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井冈情结</p><p class="ql-block"> 张吉⼈·编写 2021.5.9~5.14⽇ 字数4948</p><p class="ql-block"> 1、党员先进性教育上井冈</p><p class="ql-block">2005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恰值我们单位(太原市建设⼯程质量监督站)领导职数调整,为了培养提拔年轻⼈,我让出副站⻓职位,专司“”总⼯程师”职务(1999年10⽉12⽇建管委任命我为副站⻓兼总⼯程师)。为此委⾥把我做为“先进性教育活动”代表典型,让我在全委⼤会上做“先进性学习”报告。我把我们漪汾苑监督分站在1991~1994年创建太原市全国样板漪汾苑⼩区建设的⼯作和我站、建管委有关部⻔与退休⽼主任徐永根等老同志(他们就在会场下⾯座着)当年⽀持创建的⼯作和所做的贡献⼤⼤的介绍表扬了⼀番,⼤家和老同志们都很满意。</p><p class="ql-block">正赶上太原市开展“太原市优秀⼈才政治理论培训班”活动,建管委和监督站推荐我去参加。</p><p class="ql-block"> 2005年4⽉初我们到⽼军营的市委党校培训。这⼀次学习班共有52⼈,来⾃学校,医院、⽂化艺术、⾼新区、园林局等部⻔,我也是头⼀次接触这么多其他⾏业的⼈。我们在活动中听了⼀星期的理论报告,记忆深刻的是⼀位国防⼤学教授讲的故事“美国欲从蒙古国领空过境,我们国家代表团前往沟通,讲了⼗⼏次说不通。最后我国告诉了朝鲜,朝鲜⽴刻派了代表团,与蒙古国只和他们谈了一次:“你们敢让美国⻜机来,我们⾸先打你们”,由此,蒙古国只得做罢。</p><p class="ql-block">学习⼀周后,培训班领导告诉⼤家:回去准备,我们学习班,要去井冈⼭。⼤家都很⾼兴,而这正是我想去的红⾊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2005年4⽉12⽇下午2.40我们在太原乘机,6.0到南昌,第⼆⽇早乘⻋前往井冈⼭。</p><p class="ql-block">已经四⽉的江⻄,虽不到酷暑天⽓,也已是热气蒸腾,⽽汽⻋⼀进⼊井冈⼭区顿觉凉爽,⼭岭树⽊茂密,⼭泉淙淙,翠⽵⻓⻘,处处绿荫,空⽓清新,沁⼊肺腑,犹如⼀个天然⼤氧巴!解放后井冈⼭植树造林,⻜机撒播,更加⼭⾼林密。</p><p class="ql-block">井冈⼭是中国⾰命的第⼀块根据地,是“星星之⽕,可以燎原”的第⼀发源地,朱德称之为“天下第一⼭”,⼈⺠币上有其⼭的倩影。我们在井冈⼭上参观了⻩洋界的哨⼝,湘赣边界第⼀次党的代表⼤会旧址,⼋⻆楼,读书⽯,茅坪,茨坪,袁⽂才,王佐塑像等处景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洋界哨⼝</p><p class="ql-block">进⼭⾸先看到的第⼀个景点是,⻩洋界哨⼝。</p><p class="ql-block">⻩洋界是当年井冈⼭⾰命根据地五⼤哨⼝之⼀,有“⼀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洋界哨⼝因⽑主席的“⻄江⽉•井冈⼭”这⾸诗⽽闻名。1927年我党开始了独⽴的武装⾰命⽃争,在党中央的策划下,相继进⾏了南昌起义,秋收秋义。⼴州秋义…,由于敌⼈⼒量的强⼤,起义相继失败。⽑主席最早为⾰命做着准备,早就打听过井冈⼭这块地⽅,瞿秋⽩让他到中央⼯作,他说,他要上⼭,去当红⾊的“⼭⼤王”,实现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路。1927年秋收秋义攻打⻓沙失败,⽑主席指挥进⾏了中国⾰命的战略退却,在秋暴总指挥卢德铭的⽀持下,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向着他已经打听好的地⽅,“罗霄⼭脉中段井冈⼭区”进发(这是⽑主席从⻓沙到江⻄井冈⼭开辟⾰命道路的天才选择,最早看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而不是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上了“上⼭”的道路,经三湾改编(据胡耀邦回忆,他当时是⼩孩⼦的时候,在操场上,听到了⽑主席在三湾的讲话),⻓途拔涉,到达井冈⼭地界。