来。 大殿建于二层楼台上,其旁边,图对面的建筑是增上寺会馆。 本殿一侧。 <b>西向观音堂</b>,安国殿右侧。 里面的石像,西向观音,似是历史遗留。 北面的这一边,都是小石像。 <b>德川家灵庙</b>,或墓所,增上寺曾有德川家族的灵堂建筑群,毁于二战,现在此重造。 现有六位德川将军葬于此,分别是二、六、七、九、十二、十四代将军,墓中心是墓塔,材质有石雕与铜铸,墓周围是石灯笼。 下为和宫之墓,和宫后在倒幕中起到缓冲作用,使大奥能够达成无血开城的和平解散,和宫终年32岁,其墓单列。 大殿后面,灵庙南侧,大纳骨所,对象不明。 另一侧,圆光大师堂。 贞恭庵,和宫出家时的茶室,1980年移筑至此。 <b>涩谷十字路口</b><br>东京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地标,每天大约有50万人会在此等候交通灯,高峰时段多达3000人会同时穿过马路,成为东京观光热门的一站。<br> 涩谷是东京的副中心之一,集结了知名高级品牌的旗舰店,众多餐厅、精彩的夜生活场所以及大型商场、打折店铺和精品店,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涩谷的流行风靡全日本。 一段短视频,记录了成百上千人过马路的盛景。 涩谷站忠犬八公铜像,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主人因病离世,秋田犬八公在涩谷站前等待主人归来,一等9年,直至去世。八公的事迹分别被日本和美国拍成电影《忠犬八公》。 <b>北之丸公园</b><div>旧江户城北侧一个三角形地带,被千鸟渊、牛渊、清北壕包围,1969年起辟为公园,在皇宫的北面,也可认为是大概念的皇居的一个部分。</div> <b>日本武道馆</b>,位于公园里,一座八角形建筑,仿造奈良县的法隆寺梦殿,为1964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柔道比赛而建的,现被作为重大音乐会及日本武术比赛的举办地点。 田安门,位于北之丸公园北面,武道馆旁边,旧江户城门,保留完整,是日本文化遗产。 <b>银座</b><br>东京中央区的一个主要商业区,街道两旁巨型商场林立,时尚、个性的服饰随处可见,汇聚着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着日本的繁荣。<br> 银座从银座一丁目至银座八丁目,丁目就是街,全部8个丁目由中央大道贯通,17 世纪初叶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店,随后在在新桥与京桥两桥间,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东京一个代表性地区。 象征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是富士山、京都、银座,银座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第五大道并列为世界三大繁华中心,是东京都市风采的重要呈现。 <b>筑地</b><br>筑地,其名源之填海所造之地,筑地离银座不远,相比于银座的奢华高楼,筑地只是建筑平平的小街区,但游东京,筑地不能不去,筑地呈现了东京都市风采的另一面。<br> 直到上世纪20年代前,日本桥的鱼市是东京海鲜的主要供应基地,繁华的鱼河岸市场有一日千两之称,1923的关东大地震将盛极一时的日本桥鱼河岸完全摧毁,同年12月,筑地作为东京鱼市的新市场,1935年,东京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市场正式开业。 直至2018年,这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批发市场,每天市场买卖的水产超过1800吨,活鱼约为45吨,金枪鱼从拍卖是一道胜景,游客要预约才能观看。可惜,因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筑地鱼市场迁至丰洲。 但筑地风韵犹存,因为,鱼市场也派生出四周的许多料理店,现在仍然有部分存在,这也是去筑地的另一个,或主要的理由。 当时,鱼市是场内市场,料理店是场外市场。 在东京,我们两次去了筑地,就是为了吃料理,挡不住的诱惑。 筑地本愿寺,就在地铁站旁,本愿寺原在浅草,1657年明历大火灾被烧毁,现本愿寺为印度样式的石造建筑,内部是日本的桃山文化样式风格。 现在筑地已经十分清冷,料理店也减少了许多。 两次都在这里进食,门面里面有三家店铺。 第一次是进门右手一家,海鲜丼,丼即饭的意思,某某丼,即某某盖饭,日本的餐馆,许多都专门供应盖饭,丼。 海胆和鱼子盖饭,大快朵颐。 后一次在最里面,筑地虎杖别馆,江户前寿司,极美味,也极有风味。 喜欢鱼生,但不喜欢寿司,认为下面的饭团是多此一团,影响胃纳,这次才真正领教了寿司。海鲜与饭粒混合,慢慢品嚼,鲜香软糯甘,打开了全部味蕾。<br> 两个人口味不一,一生一熟,熟是喷枪烧烤,挺有意思。 筑地就在东银座旁边,离银座7丁目不远。 位于东银座的歌舞伎座,歌舞伎专用剧场,1889年11月在此开业,建筑数次烧毁、复兴、改建,现建筑建于1951年,桃山时代风格,已被列为日本国家有形(物质)文化遗产。 在增上寺参道的马路边,有一座纪念碑,是江户歌舞伎发祥地纪念。 在东京,许多地方都有相关的纪念雕塑和纪念碑。 北之丸公园的北出口,田安门外的街上,子爵品川弥二郎像,他是日本武士(长州藩士)、政治家、明治元勋。 涩谷轨交站内,都市一景。 银座街头,化缘的和尚,也是都市一景。 一座小剧院门口的海报,传统的,现代的,真正的都市风采就应该是这样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kibjcs"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闯关东:东京,皇城风韵</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