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法国漫游记(下)

zjp

巴黎之行(三)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是巴黎市区一处网红旅游胜地。这里曾经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村落,1860年才成为巴黎的一个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蜚声世界的歌舞厅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欢乐和爱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全貌(网络图片)。圣心大教堂位于蒙马特高地的最高处,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876年,于1919年正式开放。是由全法国忠实信徒捐款修建的,以耶稣圣心为主保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这座白色的罗马式与拜占庭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外观非常壮观,大圆顶周围有四个对称的小圆顶。有一个高达84米的钟楼,钟楼里有一口重达19吨的大钟,叫萨瓦人钟,是世界上著名大钟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有三扇拱形门,门顶两侧有两座骑马雕塑。一座是国王圣路易,另一座是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p><p class="ql-block"> 参观教堂的人非常多,需要走一段长长的梯步才能到达位于山顶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驻足观赏。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圣坛上方是巨幅天顶壁画,高大的耶稣伸开双臂站立中央,身后有一圈光环。这幅巨大的镶嵌画被称为基督圣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镶嵌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参观教堂的一大看点。每座教堂的玻璃窗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圣心大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窗与我参观过的其他教堂有很大不同,线条简洁,白色为主,红蓝点缀,很现代很抽象。</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内部连续的拱劵设计也是别具一格,每个拱劵都有一个祭坛,并装饰着表现不同内容的彩色玻璃和壁画,都非常精致、漂亮。</p> <p class="ql-block">玫瑰花窗也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的雕塑也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圣心大教堂,不仅能感受到宗教的神圣与威严,也能让内心感受到平静与安宁,还能欣赏到具有超高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的壁画、雕塑、浮雕等,领略艺术的唯美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海拔150多米,是巴黎的制高点。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可以眺望到大半个巴黎。可惜我们来到这里时天气不好,能见度太低了。</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前大台阶两旁的护栏上挂满了连心锁。开始我还百思不得其解,圣心大教堂与爱情有什么关系?后来才知道,以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把象征爱情的连心锁挂在巴黎的艺术桥上,所以艺术桥又被称“爱桥”。这些“爱”太沉重了,2014年把桥的围栏都压塌了,从此,巴黎市政府严禁在艺术桥上挂锁。</p><p class="ql-block"> 情侣们来到浪漫之都巴黎,怎能不挂锁!于是圣心大教堂的铁丝围栏又成了新的“爱情见证地”🤭看看这铁丝围栏也被“沉重的爱”压得不堪重负了😳🤭</p> <p class="ql-block">小丘广场位于圣心大教堂的西侧,距离圣心大教堂十几分钟的路程。这是一块不大的平地,曾经是蒙马特村镇的中心地带。达利、梵高、雷诺阿等众多艺术家都曾在蒙马特留下过画作,因此这里从十八世纪至今一直都是画家们梦想成名的地方,也是爱好艺术的人们聚集的地方。广场上挤满了画肖像画的小摊,从素描、油画到卡通画,无所不有。</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驻足欣赏了一阵,这些作画的人都是业余画家吗?看他们现场绘画的技艺和作品,感觉都挺不错的呀!当然我们也都是外行🤭不过在这里确实能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真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和艺术氛围的地方。在这里漫步,可以看到装饰的花团锦族的咖啡馆,街角处色彩艳丽的涂鸦墙,招贴画,街上行走的艺术范十足的帅哥、靓女,还有这贴满Logo的艺术墙🤗</p> <p class="ql-block">爱墙也是蒙马特高地一处网红打卡地,位于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一个街头小公园内,建于2001年2月14日。</p><p class="ql-block"> 爱墙墙面有40平方米,整个墙面贴满深蓝色瓷砖,上面用300种字体和280种语言写满了一句话“我爱你”。据说在墙的最左侧可以找到竖排的中文“我爱你”。我们到时,公园没开门,只能隔着铁门看了一下,拍了几张照片。真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墙的上方有一幅美女像,她的左下方有几行小字“保持理智,勿要强求”。</p><p class="ql-block"> 爱墙的发起人是弗雷德里克·巴隆,他是法国一位以写爱情歌曲见长的音乐家,是他收集、记录了1000多条,用300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后来他请人设计了爱墙,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散布着不同形状的红色色块,喻意破碎的心。爱墙不仅是为相爱的有情人所建,也是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提供一个和谐共处的地方。在2001年2月14日爱墙落成仪式上,放飞了100只白鸽,白鸽展翅飞向蓝天,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和爱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距离爱墙不远处的一家商店,用爱墙图案装饰了店铺的墙面,仔细看看,原来这是一家售卖与爱墙有关纪念品的小店🤗</p> <p class="ql-block">继续在蒙马特高地的大街小巷中穿行,一座外观漂亮的教堂矗立在路旁,据说教堂内也很不错。时间有限,没有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巴黎也是美食之都,这里也有美食街吗?