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对决——中等生之歌(2)

椰林清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唐艳分在高中一班,在开学之前的家长会上,新任班主任张立老师告诉家长们,她所教的班级连续三届都是在全校升学率排名第一,都有学生考上清华或北大。同时告诫各位家长,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之中,学生要做好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准备。家长们对张老师热情洋溢,充满鼓动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憧憬着孩子三年以后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老唐心中却暗暗担心,张老师虽然尽责尽力,但是她的教学内容与作业量和她所倡导的学习理念素以难、多、快著称,并且管教素以严酷闻名。与张老师组队的其它各科老师,也紧密配合张老师的理念实施教学。这个班从教师到家长都铆足了劲要冲刺名校,除了老唐,似乎没有人考虑到超负荷学习的严重后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不堪重负的高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九月一日新学期如期开课了,唐艳拼足了劲努力地学习。高中的课程与作业完全是初中不可比的,不论是难度,份量都远比初中大。按照张老师的要求,每天6点起床,早上两节早自习,8:10分上课,课间都是做作业与整理课堂笔记,到11:55上完第四节课,中午1:00开始上张老师的辅导课至1:45,下午的正课从2:00开始至4:45三节课,5:00至5:45是课外活动时间,而实际上也用于所谓的自习课,就是做海量的作业,晚饭后7:00开始做作业和参考试卷,要求每天至少学到11:30,在此之前不能睡觉,实际上作业往往做到12点以后。每天总的学习时间实际都在15个小时以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班上有随堂考,周考,月考,半期考和期末考。与初中一样,每月根据考试成绩作一次名单排序。高中也是50人一个班,唐艳前三个月的名次分别是49,48,49。</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看着日渐消瘦,又出现说梦话与失眠的女儿,唐正序心急如焚,才三个月就如此这般,后面还有差不多整整三年,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李智的悲剧时时浮现在他眼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他冷静地分析了目前的处境,全班同学都是本校或其它学校的高材生考进来的,唐艳的天赋和这些同学相比处于劣势。全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一门心思地冲刺名校,谁也没有在意过渡劳累的危害,这是班上的主流民意。如果自己呼吁减负是没有效果,也得不到支持的。此时的老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既不能让女儿毁于超重的学习,又想女儿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难道天赋一般的人就只能毁于超负荷学习,或是转学回避,认输出局?还有路可走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探路自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老唐想起了中学同学康明,他毕业后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在从事教学与教育研究,或许他能找到办法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康明详细了解了唐艳的情况之后,考虑良久,其实他也一直在关注与研究超负荷学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老唐问到:“都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超负荷超极限教学与恶果对吗?”康明微微一笑,说到:“升学不考试,那怎么选拔人才?不靠应试又靠什么?靠关系?靠背景?靠财力?靠拼爹?”老唐忙说:“那怎么行,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子弟不是更没有希望?”康明说:“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目前只有通过考试升学是比较公平的手段。当前的问题,重点不在于国家设定的各级考试,而在于老师不分层要求的非理性摧残式教育。就像为了参加奥运会,教练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错的是教练的做法,而非奥运会。同样的道理,因为要升学考试,教师就进行摧残式教育,错在教师,而非升学考试。当然,前提是考试和教学课标设定合理。”他告诉老唐:“勤奋与摧残的界限在于对“度”的把握,在学生个人承受极限之内努力学习叫作勤奋,能获取能力范围内的最佳学习效果;而在学生个人承受极限之外逼迫努力叫摧残。长期的摧残就会导致抑郁症一类精神疾病,或甲状腺肿瘤、月经不调、停经一类内分泌疾病,引起厌学、躺平、辍学,甚至自残自杀,给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学业进步造成严重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追求最佳学习效果的过程中,非理性的摧残式教育只看见了“努力”这个要素,而不知道舒缓、放松、适当的休息和体育锻炼也是获取最佳学习效果不可缺少的要素。很多对超负荷超极限教育走火入魔的教师,对累过头反而学不好这个最朴素的道理都缺乏认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给你举几个实例,我们成都一所中学老师,给初一上期的学生布置大量的英语作业,而且还要一些学生罚抄整册《典范英语7》,学生做到午夜2点都还没有做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郊外一所著名的外语学校,有一个初一年级的学生,晚上自习之后回到家已经11点钟了,此时老师来电话,要求这个学生必须回学校教室全部重新抄写作业后交到讲台上,原因是他在英语抄单词的作业中,英语抄写了四遍,而中文只抄了一遍,老师举例说:red写了四个,它的中文意思“红色”只写了一个,而老师要求所有单词的中文意思也要写四次,就为此,再晚也要这个学生回学校重做作业。当时公交车已经收车了,该学生只好打出租回教室,往返加重做作业,这个学生回到家里已经半夜二、三点钟了,你说这不叫摧残叫什么?家长虽然不满,但为了不得罪老师,还是选择了逆来顺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还有更加变态的实例,一个所谓的金牌小学教师,班上一个学生患脑膜炎住院了,她叫其他同学把这几天的练习试卷送到这个患病学生家里,要家长送到医院去叫学生补做。家长不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感激不尽。就是因为有不少这样的教师和家长,才让不当教育肆意膨胀。