</p><p class="ql-block">⽑主席说服了井冈⼭上的“绿林好汉”,带领着中国⾰命的⽕种800多⼈,在井冈⼭上扎下了根,开始实现⽑主席中国⾰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农村⾰命根据地”的武装割据的道路,这在党内的革命道路上是第⼀个创举。⽑主席1927年10⽉上⼭(此时35岁),朱德1928年4⽉上⼭(此时41岁),相隔半年多两⼈握⼿相⻅,实现了中国革命“朱⽑”两⽀队伍的伟⼤会师,且经历了革命战争和建军路线的磨合,开启了两⼈⻓达49年的⾰命⽣涯,成为亲密战友。井冈会师成⽴了红四军。一个红军总司令,一个红军总政委,历来打天下,都是“军事起家”,毛主席深刻的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此“朱⽑红军”名震天下。</p><p class="ql-block">⻩洋界战⽃正是这段战争史实的写照。朱⽑会师,从现在看,朱德给⾃⼰的队伍找到了⼀个精神领袖,政治,军事,思想体系,建军路线,⾰命路线的指引者,是⾰命的领路⼈,战略伟⼈。⽑主席则得到了⼀⼤批战将和千万红军战⼠的⾰命战争实践者。回顾历史,最初跟着⽑主席上井冈⼭的秋收起义将领多在井冈⼭时期的战争中牺牲,有张⼦清,宛希先,何挺颖,朱云卿,陈毅安,伍中豪等,只有罗荣桓跟着⽑主席直⾄⾰命胜利成为元帅,其他⼈等都是周恩来、朱德南昌起义的⼈⻢:贺⻰,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陈赓,许光达,粟裕,肖劲光等将帅,可称为⾰命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最佳结合。</p><p class="ql-block">当时井冈⼭的环境艰苦,两⽀队伍会合⽑主席秋收起义的⼈⻢少,多是农军,朱德⼈⻢多,多是正规军,且湖南⼈多。井冈⼭根据地草创时期,由于⾰命队伍的建设刚刚开始,红四军领导的绝对权威还没有建⽴起来(毛主席指挥战争的才能还在摸索未被大家所认识),1928年8⽉,红四军29团受湖南省委向湘南发展的错误指令引导,⼜受后来成为叛徒的龚楚的挑唆和⾏动中袁崇全(枪杀红四军参谋⻓王尔琢的叛变分⼦)叛变的影响,加之部队内湖南⼈多,纷纷要求去湘南,⽑主席曾经告诉他们下⼭就要失败,战⼠们不听,⾮要闹着⾛,朱德陈毅虽然不同意,也⽆法说服战⼠,只好迁就跟着⾛,28、29团出击湘南,结果部队在湘南战⽃中招致失败,损失了29团。部队打了败仗,⼠⽓低落,吃了败仗,怎好再回,又去向何方?朱、陈正在犯难之际,⽑主席听此消息,⽴刻带领31团前去迎接28团归队,达成了红四军的团结。</p><p class="ql-block">此时红四军主⼒都已下⼭,井冈⼭上只有不⾜⼀个营的兵⼒,敌⼈派了四个团前来进攻,红四军守军在团⻓朱云卿,政委何挺颖,⼀营营⻓陈毅安的领导下,依靠井冈⼭军⺠,险峻地势和⼀尊刚修好的⼋⼆迫击炮(这⻔⼤炮是南昌起义军带到井冈⼭的),发了两颗哑弹(受潮),由此加热了炮膛,使第三发炮弹直击敌⼈指挥所,把指挥所炸掉半个,敌⼈以为,有⼤炮的攻击,必是红军主⼒已经回⼭,慌忙撤离。既⽑主席说的“报道敌军宵遁”,井冈⼭得以转危为安。⽑主席曾在《井冈⼭的⽃争》述说此事“⼋⽉三⼗⽇敌湘赣两军各⼀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我守军不⾜⼀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主席欣闻保卫战的胜利,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江⽉•井冈⼭”,以赞颂此事。</p><p class="ql-block"> 参观时我们看到了那门迫击炮。哨⼝⼯事旁的主峰上,耸⽴着⻩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12⽶,底⻓四⽶,宽2.8⽶,正⾯镶刻着朱德题字“⻩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是⽑主席⼿书字迹“星星之⽕ 可以燎原”⼋个⼤字。碑的北⾯有⼀横碑,碑⾼6.96⽶,底⻓10.94⽶,宽2.6⽶,正⾯是⽑主席⼿书的“⻄江⽉•井冈⼭”诗词,背⾯是朱德⼿书的“⻩洋界”三个⼤字。