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忆

浩然

<p class="ql-block">立春后当晚下的雪,应算是新年的第一场春雪。早晨起来,发现树上、屋顶等寂静处被白雪占领,白晃晃的甚是亮眼。尽管雪量不大,但纷纷扰扰的思绪却穿越回四、五十年前的冬日乡村。</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加之衣服相对破旧单薄和食物摄入相对不足,就觉得更加寒颤。在三、四九里春节前后一段时间,最低气温多会在零度以下。那时候孩子们的手上、脚上和耳朵上都会生冻疮,脸上皴起“萝卜丝”,鼻孔也常常挂着鼻涕“老龙”。晚上在被窝里受热后,冻疮面奇痒无比,忍不住抓挠,便会创伤出血甚至溃烂,严重时惨不忍睹,但也无可奈何,常常缠绕整个冬天,而且年年反复。</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冬天的雪要比现在频繁很多,而且每次的雪量也大。漫天飞雪时,村里的小伙伴们会异常兴奋,成群结队地在村里嬉戏乱窜。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彻底放飞。高潮处是推着越来越大的雪球慢慢滚上村东的石拱桥顶,然后几人合力推下,轰隆的击水声和飞溅起的水花仿佛给每个小伙伴注入了兴奋剂,无限欢畅。兴趣更浓时,便会到社场捉麻雀。先清除一块积雪,在地上撒上一些瘪谷,从社房里找出扬谷的大圆筛倒扣在瘪谷上方,用一小木棍撑起筛子一边,棍子上再系上一根绳,绳子延开,小伙伴们躲在草堆的后面抓住绳的一头,等待麻雀上钩。不一会儿,饥饿的麻雀就会三三两两飞到这里觅食。待麻雀成群后,小伙伴迅速拉绳,圆筛扣下,一部分麻雀就会被扣在筛下,大家一拥而上,围而捕之,好不快活。</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夜间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早起河面都是封冻的,大人挑水时要敲个洞才能提水。门前大河里运输船行船时常常在船头站两个人,用撑船的竹篙碎冰慢行,以防止木船受伤。村里池塘或不行船的河沟结冰越来越厚,胆大的小伙伴就会上冰玩耍,既小心翼翼又激情澎湃。</p><p class="ql-block">由于昼夜温差大,雪后的屋檐上都会挂满长长的冰柱“停独”。特别是后屋檐较低,冰柱时常会挂到地面。乡村的路面也是白天化开晚上上冻,早上是硬梆梆的沆洼不平,不小心踢上去,脚趾头生痛异常。太阳升高后开始融化,下午路面泥泞不堪,行走十分艰难。一场大雪过后,常常要十天以上的晴天才能完全化掉积雪和清爽路面。有时雪未化完,又接连下雪,便是糟糕的烂冬天了。</p><p class="ql-block">回首话当年,颇觉困苦难。其实在那时,仍有幸福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