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暖泉西古堡夜景</b></p><p class="ql-block">编者按:说起年味最浓的地方,当属蔚县。而在蔚县,暖泉的年味好像更浓郁。</p><p class="ql-block">暖泉是蔚县八大镇之一,也是历史中的商贾重镇。暖泉的年味是西古堡早早就挂起来的灯笼;暖泉的年味,是热闹的集市上各种乡土味浓郁的吆喝声……</p><p class="ql-block">新春即到,让我们走近暖泉,看看那里飘溢出来的浓浓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西古堡村民精心制作的白菜灯</b></p><p class="ql-block">说起年味最浓的地方,当属蔚县。一进入农历的腊月,从初八吃“腊八粥”开始,年味就像大街上的特色小吃“煮炸豆腐”一样,那一锅“咕嘟”着的老汤,热气在寒冷中显得愈发浓稠。蔚县人特别爱在街头吃这一口,尤其是腊月,置办年货逛累了,围在热气腾腾的锅边,碗中放入特制的佐料,从锅中捞出热热乎乎的各种豆腐,那种香,想想都会不自觉流出口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西古堡村民精心制作的走马灯</b></p><p class="ql-block"><b>暖泉的年味是西古堡早早就挂起来的灯笼</b></p><p class="ql-block">在蔚县,暖泉的年味好像更浓郁。暖泉是蔚县八大镇之一,也是历史中的商贾重镇。在过去,暖泉是蔚县人心中的小县城。暖泉人都酸整(干净利落),得益于暖泉那股一年四季恒温的水。早年间,暖泉年味的开始,就是暖泉水边上围拢的一圈花花绿绿女人们浆洗衣服的场景。腊月拆洗衣服,这也是早些年暖泉人的习俗。穿着五颜六色的女人们就像池子里游来游去的五色鱼,在寒冷的年末让暖泉的年味开始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暖泉的年味是西古堡早早就挂起来的灯笼。西古堡的灯笼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让厚重的古堡鲜活了起来。这些灯笼都是西古堡的百姓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每年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在空闲时精心制作年节的灯笼,他们做好后会在大队部的组织下统一挂在堡里各个巷子,哪家的灯制作的有特色糊得好,都会展现。所以,这些灯笼各有特色,每一个都是精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暖泉的年节集市</b></p><p class="ql-block">这些活灵活现的灯笼,大都以蔬菜、花卉和和动物为主,它们各显特色,让你不由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手工制作的纸糊灯笼,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们凝聚着百姓们的勤劳和才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这里做灯笼的材料是用秫秸秆或者铁丝。秫秸秆就是高粱的杆,做小灯笼基本都用高粱秆,大灯笼会用铁丝。会做灯笼的人,做起来也是非常简单麻利,一把锋利的刀子,把秫秸梢割成长短不一的小段,然后削几根细柳条棍,按照想要制作灯笼的不同形状,用带尖的柳条棍将高粱秆一根一根铆合在一块,做成框架,然后用所需颜色的纸,用酱糊糊上,灯笼罩就做成了。</p><p class="ql-block">老人们都是刻灯笼,用刀子在高粱杆儿互相连接的地方挖出一个个的小槽来,就像木匠打家具凿开的榫眼,然后每一个都相对应扣槽,这样做出来的灯笼板板正正,结结实实的,可以用上好几年呢。</p><p class="ql-block">每家做的灯笼都不相同,有蠢萌的动物形状,有香甜的瓜果蔬菜,有各种形状的几何形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暖泉的旋粉</b></p><p class="ql-block">走在西古堡的街道上,猛抬眼,一棵鲜嫩的白菜,如果不是挂在那里,你真的以为是谁家错把白菜挂出来了。翠绿欲滴的白菜,每一片叶子都经过精心剪裁,细心裱糊,悬在半空,仿佛是长在风里了。绿色的灯光透过纸糊的表面,洒下柔和的光,让人想起冬日里母亲在砂锅里的白菜熬豆腐。那圆圆的西瓜灯,红绿相间,色彩鲜明,表面细腻如真,甚至可以看到“瓜纹”。灯笼内的光影在纸糊的表面跳跃,让你有一种想咬下一口的冲动,仿佛咬一口就能尝到夏天的味道。橙色的南瓜灯外表略显粗糙,更增添了几分真实感。光影透过纸糊的表面,似乎在南瓜里有着一个你想探究的秘密,给人一种神秘感。荷花灯的粉嫩会让你闻到荷花的清香。表面细腻如真,每一片花瓣都精心塑造。点上小蜡烛,光影在纸糊的表面跳跃,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灵动的鲤鱼灯,形状栩栩如生。宛如一条长了翅膀的鱼儿在风中游动……走马灯的外表由淡黄色的手工纸糊成,形状宛如古代的宫灯。内部巧妙地贴着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人物,他们或翩翩起舞,或放声歌唱,或挥毫泼墨,栩栩如生。