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行(1)·始语

垌博

<p class="ql-block">  背起行囊,让我们踏上旅行的征程。望眼欲穿,美景尽收眼底。漫步在陌生的城市,品味异域风情。只有出发,才能到达。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让我们在路上找寻属于自己的精彩吧!</p> <p class="ql-block">  再怎样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有看腻的时候,不论何等荣华的身份,也会有想更换的念头。旅行,正好供给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从自身的禁锢中放心地飞出去,重新审视自我,找回自我,歇够了,再飞回来,继续应对自我的人生。我想,这就是旅行的真义吧……</p> <p class="ql-block">  西安,看大唐盛景,品祖国文化;西安,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引领旅行新潮流;西安,一座气息古老的城市,怀抱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初次来到西安,我看见了这里人的热情,我听见了历史舞台的旋律,我感到悠久又神奇的文化!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多元文化的碰撞成就了这座城市今日的多彩文化。</p><p class="ql-block"> 古设施、新元素、传统和现代元素的交错共存,是西安这座城市的特点之一。当我下车那瞬间的呼吸,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西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安之行·特色菜篇</b></p><p class="ql-block"> 西安,一座拥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面食之都。这里的面食,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里的面食情有独钟。当我吃第一口时,我的心灵就像得到了什么滋润一样温暖,当时就在想:“爱了爱了,好想再多吃几个啊!”</p><p class="ql-block"> 西安面食,风味多样,各具特色。有经典的炸酱面、酸辣粉、臊子面,还有独具特色的肉夹馍、羊肉泡馍、千层油酥饼等等。每一种面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色,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让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西安面食,千年传承,唇齿留香。无论你是一个美食主播还是一个旅行者,都不应该错过这座城市的面食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安的面食世界,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安之行·旅行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钟鼓楼博物馆。对于一座古城来说,无论是汉唐的长安城,明清的北京城,还是六朝古都南京,钟鼓楼似乎都是“标配”。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城市中的钟鼓楼,在全国范围内尚有数十座,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当时主要用于报时或者作为报警、启闭城门的信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晨钟暮鼓”的发声之地了。西安钟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屡经维修。从农耕时代起,晨钟暮鼓,声闻四达,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浸润,巍然屹立至今。她们在我国现存的城市钟鼓楼中以气势宏伟、构筑精巧、色彩艳丽著称,是关中地区重要的古建筑之一,其建筑规模和形式等为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走近钟鼓楼,西安古城的中轴线清晰可见,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画,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阵阵钟声鼓声这里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古城西安的沧海和桑田,有西安人的时间和往事,还有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理念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u>钟楼:</u></i></b>西安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昔日楼上悬挂一口大钟,每日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钟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6米,面积137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明代建筑。1949年后曾多次维修和保护,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u>鼓楼:</u></i></b>展馆的墙上是各种鼓的图片,展柜里是实物鼓。敖鼓至今已有4400年的历史,它是由一个陶瓷管子,长100。4厘米,上面蒙了一块鳄鱼皮,最奇怪的是黄泥鼓,把泥巴涂在上面,用来变调。还有五十九种不同的鼓。站在三楼的走廊上,看着西大街的人像树林一样,半条街都是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钟楼中,我了解到了扇子文化。扇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蕴含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韵味和中国感情例如:</p><ol><li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i><u>扇舞清风:</u></i></b><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书画入扇,始于魏晋,兴于宋,盛于明清。扇,开合之,轻摇之。既是闲雅潇洒的风度,亦是超脱俗世的高度。文人墨客爱其形制玲珑素淡,可随身把玩。乘一时之兴,于扇上诗画唱和,抒怀托意,既能自赏,亦可见证彼此嘉谊。方寸扇面,常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诗,写恬淡之境;书,发慷慨之叹;画,绘山川之美;印,奏金石之声。正可谓:扇舞清风,袖藏乾坤。一方小小的扇面,在浩瀚岁月中传承千年,投射着中华文明不朽的历史生命,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魂!</span></li><li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i><u>诗书咏志:</u></i></b><span style="font-size:22px;">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它以极简的形式传达了无限的内蕴。以简驭繁、静中有动、气象纵横、书內心画成就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历代文人以扇面为载体,或临摹旧帖,或诗书文章,形成了抒情遣怀的绝妙途径。三真六草,笔走龙蛇,挥毫间,就是一幅黑白相间、可赏可玩的怀袖雅物。</span></li><li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i><u>容影随性:</u></i></b><i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中国古代绘画三大科之一,人物画也是历代画家创作的重要题材。扇面的兴起,让绘画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仕女画、罗汉画、民俗画都在扇面这一方小小天地里争奇斗艳,几乎所有的人物画题材可以在扇面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扇面虽小,人物的动态、神情,相比于书画卷轴,却是不减毫分。</i></li></o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结 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是人类的集体记忆,建筑则是人类文明的华丽乐章。高大的台基、层叠的屋顶、悦目的彩画、繁复的斗拱这些与生俱来的高贵和世代后人的呵护让钟鼓楼宛如璀璨的明珠安然镶嵌在西安城市之心。600多年来,她们怀揣着对时间的渴望,慢慢地行走于阡陌交通、车水马龙的岁月之中,其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让中国营造法式流播天下,双子星座的地标特质让古城西安蔚为大观。她们雄伟沧桑的身影背后似乎流淌着一种神秘的意蕴,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奋斗,奋斗更好的明天!去追求,追求完美的自己!去发现,发现自己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