</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景观景物,使我们对井冈⼭⻩洋界保卫战有了⼀定的了解,井冈⼭⾰命根据地是中国⾰命开启胜利的起点,是⽑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伟⼤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次代表⼤会会址</p><p class="ql-block"> 会址在茅坪的谢⽒慎公祠。1928年5⽉20⽇中共边界党的第⼀次代表⼤会在这⾥召开。有根据地永新、莲花等5县和军队的党代表60多⼈参加。这是⼀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半年多的井冈⼭革命⽃争的经验,针对林彪等少数同志对⾰命前途悲观失望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主席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刻地洞察了中国⾰命形势,阐明了中国⾰命的性质和特点,在殖⺠地与半殖⺠地的国家⾥,对中国红⾊政权的存在条件“⼯农武装割据”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写了2篇著作作了回答。会议上制定了根据地建设的⼀系列正确的政策。选举产⽣了湘赣边界党的第⼀届特委会。⽑主席任特委书记,朱德、陈毅(刚上井冈⼭不⾜⼀⽉,4.28会师,5.20⽇开会),宛希先(跟着⽑主席秋收起义的⼈)、谭震林(是根据地建⽴的第⼀个⼯农政权茶陵县苏维埃的出身⼯⼈的县⻓,淮海战役五常委之⼀。是一位⽼⾰命家,著名的新四军“谭⽼板”)、王佐(井冈⼭上的“座地⻁的绿林好汉”,跟着⽑主席进步很快,参加⾰命⼊党,⾛上⾰命道路)等为特委委员。</p><p class="ql-block">当我⾛近祠堂时感觉很熟,终于看到了这个会址。⽂⾰时期学校停课,我就在家翻看⽗亲的藏书“⽑选”,通读了⼀遍“⽑选四卷”,并进⾏了“语录”摘录,写了厚厚的⼀⼤本,还重点看了⽑主席“实践论”、“⽭盾论”等哲学解释读物,尤其改⾰开放后看了⼤量的井冈⼭⾰命历史介绍(《井冈⻛云录——中国第⼀块红⾊根据地⽃争纪实》;《历史选择了⽑泽东》;《天下第⼀⼭》;《⽑泽东传》;《⼀个⾰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曾志__陶铸夫⼈,贺⼦珍的闺密,与⽑主席、贺⼦珍是⾄交好友,曾的前两任丈夫夏明震(夏明瀚的弟弟)、蔡协⺠为⾰命牺牲,与陶铸在福建做地下⼯作时假扮夫妻,彼此爱慕成为真夫妻,与陶铸育有⼀⼥陶斯亮。曾志泼辣漂亮,⾛路带着⻛,踏地蹬蹬响(曾为井冈⼭红四军医院院⻓,⽣前遗嘱,埋⻣井冈⼭)等等,对很多井冈⼭⾰命遗址⽐较熟悉,到了这⾥,⼀⼀证实,对上了号,也知道了井冈⼭地理环境,当年⾰命战⽃的活动范围。⾛进祠堂⾥⾯,看到会议桌椅布置,会议主席台,会议横幅,墙上挂着实景图⽚,当年的标语贴在墙上,等等,摆设照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楼——茅坪⽑主席旧居</p><p class="ql-block">⼋⻆楼是茅坪村的⼀栋⼟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装饰⼋⻆天窗⽽得名。⽑主席在这⾥写下了《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的⽃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回答了⼈们对中国⾰命能否成功,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指明了中国⾰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p><p class="ql-block">这栋房⼦是当年保存下来的。墙上贴着⼏条红军标语,有床架⼦,桌⼦,油灯,茶⼏,⾼背椅,砚台等物是⽑泽东和贺⼦珍⽤过的原物。这⾥原是贺⼦珍的哥哥贺敏学的住所,让给了⽑主席夫妻⼆⼈居住。墙上挂着⼆⼈的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楼上,景致与上述图⽚相同。