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过暖冬与春节

李玉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温暖、绿色、民风淳朴的澜沧江边城市景洪过了两月,马上就是春节了。不忘过磅,哇,增加了一公斤多,不是毛重啊!过三年就是七十的人了,体重还在增,有点不相信,但秤的标出,不可能是秤的毛病。这不像在昆明,体重十多年都很稳定。</p><p class="ql-block">什么原因?难道真是“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民的笛声中成长”?想想理由,好像还是的。农村插队日子不就是期盼庄稼有化肥催长,农家肥固本稳质吗,家庭生产队牲畜饲养旺盛,卖公粮余粮农副产品兑现买化肥农药。现在“化肥、农家肥“供应充足啊。牛奶、鸡蛋、糕点、水果的早餐搭配(有点像化肥农药味吧),正餐肉类与米饭(鱼、鸡、猪肉、牛肉等搭配,有点农家肥味吧)。这样的组合,就是“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劳动中变样“。凌晨窗外的蛙鸣、蟋蟀声、卫生保洁扫地声、早起外出的车动声唤醒了我。清晨7点过,朝霞红灿东方,晨雾河边升腾,老人或在空旷花坛广场太极,或林荫道上行走,流沙河边5-6米宽的林荫道上老人与青壮人群,或单或成双或三五一群,跑步或疾走,健身人群朝气蓬勃,林中偶尔鸟鸣。眺望河边山脚林荫村庄升起的薄雾,仿佛“炊烟在新建的厨房上飘荡,小河在村边流淌”。乡村与高楼在这里融洽,过冬人群、游客与傣家村民、城乡居民和谐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森林山盆河畔、鲜花绿草林荫街道,高耸的机架,奔跑的车辆,忙碌的人群,嬉闹的孩童,鲜艳服饰的维吾尔族舞蹈、红彤彤的东北秧歌、小亭里吹拉弹唱的老人,东北退休过冬老人组建的澜沧江艺术团下午3点半准时在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宽阔处的龙舟广场台阶平台登台亮相,傍晚走步人群更盛,东西南北中乡音融合弥漫,实实在在地融入傣家人群风物。这里早晚温差10-15度,低温很少低于10度,白天体恤薄外套是共装;女士有特权,无论老少童幼,裙装众,颜色艳丽游走街道公园林荫道,都是活力,晚上盖被子,睡眠良好。这是大温差的好处,室内室外也有春秋与夏之别。</p><p class="ql-block">“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就在身边。这样的环境氛围,我不长不增重都难,就像长身体的少儿时节,活力青春回来了,人地和谐有望了。只有合适的运动与自我再调节,以适应与保持体重回调,保持健康,享受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