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赋 作者 云龙山人

云龙山人

<p class="ql-block">雪赋</p><p class="ql-block">作者 云龙山人</p><p class="ql-block"> 斯乃万象无穷,节时有序。西陆方归(1),玄英即旅(2)。六合凝冷而流霜(3), 九壤分寒则降絮(4)。苍穹混沌,银披荻叶而摇烟;浩瀚溟濛,絮被芦花乃卧渚。</p><p class="ql-block"> 观夫烟空曼妙,逗浦悠闲(5)。飘荡如蜻蜓之优雅,沉浮若蝴蝶之蹁跹。幽静而飞,出瑶池而临浊世(6);无声而落,下宵殿则奔尘寰(7)。覆八荒(8)则成蜡像(9),装九陌而为雪毡(10)。</p><p class="ql-block"> 观其玉龙吐蕊,白鹤舞花。玄冥赊与清冬之景(11),素女妆其幽静之家(12)。琉璃皓而分光,檐垂晶柱;锦壁明则闪烁,牖砌银沙。轩依琼树,庭展瑶葩。同夫电母鼓边而驭鹤(13),串户播棉;风婆扇底乃驱鹅(14),游荒施面。而乃灞桥(15)胜似白云乡(16),庾岭(17)疑为玉京(18)甸。斯则银蝶翩,琼妃旋(19)。寒酥增松桧之刚(20),玉屑送杏梨之璨。万室瑶台与其共辉(21);千林琼树与之争变(22)。斯其六出(23)复岭(24),明光送于九垓(25);玉絮重峦(26),剑气弥于五殿(27)。冀使宇宙失颜,千里桑田且种玉;乾坤共色,万顷竹海乃披麻。斯有孙康借映(28),道韫拟夸(29)。浩然寻梅而踏雪(30),妙玉扫蕊则烹茶(31)。相如鼓不烂之舌,梁园吟赋(32);袁安(33)栖难支于铺,穷巷卧家。</p><p class="ql-block"> 尚且冷送琼回,寒凝霙泄。琅玕敷顶而侵髯(34),瑶草生岩乃蔓穴(35)。添五岳之雅情(36),醉九天之妙洁(37)。麻姑(38)潇洒,掷米而成珠;青女(39)从容,施寒乃凝玦(40)。</p><p class="ql-block"> 每见匍匐田垄,沵迤树林。润禾则稼穑茂郁,滋体则健身康心。轻笼银装,僵虺蝎于地隧(41);净拂霜影,灭蚊蝇于天瀶。陪人生之蹉跎,送岁月以阴沉。</p><p class="ql-block"> 尔乃覩其所临,表异象于人间(42);观其四布,播瑞华于天外(43)。烛于世而不矜持,显于空则无隐晦。集烁而同辉,分光而熙泰(44)。毫尘不染,独善且能自清;洁璧无瑕,惟贞而得常美。</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牞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p><p class="ql-block">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p><p class="ql-block">2、玄英:《尔雅·释天》:“冬为玄英。”成玄英 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 </p><p class="ql-block">3、六合: 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p><p class="ql-block">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p><p class="ql-block">4、九壤:犹九州。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朱旗所勦,九壤被震。”《晋书·乐志下》:“洋洋玄化,润被九壤,民无不悦,道无不往。”</p><p class="ql-block">5、逗浦:唐·骆宾王《秋雁》诗:“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p><p class="ql-block">6、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觴 西王母 於 瑶池 之上。”</p><p class="ql-block">7、宵殿:神话传说中天君 玉皇大帝 的宫殿。</p><p class="ql-block">8、八荒:又称八方。最远之处。</p><p class="ql-block">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p><p class="ql-block">9、蜡像:白色的象。比喻覆雪的山峦。</p><p class="ql-block">10、九陌: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p><p class="ql-block">11、玄冥:成玄英 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庄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 </p><p class="ql-block">12、素女:传说中古代神女。与 黄帝 同时。或言其善于弦歌。《史记·孝武本纪》:“ 泰帝 使 素女 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p><p class="ql-block">13、电母:古代神话传说中司闪电的神。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 常山 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訶电母。”</p><p class="ql-block">14、风婆:见《西游记》,“大圣得了司风的风婆、掌云的推云童子、打雷的雷公、放电的电母承诺,便放心的落下凡尘来,落到积雷山云头上的战阵之上,对着积雷山众妖的方向喊道:“勿那小儿,可敢再战。”  </p><p class="ql-block">15、灞桥:桥名。本作 霸桥 。据《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唐 郑谷 《小桃》诗:“和烟和雨遮 敷水 ,映竹映村连 灞桥 。</p><p class="ql-block">16、白云乡:《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p><p class="ql-block">17、庾岭:山名。即 大庾岭 。为五岭之一。在 江西省 大庾县 南。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庾岭 险絶闻天下……红白梅夹道,行者忘劳。”</p><p class="ql-block">18、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p><p class="ql-block">19、琼妃:喻雪花。 元 张可久 《霜角·新安八景·黄山雪霁》曲:“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峯图画,张素锦,列冰柱。”</p><p class="ql-block">20、寒酥:喻指雪花。