当年毛主席就是在那样的环境⾥思考着中国⾰命的⼀系列问题,思考着井冈⼭根据地的创建,⼋⻆楼曾经承载着中国⾰命艰⾟的道路,⽑主席在这⾥度过了他创建根据地的伟⼤尝试和奋⽃历程。</p><p class="ql-block">⽑主席从这⾥开始,从这⾥⾛出,⽑主席是军事奇才,创造了游击战的“⼗六字炔”,战略布署⾼⼈⼀招,每每得胜,瑞⾦三次反“围剿”,⻓征四渡⾚⽔,红军东征,抗⽇持久战,转战陕北,解放战争三⼤战役,渡江作战;党建理论,军事著作,政治决策,时局处理,指挥战争⽆⼈能⽐,毛主席领导这个党成功了,建⽴了人民共和国!将军们服⽓了,全军服⽓了,领袖的地位是打出来的,是奋⽃、是正确决策领导胜利的结果。尤其抗美援朝,让中国站在了世界的东方,打出了国威!即使到了文革,打天下的老将军们对主席的信任依然忠心不改,矢志不移。</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参观,在⼀楼的墙上有⼀幅图⽚,介绍贺⼦珍和同事在河边洗⾐服,⽤着⽊棰在⽯头上敲打着,贺⼦珍流泪有点伤⼼,述说着她的婚姻⽣活的不愉快之事。这引起了导游的疑问,为什么她不愉快,⽆法理解,导游的提问,我们培训班的人⽆⼈作答。当时我听了导游的问话,即刻回答了她,我依据我读到的很多当年革命者当事⼈的回忆录,给她做了⼀个解答:据作家叶永烈说,贺⼦珍当年是永新城⾥⼀朵出众的鲜花,年⽅⼗⼋,⽠⼦脸,眼睛乌亮,光彩照⼈ ,⼈称永新“⼀枝花”。对敌作战能打双枪。泼辣,漂亮,豪爽。⽑与贺的相识,是在井冈⼭上开始的。</p><p class="ql-block">1927年10⽉⽑主席带着⼯农⾰命军上⼭,主席以其⾮凡的胆略和智慧,在说服了井冈⼭上和⼭下的两股“绿林好汉”后,才进了这块地盘。⼭下是袁⽂才,⼤⾰命时期参加过共产党,⽑主席给了他108⽀枪,他给了⽑主席部队600百块⼤洋,⽽后袁跟了⽑主席。对待⼭上的王佐,有⼈主张⼒取,⽑主席主张智取⽂攻。显示了⽑主席对待劳苦⺠众“⼟匪”别样的雄怀和统战才略,有军中大帅风度。王佐裁缝出身,识字不多,但有武艺。机警聪明,劫富济贫,终成井冈⼭的“⼭⼤王”,⼯农⾰命军来到这⾥,因互不熟悉,他有戒⼼。为能争取他们,进到⼭上,⽑主席单⼈上⼭单⼑赴会,⽑主席极善⾔辞,向王佐说明了这⽀队伍是⽼百姓的⼦弟兵,是打⼟豪劣绅的,是共产党的队伍,并且给了王佐最为缺乏的七⼗⽀快枪,使王佐放了⼼,做为回报,他给了⽑主席的队伍五百担⾕粮,彼此有了信任。而后工农革命军替王佐报了仇,杀了井冈山的恶霸肖道一。袁、王互为犄⻆,与⽑合作,这样⽑主席的队伍就在井冈⼭上站住了脚。</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旅游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1、毛、贺姻缘及结识的机缘</p><p class="ql-block">(字数3562)</p><p class="ql-block">结识缘起,袁⽂才与贺⼦珍的哥哥贺敏学是中学同班同学,与贺⼦珍也很熟悉。1927年10⽉⽑主席来到井冈⼭,通过袁⽂才,也就有了与贺敏学、贺⼦珍⻅⾯相识的机缘。贺⼦珍此时17岁。初次⻅⾯⽑泽东没想到偏辟的井冈⼭⾥还有位秀美清丽,落落⼤⽅的年轻姑娘。两⼈彼此印象很深。1928年5⽉间袁⽂才摆了⼀桌酒席,为⽑、贺说媒。袁、王曾对部队和特委、县委的⾯说过“⽑有帝王之相,是中央才,跟他⾛是有出息的。我们只听⽑委员的”。但他们当初的主动做媒,是想把⽑留在井冈⼭上,初期也怕⽑的队伍吃掉他们(⽑的队伍七、⼋百⼈,势⼒⽐他们⼤)。起初联姻袁与王是有⼀定⽬的的。⽽当时为了⾰命队伍能在井冈⼭上站住脚,如⽑不同意这桩婚事,将会引起袁、王对⼯农⾰命军的猜忌,不利于队伍在井冈⼭的驻扎。且⽑主席上井冈⼭的半年多来,⽑贺两⼈接触彼此有了了解。⽑发现,贺写的⼀⼿好字,善于宣传⿎动⼈⼼,既泼辣⼲练,⼜温柔贤淑,刚柔相济,俏丽坚强。⽽贺⼦珍对⽑主席也早有⽿闻,读过⽑主席《湘江评论》上的许多⽂章,⼜看到主席勃发的英⽓,才智学识过⼈,谈吐不凡,⼼⽣敬佩,互有好感。对媒妁之⾔,也都同意了。虽然袁王有联姻⽬的,但在⽑主席教育引导下,袁、王后来都参加了共产党。</p><p class="ql-block">袁、王的队伍也参加了红军。所以开始贺⼦珍感到⽣活⾥还有⼀点委屈,有点草率。两⼈性格也都刚强,在中央苏区两⼈就⼤吵过⼀次。⽑主席后来说,他们两个“⼀个铁,⼀个钢,碰在⼀起响叮当”。