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啸行的美篇

吟啸行

<p class="ql-block">凌寒见高格,香气满人间</p><p class="ql-block">——立春,杭州超山赏梅记</p><p class="ql-block"> 律回岁末寒冰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转眼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已至,天气始回暖,万物发生机,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生命自此将次第复苏。</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024年2月4日早晨,应夫人闺蜜的邀请,借立春之祥,我们驱车欣然前往杭州超山赏梅。</p> <p class="ql-block">在超山梅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  立春之日,杭州超山景区几无游人。因为超山一带烟雨蒙蒙,寒风飕飕,天气格外的清冷。谁曾想一年四季的序幕会在这密雨寒风中拉开。本应“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的时节,却“闲立春塘烟淡淡,微风寒梅雨飕飕”。</p><p class="ql-block"> 但意外的惊喜有时总会发生在人的意料之外。超山虽然阴雨绵绵,气温骤降至零度,可经过一年闭园改造后的超山风景区却别有一番景象:烟雨朦胧中,腊梅早已迎春飘香,红梅、白梅、绿萼等也有部分凌寒绽放。更多的梅花却在枝头含苞欲开。这景象虽没有“十里香雪海”漫天飞雪般的壮观,却有“数点红白舞枝头,乐得梅花带雨看”的楚楚动人之处。立春日超山梅花在细雨霏霏中如同浴后的仙子,一片生机,一片冰心,暗香疏影,随风浮动,美得让人窒息。我们踩着湿润的石板路,从北园进入,烟雨中的超山梅园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随着我们的脚步迤逦展开。</p> <p class="ql-block">超山梅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中国五大古梅中的两大古梅:唐梅和宋梅</p> <p class="ql-block">绽放的腊梅</p> <p class="ql-block">超山风景区“大明堂浮香阁”景色</p> <p class="ql-block">  大明堂浮香阁似乎位于景区的中心位置。庭院里面和门前,栽有中国五大古梅中的两棵梅树——唐梅和宋梅。我们沿着园中蜿蜒的曲径,浴一身细雨,落两肩花露,踏一路石板,来到了大明堂的屋前。门口两株硕大的腊梅迎风怒放,香气袭人。远远望去,大明堂庭院中的花坛上,一株树干盘屈,枝丫茂盛的梅花,风姿绰约地迎接着每一位进入大明堂浮香阁的游人。</p><p class="ql-block"> 这株唐梅相传种植于公元713-741年间,至今每年花期仍盛开万朵独特的六瓣梅花。梅花多为五瓣花瓣,独超山梅花以六瓣花瓣现世,其中千年古树唐梅、宋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出大明堂浮香阁右手边一处空旷处,就是那株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宋梅。宋梅的主干似乎比唐梅粗壮了许多,走近观赏,我们看到它的树干已是半枯,但每到春天它仍有苞蕾发出,开出的就是奇妙的六瓣梅花,这种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的精神,把梅花傲雪斗霜的品格展现地淋漓尽致,观之不由让人带着敬意。</p> <p class="ql-block">超山吴昌硕纪念馆前“吴昌硕雕像”</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中大师半身塑像和部分篆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留影,“安得梅边结茅屋”为吴昌硕大师所写诗句</p> <p class="ql-block">  春风十里梅花路,一路梅花一路诗。就在大明堂的不远处,就是中国近代知名的金石、字画高手、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的纪念堂。吴昌硕一生偏爱梅花,更是以超山梅花为其最爱,不但留有了“十年不上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的千古绝唱,而且还把超山作为长眠之地,可见他对超山梅花的喜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在吴昌硕纪念馆,我们瞻仰了他的雕像,欣赏了馆中他留下的许多篆刻艺术珍品。吴昌硕大师一生画作颇丰,在金石篆刻领域,其“浑厚拙朴”的风格,更是苍茫古厚,大气磅礴,独城一派,在中国篆刻史上书写了艳丽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结束超山梅园的观赏,已是晌午时分。回望依然细雨朦胧中的梅园景色,我深感“超山梅花天下奇”的名不虚传。再过些时日,待到传说中的此园“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之时,我想再访此地,毕竟“十里香雪海”的名头实在太大,世间有此美景不看,岂非人生一大憾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