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开发许昌的文化旅游资源,讲好三国故事,那年我和朋友一起到北京拜访了著名导演陈维亚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亚是中国当代舞著名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由于执导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获得极大成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奥运会奖章;是我国目前执导大型开幕式文艺活动最多、声誉最高的总导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次拜访他是看我们的项目有没有与他合作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亚的"超越唯一文化创意工作室"在北京市东城区青龙胡同的歌华大厦,我们到达时他已经在工作室里等候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亚老师那标志性的茂密络腮胡,多年未变,只是鬓发和下巴的短须中已有了零星的白,让人不禁感叹。他身着一件蓝色的 T 恤衫,很有艺术家的范儿。再细看陈导还真的长得有点怪,他眉短,直立,说话干脆利落,单刀直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向他请教我们许昌的三国文化产品应该怎样去做时,他说:许昌的亮点是三国文化,但三国文化本身不是民俗文化,不是踩高跷耍狮子。三国文化是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经典,它当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将来围绕它做剧目,绝不能就只是历史,也绝不是你翻开《三国演义》那么简单,它不应该是一本书,而是打开一个神奇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亚还说:什么都是短暂的,但是情感和记忆是永恒的。只要是用心去做一件事,回忆起来永远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谈话中,陈导严密的逻辑,敏捷的思路和胸有成竹的气势,使我们听了深受启发和鼓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为自己工作室命名为"超越唯一",这是他的追求。他创作每一部作品,都把着眼点放在超越自己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导认为:中国有一句老话"要想成其事,必先立其气"。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不管是舞台剧、大型综艺活动、运动会的开幕式等都是诸多因素合成的作品,需要优秀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家来集中创作。他说:我的工作室就为各方面艺术家提供开会、商量、创意的环境,大家可以在这里思想集中、在创意环境里畅游,实践证明,有了这个工作室对艺术创作的进程和质量有极大地帮助,给大家以"家"的感觉。从这里诞生的作品有很多,像舞剧《碧海思路》、《周璇》、《马可波罗》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给我们介绍他的工作室时,是满脸的自信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导还爱收藏飞机和帆船的模型。在他的工作室里,会议桌上、办公桌上、柜子里和架子上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聊了很久,聊的也比较投机。还聊到了他的家庭,他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想到临分别时,陈导让他的工作人员给我还准备了他的《陈维亚笔下的北京奥运会盛典》——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导演的创意手记送给我,并签字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返回许昌的高铁上,我就迫不及待的翻看陈维亚的这部大部头的创意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艺谋在这部书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忙奥运会的这近三年时间里,几乎天天都在谈创意,其间开了无数的会。每一次,大家都喜欢在黑板上画来画去。我惊讶的是,维亚画得相当好,居然常常得到丹青的夸奖!那时众人就不止一次地说,等奥运会结束,维亚可以出画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维亚终于要出这本书了,我特别感叹。也许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些草图和文字而已,这种书一年不知道要出多少本!但在我看来,这里每一幅简单的草图中,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凝聚了多少个苦思冥想冥思苦想,其中的艰辛和坚持,恐怕只有我们知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真是一次如此艰苦和如此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亚在他手稿序言中写到:奥运会开幕式的激动与辉煌仿佛就是昨天。翻开笔记本,面对纷乱而有趣的手稿,奥运创意团队的朋友们热情、激动、智慧的脸庞就出现在眼前!这近三年的艰苦创意,那叫苦,那叫累!自幼的我喜爱"涂鸦",常常捡起一块石子,就地开画。久而久之,绘画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乐趣。无奈生活的岔道太多,我最终没能走进美术学院,而是踏进了舞蹈学院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奥运会开、闭幕式漫长的创意过程中,大家感到语言之不足时,常常就会说:"维亚,快来,画出来!"又久而久之,我成了创意团队的"业余画师"。黑板上、笔记本上,到处都画满了。艺谋说:"维亚,将来你可以把这些画稿出本书了。"听者有心,现在真的要出书了。这本书中,描绘的是创意团队集体的智慧。无论是采用的或是未被采用的,今天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有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中,记载的是创意团队所有朋友们所付出的艰辛。无论是艺谋、继刚,还是其他所有倾情奉献的人们,都值得被永远的尊敬!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体会到艰辛、坚持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陈维亚的这大部头的手记中,我知道了北京奧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那美轮美奂的场景画面,都包含着导演团队的心血和创意;开幕式闭幕式之所以能成为国人的骄傲,是导演团队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指导和示范才使其成为经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阅着这本“创意手记”,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家的艰辛、用心、坚持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陈维亚的《创意手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