⽑、贺于1928年在茅坪洋桥湖的⼋⻆楼结婚,当时⽑主席35岁,贺⼦珍18岁,⼀起⽣活了10年(1928~1937年)这个时期是最为艰苦,极度艰险和危险的红军年代,贺为主席付出了最⼤的⾟苦,照顾主席的起居,⽽且承担着主席被撤职的⼼理压⼒,他们⽣了6个孩⼦,⻓征时夭折的,送⼈的,只留下李敏⼀⼈。⻓征路上敌机轰炸,贺⼦珍为救钟赤兵身负重伤,弹⽚存身,到了延安,为治伤,也因当时各种环境形势等原因,1937年出⾛苏联,受尽苦难,1947年贺⼦珍携⽑岸英,岸⻘、李敏回国,因受江的阻挠不能进京,先在哈尔滨,后到上海,住进陈毅让出的⾃⼰的住房(两⼈是井冈⼭时期的⽼战友),⽑、贺两⼈通过李敏互通信息,互致问候。</p><p class="ql-block">1958年⽑、贺在庐⼭⻅过⼀次⾯,⽽后直⾄主席逝世再未⻅⾯。1970年⽑主席在庐⼭上住进“庐林⼀号”,想起1958年在这⾥的⻅⾯,回忆说“贺⼦珍对我最好,⻓得也漂亮。她后来有病,⽼怀疑别⼈害她,谁都怀疑,但不怀疑我”。贺⼦珍是有功于中国⾰命的⽼战⼠,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优秀党员,她的⼀⽣是⾰命的⼀⽣,艰苦奋⽃的⼀⽣。贺⼦珍的⼦⼥们评价她:(贺⼦珍)姑姑的前半⽣,⼱帼英雄,意⽓⻛发,后半⽣,忍辱负重,凄苦孤寂。她和⽑主席的情感,⼀⽣不灭。</p><p class="ql-block">2、袁⽂才、王佐错杀冤案</p><p class="ql-block">⽑主席团结了袁⽂才、王佐,使他们都成为红军,建⽴了井冈⼭⾰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1931年红军在井冈⼭上,发⽣了错杀袁王的事件,使井冈⼭丢失。错杀袁王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是我党我军早期⾰命历史上的⼀起冤案。</p><p class="ql-block">原因有5个⽅⾯。左的政策是主要原因,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上提出解除“⼟匪”武装,进⾏镇压,把“土匪和绿林”混淆⼀摊,是政策导向错误;⼟客籍的⽭盾和地⽅主义;袁、王⾃身的⼀些不良习⽓;中央巡视员彭清泉的错误决策,决定⽤军事⼿段处理袁、王问题;红五军轻信湘赣特委朱昌楷的意⻅,请求借兵,未能弄清情况,就派兵击杀袁、王也负有⼀定责任。</p><p class="ql-block"> 红五军是彭德怀元帅的队伍,彭总于1928年7⽉举⾏“平江暴动”后,⼏经周折,率800多⼈于1928年12⽉上了井冈⼭(晚于朱德8个月上山)与朱⽑红军会合。1929年下半年主⼒红军为打破敌⼈对井冈⼭的围剿,朱⽑下⼭,留下彭的红五军团守卫(彭与朱毛相处半年左右)。井冈⼭失⼿后,彭总曾率部⼆次返回井冈⼭,就在这⼀时期</p><p class="ql-block">1931年发⽣了这⼀事件。彭总后来回顾这段往事,承认自⼰“犯了轻听轻信的严重错误”。⽑主席事后得知此事,连连顿⾜!认为杀袁王是“杀错了”。</p><p class="ql-block"> 1965年离开井冈⼭已36年的⽑主席说:“我⽼了,经常梦到井冈⼭。很想去看看…”,萌⽣了重回井冈⼭的愿望。</p><p class="ql-block">5⽉21⽇下午⽑主席⼀⾏到了茶陵县城,这是⽑主席在井冈⼭时打下的第⼀个县城,安排谭震林当了⼯农苏维埃政权的第⼀任县⻓。</p><p class="ql-block">⽑主席到了井冈⼭写了脍炙⼈⼝的诗词《⽔调歌头•重上井冈⼭》,传遍祖国⼤地,为千万⼈所吟诵。主席巡查井冈⼭时,很想念袁⽂才、王佐,特意抽出时间专⻔接⻅了袁、王⼆位烈⼠的遗孀。他对袁妻谢梅⾹说:“袁⽂才、王佐不在了,他们为中国⾰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现在已为袁、王在井冈⼭树了塑像。</p><p class="ql-block">袁、王被杀后,他们的部下反⽔,群众反⽬,井冈⼭从1931年3⽉落⼊国⺠党之⼿,直⾄1949年!</p><p class="ql-block">井冈⼭是中国⾰命第⼀块红⾊根据地。很多在井冈⼭战⽃过的⼈,后来成为解放军的将帅,但将帅中真正井冈⼭籍的⼏乎没有,袁、王被杀,使⼀批井冈⼭本地的⼲部、战⼠离开了红军。⽑主席讲“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命”,⽤于此事,确实如此。