明 徐渭 《梨花》诗之三:“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玉屑:比喻雪末。 金 元好问 《读书山雪中》诗:“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粧山川。”《群音类选·升仙记·复度文公》:“万里云彤,玉屑银砂乱洒空。这雪声敲窗纸,势压梅梢,色映帘笼。” 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p><p class="ql-block">21、瑶台:积雪的楼台。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p><p class="ql-block">22、琼树: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p><p class="ql-block">23、六出: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以为雪的别名。《太平御览》卷十二引《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南朝 陈 徐陵 《咏雪》:“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p><p class="ql-block">24、复岭:重迭的山岭。 唐 胡曾 《咏史诗·番禺》:“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天元邓将军》:“王梦中与此郎同乘宝车,登复岭,入朱门,华屋苑囿,皆名花节物,长如熙春。”</p><p class="ql-block">25、九垓: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 韦昭 注:“九畡,九州之极数。”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p><p class="ql-block">26、玉絮:比喻雪花。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重峦:犹重岩。 北周 庾信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臺。”</p><p class="ql-block">27、五殿:汉 掖庭中的殿名。《西京杂记》卷一:“ 汉 掖庭有 月影台 、 云光殿 、 九华殿 、 开襟阁 、 临池观 ,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p><p class="ql-block">28、孙康:《昭明文选》卷三十八南朝梁·任彦升(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唐·李善注引《孙氏世录》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p><p class="ql-block">29、道韫拟夸:《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p><p class="ql-block">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唐·令狐楚)</p><p class="ql-block">“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p><p class="ql-block">30、浩然寻梅而踏雪:《诗本事·诗思》:“ 孟浩然 诗思在 灞桥 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p><p class="ql-block">31、妙玉扫蕊则烹茶: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p><p class="ql-block">32、梁园吟赋:见《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雪赋〉</p><p class="ql-block">33、袁安:见《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p><p class="ql-block">34、琅玕:似玉的美石。“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p><p class="ql-block">35、瑶草: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p><p class="ql-block">36、五岳:《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五岳,东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华山 、北曰 恒山 、中曰 嵩高山 。”</p><p class="ql-block">37、九天: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p><p class="ql-block">38、麻姑:事见 晋 葛洪 《神仙传》。 唐 李白 《短歌行》:“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 垂两鬢,一半已成霜。” 宋 司马光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强为三诗以继其后》之二:“金闕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 麻姑 。”</p><p class="ql-block">39、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p><p class="ql-block">40、玦:泛指佩玉。 元 周巽 《野有梅而托兴焉》诗:“吁嗟美人兮,赠我以琼英。酬以珮玦,聊结中情。”</p><p class="ql-block">41、地隧: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先是,城外连掘地隧十餘,皆为贼觉,或水灌之,或濠截之。”</p><p class="ql-block">42、异象:景象不同。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石炤烂兮各色,峰近远兮异象。”</p><p class="ql-block">43、瑞华:【佛学大辞典】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参见:优昙)</p><p class="ql-block">44、熙泰:和顺。 晋 陈窈 《筝赋》:“总八风而熙泰,羌贯微而洞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