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章太炎,由此引发我想到李鸿章。在安徽合肥有一个李鸿章的陈列馆(旧居)介绍了李鸿章生平和功绩等等。李鸿章的陈列馆,并没有讲述李鸿章的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 要是我现在是6岁,看了章太炎的事迹,我一定会被感动,那我一定会发奋学习,向章太炎、李鸿章学习。</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的生平能激励我吗?能激励他人吗?</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做的都是大学问,很多人看不懂,特别是小朋友,老年人看得懂,又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可以写一个章太炎abc,让小朋友们都认识章太炎。</p><p class="ql-block"> 听说有一段时间,有一些人把章太炎写的一无是处,把他的缺点拿来抖出来、抖出来,据说是以正视听……</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有什么不好?我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讲述章太炎学问那么高,培养出例如鲁迅等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为什么要评价人,是为了彰显自己吗?是为了向他学习吗?是为了积极激励自己吗。是为了贬低他人吗?</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复杂的,很多样性的。多角度的。</p><p class="ql-block"> 悠悠万世,名人何其多也。</p><p class="ql-block"> 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说人,还发明了一个对事不对人。</p><p class="ql-block"> 悠悠万事,说说当年的困惑,亦真亦幻,难曲直,故事不多,只是平常一段歌。,千秋功过谁能评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序</p><p class="ql-block">苏州城东,锦帆路上,两幢灰墻青瓦的西式建筑静静矗立着,如静穆的守望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苍凉。这便是章太炎的故居,遥想当年,“东及扶桑,南暨越裳,华夏群贤毕至,锦帆路上,车马云屯”。</p><p class="ql-block">章太炎,这个名字背后有着无数的故事和传奇。他是激进的革命先驱,以笔为刀,刺破封建黑暗的夜空;他是保守的国学大师,振臂高呼,保存国粹,传扬中国文化。</p><p class="ql-block">无论从事革命,还是潜心学问,章太炎都做得惊天动地声名远播。于革命,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狱,拘幽三载,不屈不挠,主办《民报》,写下所向披靡、令人神往的战</p><p class="ql-block">斗檄文;于学术,他沟通汉宋,为朴学殿军,著书凡廿余种,授业逾三十年,门下弟子,遍及海內外,在欧风美雨冲击下,挽民族自信于既倒,扶学术大厦之将倾。“革命</p><p class="ql-block">元勋,国学泰斗”,当之无愧矣!</p><p class="ql-block">章太炎之于苏州,自讲学始,以讲学终。1901年,章太炎为躲避清廷追捕,至东吴大学任教,彼时他孤见独行,不趋时俗,于课堂上倡言反清,豪情万丈。1934年,屡遭世变,渐入暮年的章太炎,亦如他的老师俞樾一般,定居苏州,办国学会,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以“饭可不食,书仍要讲”的执着,为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竭尽全力。苏州之于章太炎,既是庇护之所,也是终老之地。尽管时过境迁,故居早已人去楼空,但时至今日,章太炎的学行与精神依然在苏城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今年,继“吴门四家”“清代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后,苏州博物馆将开启“近代大家”系列特展,邀请对近代苏州影响深远的名人重返苏城,章太炎无疑是首选。此次展览试图还原一个全面、立体的章太炎,梳理其家世生</p><p class="ql-block">平、师友交游、讲学传道、艺文著述,以见其人、知其事,得观其行、窥其学,追寻其足迹,发扬其精神。展览得到国家图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杭州博物馆、绍兴鲁迅纪念馆等文博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p><p class="ql-block">太炎传薪,章黃学派。桃李春风,锦帆沧海。吴门共仰,先生归来。</p><p class="ql-block">是为序。</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p><p class="ql-block">二〇二三年十一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