</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在井冈⼭战⽃过的很多⼈回到井冈⼭寻旧,朱德总司令题字“天下第⼀⼭”,⽽未有彭总回访的消息报导。 </p><p class="ql-block">⽑主席并未说及此事的责任,只是说“杀错了”。虽然彭总在此事上不是主要责任,但总有⼀点点关系,人生的误事,无法避免,当时也难以分清,⾯对井冈⼭的百姓,也就⽆法回访井冈⼭。彭总为中国⾰命出⽣⼊死,战功卓著。</p><p class="ql-block">然⽽在⾰命中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很容易就鉴别清楚的,历史总留下⼀些遗憾,这就是⼈世间的复杂性吧,现在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3、井冈⼭挹翠湖公园</p><p class="ql-block">井冈⼭挹翠湖公园在井冈⼭市茨坪中⼼,为茨坪主要景点公园,湖四周为林荫⼤道所环绕,环境⼗分幽雅。挹翠湖公园内有亭榭、盆趣园等游赏景点,在该湖北端建有中国优秀旅游城“⻢踏⻜燕”雕塑标志。</p><p class="ql-block">园内有⽔⾯86亩,有书法名家题写“挹翠湖”。是⼀个⻛景⾮常优美的地⽅。我当时想,这⾥还有这样好的地⽅,真是休闲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4⽉13、14两⽇我们培训参观团参观完井冈⼭主要景点后,我感触颇多,晚上顿⽣诗意,根据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了解,拼凑2段诗句,15⽇早餐后出发前,我将此诗念及全体学员:</p><p class="ql-block">观井冈 </p><p class="ql-block">2005.4.14</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今上井冈⼭,</p><p class="ql-block">来识旧战场。</p><p class="ql-block">如何打天下,</p><p class="ql-block">泽东指航向。</p><p class="ql-block">⼭⾼林⼜密,</p><p class="ql-block">机警把身藏。</p><p class="ql-block">为⺠分⽥地,</p><p class="ql-block">建⽴地⽅党。</p><p class="ql-block">组织新军队,</p><p class="ql-block">游击⾥成⻓。</p><p class="ql-block">割据⽴政权,</p><p class="ql-block">农⼯从此强。</p><p class="ql-block">天下第⼀⼭,</p><p class="ql-block">此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今朝看井冈,</p><p class="ql-block">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葱葱绿⼭林,</p><p class="ql-block">空⽓好新鲜。</p><p class="ql-block">瀑布穿⻰潭,</p><p class="ql-block">潺潺⽔流欢。</p><p class="ql-block">座座新建筑,</p><p class="ql-block">装点此关⼭。</p><p class="ql-block">条条盘⼭路,</p><p class="ql-block">直到茨坪前。</p><p class="ql-block">挹翠湖边景,</p><p class="ql-block">去处好休闲。</p><p class="ql-block">再建新井冈,</p><p class="ql-block">当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4⽉15⽇我们游览了井冈⼭的⻰潭瀑布景区,五⼤⻰潭从⾼处泻流⽽下,⼀潭连着⼀潭,涛声震荡。景区树⽊参天,景⾊美不胜收。树⽊成荫,凉爽宜⼈。沿着⼭路我们⾛完全部⻰潭区,⽤了⼀个半⼩时。</p><p class="ql-block">⽑主席重回井冈⼭后,曾提议郭沫若外出北京,可去井冈山游览。郭⽼到了井冈⼭上,游“⻰潭”时写了⼀⾸诗,诗名“⻰潭”。