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时光-以书润心 与智同行-市第十一小学读书分享会

够呛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说过“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人类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离不开书籍的力量,离不开千百年来我们对于知识的崇尚。如今,科技的发展让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展,影响了书籍对知识的传承。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读书明智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好书推荐—一句话顶一万句</p> <p class="ql-block"> 作者介绍:刘震云,1958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国男作家、编剧。</p><p class="ql-block"> 主要成就:《一句顶一万句》获茅盾文学奖、2016年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荣登2009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2018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品:《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塔铺》《温故一九四二》《手机》</p><p class="ql-block"> 在《向往的生活》节目中,刘震云老师句句不提想加什么菜,但也句句都在暗示要点什么菜,只用3句话就成功让黄老师加了3道菜,你说简洁吧,但都在拐弯抹角,你要说拐弯抹角吧,但其实只说了3句话。这本书也是如此,绕来绕去,从一件事,绕到另一件事,原来世上的事情都很绕,我们平日一句话能说清,现在绕了一大圈子。</p> <p class="ql-block">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p> <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 看到很多评价刘震云的文章,被称为当代鲁迅。比起鲁迅,他温和许多,文字依然很犀利,透漏着典型的批判式幽默。</p><p class="ql-block"> 他书里的人物都是笨人,他写的是现实,稀松平常的事情里突然一句话就让你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 他的书总有一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就像是绿皮火车的硬座车厢一样吵杂但又莫名觉得安心贴切。</p><p class="ql-block"> 他的小说,文字总是绕来绕去。就像是老人给你说道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就这么简单的没完没了,才能让你体味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说话是一门艺术。能说会道有可能难掩内心的空虚,惜字如金并不代表内心虚无。有的人爱说话能讲理,并不一定能震慑他人,树立威望;有的人不说话只思考,只用眼神就能喝退他人;有的人相处甚好,却因一句话而割袍断义;有的人之前素昧平生,后却一见如故,畅聊甚欢。有能够说的着的人,是一种幸福,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这种说的着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回顾现实,人与人之间的磁场,未必不是因说的着而相互吸引的。很多人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能够成为朋友;很多人,第一次见面,就感觉不是一路人。这些未必不是说话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心灵的难以交融。</p><p class="ql-block"> 说的着,并不是代表大家都爱说话而说的着,而是相处起来的舒服与自然,不必担心说错话,不必担心做错事,心里不别扭,举止不局促。好像心灵有了归处,灵魂得以安放。这种说的着,太难得。所以,人生来孤独,能得一两知己足矣。</p><p class="ql-block"> 如果为了一段说的着还需要苦心经营,担心变成说不着,那么这段说的着的人际交往会是多么的劳心劳力,让人心力交瘁。真正的说的着不需要经营便自得舒适,真正说的着的却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引导我们生活,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