当风吹动灯笼,里面的剪纸人物仿佛也随之转动,如同在舞台上表演。灯光透过纸糊的灯笼,与剪纸人物交相辉映,仿佛将人们带入了古代的繁华世界。光就这些形色各异的灯笼,也得看上一天。他们都是百姓们用粗壮又灵动的手指一点点制作出来的。这些手工纸糊的灯笼,不仅仅是他们制作出年节的一份礼物,更是一件件艺术品,亦是百姓们对来年美好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蔚县豆面粉</b></p><p class="ql-block"><b>暖泉的年味是集市上乡土味浓郁的吆喝声</b></p><p class="ql-block">暖泉的年味,是热闹的集市上各种乡土味浓郁的吆喝声。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把暖泉的年味烘托得更为浓烈。暖泉的集市自成一脉,三六九、二五八、一四七都赶集。在暖泉,天天是集。尤其是到了腊月,商贩们吆喝着售卖自己的年货,就那种浓稠的化不开的吆喝声,就能让你迈不开步。</p><p class="ql-block">蔚县方言软绵筋道,平缓绵长,就像蔚县的黄糕一样。听蔚县人说话,就让人感觉到蔚县人的温柔,似乎从不会发火一样。虽然蔚县方言外地人听是一样的,但地道的蔚县人就能听出来你是哪个乡镇甚至哪个村子的,所谓的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就是蔚县了。那叫卖声更是及其特色,尤其是暖泉。暖泉西邻山西广灵县,北边是蔚县的阳眷镇,再就是南留庄镇和县城,所以,说话的声音更具特色。</p><p class="ql-block">在腊月的暖泉,你即便不买东西,也可去听听暖泉的叫卖声,那种声音,就像是在唱蔚县独特的秧歌戏一样,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无论你用什么样的词汇都无法描述,只有你体会了,才能知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暖泉的炸糖麻叶</b></p><p class="ql-block">“瓜—子,五香大—瓜—子,可香着哩,先尝后买不上当,不香不要—钱—啊”。</p><p class="ql-block">“油果子,炸—油—果—子—啊”。</p><p class="ql-block">“甜葡头(萄),甜草莓,各种新鲜水果啦,过来看看,看看不要钱,绝里地好!绝里新鲜啊!”……</p><p class="ql-block">“糖麻叶,又大又甜的糖麻叶,走累了,坐一坐,歇歇腿,你吃我一个糖麻叶。现—炸—地—啊!现出锅地—糖—麻—叶。烧嘴地,烫牙地,喃闺女捏地,我炸地,大—麻—叶,绝—里—甜—啊!”</p><p class="ql-block">你正逛得累得慌,突然听到这么几声,咋不让你垂涎三尺呢!</p><p class="ql-block">“凉—粉,豆—面—粉、苦—荞—粉、绿—豆—粉、山—药—粉、旋—粉—!糖麻叶配粉坨,那叫一个香,绝—里—香—”</p><p class="ql-block">你坐下吃糖麻叶的时候,旁边买粉的女店家就会吆喝这么几声,尤其是那拉长的各种粉的吆喝,即绵软又水灵,让你感觉听到这声音就像凉丝丝的粉已经入喉了……</p><p class="ql-block">暖泉的年味在手工扎染的灯笼以及热闹的集市和吆喝声中拉开序幕,从“三堡、六巷、十八庄”蔓延,一直到各种社火汇集,到夜晚堡墙上炸裂出的火树金花……年味,在暖泉一直恒温到下一个年节……</p><p class="ql-block">冯骥才先生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这句话用来形容蔚县,以及蔚县的暖泉是更合适不过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本版照片由刘慧敏提供)</b></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刘慧敏:</p><p class="ql-block">中国散文、诗歌、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民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家口市作家协会理事,文学院签约作家,《蔚州文艺》副主编。作品散见于《诗刊》、《北京文学》、《文艺报》、《中国人事报》、《长城》、《散文百家》、《草原》、《黄河》、《当代小说》等全国几十家大型报刊,并有几十篇(首)获全国各级奖项。出版长篇小说《爱在雨季》、《赌神》、《秀匪》、《剪寇》、《金界壕》等;诗集《成熟的青春》、《朝露集》、《拾兰吟草》,以及中小学生课外教材《迷人的蔚县窗花》等。2010年在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被评为“窗花姑娘”;2014年荣获《现代青年》杂志“十佳诗人”称号;2015年在河北省第十届七夕情侣节“寻找今日织女星”活动中获“河北省才女”称号。</p> <p class="ql-block">来源:张垣文化</p><p class="ql-block">编辑:爱是永恒</p><p class="ql-block">作者:刘慧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