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年 味

森林

<p class="ql-block">  雪,在寒风里以最纷纭多彩的舞姿飘浮,在风的指挥下抖动着精灵般的神韵安静地落下,落在一个属于每片雪花在泥土的诞生地或是枝叶上的栖息点,然后,小心地抵御着阳光温煦柔滑的消融。</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三九天的寒气从冰冷的手指、瑟缩的身体和衣领间灌入,冻得红扑扑的脸颊露出僵硬的笑容,这样的鬼天人们喜欢猫在暧暧的暧气房里或守着火炉品着一杯热茶谈天说地,可在年关的当口,我却在风雪里找寻年的况味!</p><p class="ql-block">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遗留的瑰宝。除了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等。谁都知道,这些节日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它们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节日的氛围呢?快过年了,在感觉中已经有些遥远,甚至没有太多的期盼。 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有的时候马上过年了,才想起来。最令自己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虽然那是些久远的回忆,但一切又都是那样鲜活。</p> <p class="ql-block">  社会像那如椽巨笔,描摹出沧海桑田的一道道年轮,身在其中,我们只是尘埃般的影子。曾经是过去祖祖辈辈企盼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而在那年那月,也只有每年这个时候,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自己来一番精神按摩,让美好明天的蓝图再次进驻脆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心里,过年绝不只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而在隆重的仪式里倾注了强大的精神能量。过年,就像一道门槛,跨过去就如翻开新的一页,迎来的将是别有洞天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盼望着过年。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似乎都是色彩斑斓的,都散发着温馨绵厚的香味儿。村里的年长的婆婆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教孩子们唱着童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这首童谣像是我们村里人的过年指南,农历二十三的时候就吃灶糖、祭灶神,二十四的时候就忙着用笤帚打扫屋子,二十五的时候就准备过年吃的豆腐,二十六的时候家家户户蒸枣花馒头、蒸萝卜缨包子……千百年来,太阳沿着亘古不变的轨迹东升西落;冬去春来,人们世世代代遵循着这样的过年流程过年。</p><p class="ql-block"> 于是,年便成了一张张握在手里的车票,无论天南地北,雪雨风霜,回家过年成了每个人迫不及待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手里的大包小包,车后备箱里的小超市;年也就成了电话里亲朋好友一条条的新春祝福;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为了那份凝聚在心里的亲情与爱!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永远改变不了亲情的渴望,改变不了年这个传统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的根深蒂固。</p> <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p><p class="ql-block"> 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不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只是这份年味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p> <p class="ql-block">  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p><p class="ql-block"> 整理于:腊月二十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