由于摧残式的教育方法,因不堪学习重负,学生厌学、躺平、辍学,甚至自残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减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央视网等等各种媒体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减负,曝光超负荷教育,可是一直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对超负荷和违背科学教育的危害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对科学、理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不够,普及不够,所以谈不上达成共识,因而无法刹住摧残式教育的歪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理性、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正视学习极限,承认极限对人体的制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极限的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强调立足自身条件,在学生自己的能力限度之内的勤奋刻苦学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如果用这种理念来解读勤奋的含义和指导教学,就可以摸索出许许多多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正值身心发展最重要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教师尤其需要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医学常识,需要了解儿童至青少年阶段身心健康发展的科普知识。然而我们的师范教育恰恰就没有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教育生理学的课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运动与生理密切相关,体育大学都有运动生理学的课程,而师范大学却缺乏教育生理学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基础性的缺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中,许多教师由于不具备教育生理学的知识,不知道或无视课间休息和寒、暑假的意义,出于无知,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与身体承受极限,一味蛮干,不负责任地任意加大学生的学习量,任意取消课间休息与体育锻炼,连堂上课,书山题海,海量作业,晚上12点以前不准睡觉的规定,打着点滴学习,任意加大寒、暑假的作业量等等违背科学的例子俯拾皆是。甚至好多教师把自己应该批改的作业,应该写的教案都交给学生去帮他做,他们在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自己还浑然不觉。当然也还有一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明知故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诚然上级要你出成绩,诚然超负荷超极限教学是一种泛滥现象,但是关于柏林墙枪口抬高一寸的故事你知道吗?行使“一厘米主权”知道吗?学生累垮了就考不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结果是身体与成绩双双受影响,蛮干教学是损人不利己的教学方法。这么简单的道理教师会不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差别化要求地布置作业与学习量就那么难吗?让学生作最好的自己,考出自己能力之内的最好成绩,这种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教师的双赢教学就那么难?这类教师自己每天晚上不到11点钟就睡了,却驱使未成年的学生每晚作业做到12点,1点甚至更晚。我也不明白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和良知底线是怎样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除此而外,很多家长明明孩子天资一般,却对超极限教育盲目追捧,也是产生不当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既是超极限教育的受害者,又是超极限教育狂热的追随者与抬轿人。当今超极限蛮干教学流行也和这类家长不讲科学的糊涂认知有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面对超极限教育,目前唯有父母是保护子女不受伤害的最后一道屏障。”老唐听得目瞪口呆,总不能害怕超负荷学习就不上学吧?又想女儿考上理想的大学,又怕女儿因学至残,重蹈李智的覆辙,这该如何是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康明说:“我到有一个办法,就看你愿不愿,敢不敢做?”老唐说:“为了女儿,我无所畏惧,我一切都敢豁出去。”康明说:“那好,我教你一招。其实中学所有的课程在学习机的平板电脑和手机中的学习软件、网课中都有名师的讲学,在教学网中也能看到和下载各科的名师授课课程,而且书市还有大量的典型习题、练习以及答案与解析出售。如果你觉得女儿班上老师的进度太快,习题量太大,完全可以自学,而不照她的超限度要求学习。其实海量作业中有很多题对普通学生是不必要的,很多题只是求难求多求快,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消化,完全是囫囵吞枣式的重复,是疲劳轰炸和摧残。老师规定的书山题海和一些偏题、怪题、难题对天才学生也许刚好满足需求,但是对于一般天赋的学生就是折磨,超极限学习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效果,不能陪“尖子”攻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节奏与份量。自己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跟着手机中的教育公众号,学习机和学习软件中的名师教学学习,再根据班上老师的测验、考试来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免受超限度要求之害。不要害怕和老师的进度不同步,把高中的那些知识,根据自己的节奏学好,学扎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听了康明的一席话,老唐决定为了女儿的前途搏上一搏。因为照现在这种状态继续学下去,女儿的身体肯定搞垮,大学也考不上,搏一搏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考不上大学,但是女儿的身体健康保住了。两相比较,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心中想明白之后,老唐的心境平静了,回到家后,他和女儿一起反复讨论了康明的指点,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每天他要求女儿主要是弄懂教学内容,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反复看学习机和网课的讲解,至于海量的习题能做多少算多少,每天晚上10点半必须睡觉,早上6点半才起床,每天一定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1小时的休息。解除了作业的压力和充足的睡眠使唐艳的身体慢慢恢复起来,失眠消失了,梦话也几乎没有了,老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图片来自网络(鸣谢)</b></p>

学生

教育

学习

老唐

极限

超负荷

教师

摧残

作业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