</p><p class="ql-block">井冈⼭上有⻰潭,瀑布奔流叠作三。</p><p class="ql-block">樵径断残成绝境,⻋⼯开拓免垂毡。</p><p class="ql-block">三潭交响千峰静,⼀井苍穹万⽊酣。</p><p class="ql-block">⼟地归农思⾬露,潜⻰焉肯锁深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16⽇我们回返南昌,17⽇乘⻋到江⻄的九江,上庐⼭,“跃上葱茏四百旋”。我坐在⼤巴⻋的后⾯,太原市第⼆⼈⺠医院纪委副书记康⼩屏听了我在⼋⻆楼回答导游说的问题,她⼜让我讲⼀些党的历史,我们在后⾯悄声述说,⼤家听⻅了,让我给⼤家讲,于是我站在⻋头前⾯位置,⻋上庐⼭要⼀个半⼩时,我站着讲,集正史,回忆录,⾰命史⼩说,历史研究资料,从当时历史的复杂性,⼈性性格,思想意思论的观点分析,叙述⼈的相处⽭盾的产⽣和处理,从“五四运动讲起,秋收起义,长征,抗战,三大战役,大军渡江,直⾄共和国成⽴”(包括第⼆⽇下⼭的⼀个半⼩时)。⼤家听的津津有味。我也⼀⽓呵成,讲到⼭顶,第⼆⽇⼜讲到⼭下,讲述完了中国⾰命的全部历程。</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在质量监督站里的党员学习会上再次讲了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在庐⼭上,我们参观了,美庐,庐⼭会议会址,仙⼈洞,含磻⼝,⽑主席的别墅“庐林⼀号”等处景观。庐山真是一个历史名胜,许多大事发生在这里!同时感到整个庐⼭被云雾笼罩,又是⼀个极佳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在这⾥参观完,我写了“到庐⼭”:</p><p class="ql-block">庐⼭庐⼭我来兮,</p><p class="ql-block">(久想来此,告庐⼭我来了)</p><p class="ql-block">⼭⾥⼭外雾迷迷。</p><p class="ql-block">(⼀上⼭,感觉⼭外⼭内雾⽓迷漫)</p><p class="ql-block">仙⼈洞⾥含磻⼝,</p><p class="ql-block">(庐⼭的两个地⽅,⽑主席曾游此处)</p><p class="ql-block">美庐屋中堪称奇。</p><p class="ql-block">(蒋介⽯夫妇、⽑泽东夫妇均曾在此下榻)。</p><p class="ql-block">我们18⽇到武汉,19⽇看⻩鹤楼,下午17.38分乘2232次⽕⻋回返太原,4⽉20⽇11.48分归并。“太原市优秀⼈才政治理论培训班”,2005年4⽉13⽇~4月20⽇的七天参观活动全部结束,成为我们⼀次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大井景区——读书石</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一个革命者曾志——井冈山红四军医院院长,贺子珍的闺密。</p> <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毛主席与曾志合影,井冈山时期战友。</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者群体雕塑</p><p class="ql-block">井冈山英雄袁文才</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英雄王佐</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井冈山时期塑像</p> <p class="ql-block">贺子珍塑像</p> <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塑像</p> <p class="ql-block">陈毅塑像</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挹翠湖</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标志性雕塑——井冈红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