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博鳌禅寺,位于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海南琼海博鳌水城,与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隔水相望。 博鳌禅寺是海南佛教历史的延续与发展。公元748年,唐鉴真高僧东渡日本,遇风漂流到海南,居住了一年半,在岛上修建佛教寺庙,开始传播佛教文化。位于海南岛东海岸线上的博鳌古镇留下很多佛教历史遗迹与观音传说。 禅寺里的“万佛塔”海拔高77米,塔高55米,是博鳌地区最高的建筑之一。可鸟瞰江、河、湖、海、山、岭、泉、岛屿等八大生态地理奇迹。是认识亚洲湿地、海洋地理的最佳平台。 博鳌禅寺雄踞鳌岭、三面临水在海面远眺宛若海市蜃楼。古代博鳌属乐会县辖“乐会县”,古代有“乐会八景”,其中博鳌占了四景,即莲花石墩、财聚三江、圣石悍海、金牛偃月均在禅寺园区的大范围内,被收入万佛观音塔的视线之中。博鳌禅寺创新了“莲花石墩”的佛教精神,是对博鳌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人工建筑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博鳌禅寺后园鳌岭之下,塑立有一尊大型的石雕四面观音像。石雕观音菩萨的四个面都是由不同的观音样式组成,展现出了不同的石雕观音样式和不同的寓意。 这尊石雕四面观音像的样式显得比较与众不同些,正对着寺院楼梯的那面观音菩萨,左手持念珠,右手施依印,又称皈依印、护法印,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宝。体现观音菩萨的解脱德,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左边的那面观音菩萨手持念珠,莲眼低垂,宁静祥和得聆听众生的心愿。右边的那面观音菩萨则是常见的持莲观音造型,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莲花是观音的三昧耶形,喻“常乐我净”四德;是佛门中的圣花,象征众生的肉团心,莲体清净,出淤泥而不染,根茎通心,象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第四个面是一尊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这个面的石雕观音面水而立,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是帮助众生解脱苦难和痛苦的甘露;瓶中甘露常遍洒,净瓶表示无漏圆满的法身;而甘露则代表无上的佛道。 博鳌禅寺,按正统禅宗寺院规制建设,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为通慧门、天王殿、普济殿、大雄宝殿、万佛塔,东西两旁设置有钟鼓楼、东西配殿、方丈楼、上客堂、僧侣宿舍等。其中普济殿供奉有十二尊独具特色的“十二生肖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