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鸡,吉祥之禽,身兼“文、武、勇、仁、信”之五德。</p><p class="ql-block">“鸡”与“吉”相亲,有大吉大利、鸡鸣富贵、吉祥如意、金鸡报晓、闻鸡起舞等众多美誉。</p><p class="ql-block">“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首七言绝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公鸡的威武英姿,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鸡的形象和美德是多么深得人心。</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鸡的形象更是屡见不鲜,多是寄托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历朝历代众多画家喜爱画鸡的原因。宋徽宗赵佶曾作《芙蓉锦鸡图》来歌颂“五德”;齐白石创作的鸡作甚多,寥寥数笔,意得神足,神情动态淋漓尽致;徐悲鸿画鸡,多昂首挺立、怒发冲冠,如同一名无所畏惧的斗士;黄冑画鸡用笔泼辣、夸张、快速,以求笔、墨、线交替使用表现出鸡的丰盈之感,注重鸡的动势、虚实、疏密的刻画,使之达到形神兼备的美感;刘奎龄画鸡设色艳丽而雅,用笔细腻而劲,生动自然。</p><p class="ql-block">2017年是中国农历的丁酉年,也就是鸡年,我的本命年。猴年过半,我便制定了一个“宏伟计划”,“拜师”古往今来的画鸡名家,创作“百鸡封”作为本命年送给自己的一份贺礼。2016年8月8日,丁酉年生肖鸡邮票设计者及图样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一枚雄赳赳奔跑的公鸡,一枚和和美美的母鸡和小鸡,韩美林先生的设计在其特有的装饰风格基础上又融入了水墨技法,相得益彰,堪称完美。面对如此漂亮的邮票,创作手绘封就更有动力了,画完公鸡画母鸡,画完母鸡画小鸡,历经了数月,终于在生肖鸡邮票发行之际完成了百封计划。</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5日,生肖鸡邮票发行,每年的这一天就像是集邮爱好者们的一次盛大的聚会,当天早早赶到东区邮票公司,颇费了一番周折,幸运地买到了足够的邮票,然后就是撕票和贴票,足足忙活了近两个小时才大功告成。今年北京有多处与鸡相关的临时邮局,考虑到时间和精力有限,我选择了“宝鸡巷”和“雉鸡苑”两个临时邮局销戳和实寄,公鸡封销“雉鸡苑”日戳,母鸡封销“宝鸡巷”日戳。“销戳”本是个技术与体力兼修的运动,平常很少尝试,今天要寄的封太多不好麻烦别人,只能亲力亲为,上百枚戳敲下来,眼花手麻的感觉,不过内心还是有小小的满足感。邮寄妥当已近邮局下班时间,身心疲惫,又如释重负,也许这就是为热爱累并快乐的感觉吧。</p><p class="ql-block">1月13日,专程去拜望漫画泰斗方成先生,方老是我最为崇拜与敬重的漫画大家,年逾百岁依旧每天坚持写大字,“没空生病”是方老的格言。签了两枚手绘封并盖上了方老新年起才开始使用的“百岁方成”的印章,你说,我的“百鸡封”是不是很有福气。</p><p class="ql-block">1月15日,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加生肖鸡邮票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的签售活动,巧遇多年未见的好友摄影家傅小海先生,他是此次“美林八十”大展的特约摄影,在他的帮助下,我如愿得到了韩美林先生的两枚签名封,也算是为我的“百鸡封”画上了一个最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金鸡报晓升旭日,“百鸡封”上画吉祥。愿鸡年带给全国的邮友们快乐祥和、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文章发表于《中国集邮报》2017年2月10日 第9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