这条街上鳞次栉比的美食店,主要是现场制作法国人爱吃的面包、法棍、各种点心,看得我们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还有手工定制鞋?或是修鞋的小店,玻璃窗后的模型有以假乱真的效果哦😏</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样的鞋店,感觉时间瞬间倒回去了几十年,蒙马特地区是一个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地方,从蜿蜒曲折的街巷,陡峭的坡道,传统食品中都能感受到,所以蒙马特高地与巴黎其他地方相比较,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p> <p class="ql-block">跟随导航走到一个街口,好热闹,导航显示快到红磨坊了。</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人来熙往,建筑非常有特色,墙面上画着各种涂鸦,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了红磨坊。红磨坊是巴黎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厅,位于蒙马特高地下面白色广场附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一百多年来,五代经营者将红磨坊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也成为巴黎著名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红磨坊的前身是煎饼磨坊。磨坊是蒙马特地区的特色,代表磨坊的大叶轮和磨坊屋涂成了大红色,成了红磨坊标志。这家著名的歌舞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和观看演出,来感受巴黎的浪漫气息。</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若阿于1876年创作的的名画《煎饼磨坊的舞会》,画作的主要目的是把蒙马特这个舞场里的欢快、喜悦的情绪传达给观众。他的目的达到了,几乎整个世界都被它的欢快感染了。</p> <p class="ql-block">1886年梵高创作的《煎饼磨坊》。</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红磨坊🤗</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到处都透露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这座建于1900年的地铁站,也是那样的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阳光透过新艺术风格的流线型顶棚,洒落下浪漫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乘坐地铁去罗丹美术馆参观。地铁站站台上都摆放着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在提示乘客已来到巴黎又一处艺术圣地了吗?</p> <p class="ql-block">罗丹美术馆,位于巴黎市中心,收藏了大量罗丹的作品。来到巴黎,这也是一处不能错过的景点。美术馆曾经是罗丹的住所和工作室,他生前把所有作品都捐给了国家,法国也就把这座大宅改成了罗丹美术馆。美术馆花园和室内陈列展出了大量罗丹的作品,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地狱之门》、《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李斯特·缪斯》、《岩石上的夏娃》、《思想者》、《吻》等著名作品,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罗丹在雕塑领域的杰出才华。</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参观从花园开始。罗丹著名的大型作品,很多都摆放在花园里。花园里栽种着罗丹生前喜欢的花卉和植物,沿着花丛小径边走边欣赏举世闻名的雕塑杰作。</p> <p class="ql-block">《地狱之门》,是罗丹的巅峰之作,也是他花费了毕生精力也未完成的作品。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但丁《神曲》的启发,选择作品中最黑暗的部分——地狱进行创作,强调了人类面对的苦难和绝望。作品也展示出罗丹在雕塑技巧方面的极高造诣。</p><p class="ql-block"> 《地狱之门》创作了187个人体交织在一起的雕像,在大门的每个角落都有拥挤着落入地狱的人们,也有罗丹一些相当著名的作品,如《三个影子》、《思想者》、《吻》、《亚当》、《夏娃》等。</p> <p class="ql-block">《三个影子》,位于门楣上方,三个模样相同,低垂着头的男性人体,后来被制成高192厘米的青铜群雕。他们的视线将参观者的目光引人“地狱”。</p> <p class="ql-block">门楣下,中间是一个比周围人尺寸要大些的男性,手托腮,陷入沉思,被称为《思想者》。《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沉浸在极度痛苦中的姿态。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思想者》是罗丹整体作品体系中的典范,也是对他充满神奇的艺术实践的体现和反映。</p> <p class="ql-block">雕像《岩石上的亚当》。</p> <p class="ql-block">雕像《岩石上的夏娃》。这是有生命力的雕塑。夏娃因羞耻,遮住面容与胸部。</p> <p class="ql-block">《吻》所表现的题材来自《神曲·地狱篇》的一个故事,一对情侣因接吻而被判入地狱。罗丹在作品中没有去表现故事中悲剧性的一面,而是塑造了两个相依相偎着亲吻的恋人,幸福而甜蜜,虽然这一吻最终将他们拖入了死亡的深渊。也有人说,作品中的男女二人或许描绘的正是罗丹和他的情人卡米尔·克洛岱尔。</p> <p class="ql-block">石雕《李斯特·缪斯》,是以罗丹的学生,也是他的情人卡米尔·克洛岱尔为模特创作的。</p><p class="ql-block"> 卡米尔·克洛岱尔是罗丹的学生、模特和情人,其实她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已被法国和欧洲文艺界公认,被认为是与罗丹齐肩的伟大天才艺术家,她参与了罗丹许多著名雕塑的创作。这位绝世之才,一世悲情的女雕塑家,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却依然创作出许多璀璨夺目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雕塑《华尔兹》,卡米尔·克洛岱尔创作于1894年。人们对这个作品的评价是:一支醉酒的华尔兹,在音乐、风暴和舞蹈的旋风中被扭曲,并逐渐迷失……</p> <p class="ql-block">雕塑《成年》,又名《命运》或《人生之路》,卡米尔·克洛岱尔创作于1893年。</p><p class="ql-block"> 对于卡米尔来说,爱情可能并不像罗丹的《吻》中那样甜蜜与浪漫。作为法国的天才女雕塑家,她的作品很多被她亲手毁掉无法再看到。她与罗丹的爱情以悲剧收场,她却成长为优秀的女艺术家。这件雕塑描绘了三个人物,一个年轻女子跪在地上仿佛祈求男子不要走,男子和另一个女子头也不回的离开。很多人认为这组雕塑是她和罗丹、罗丹妻子之间的恋情的印证。卡米尔的弟弟保罗•克洛岱尔曾写道:“这位赤身裸体的年轻姑娘,她是我的姐姐,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位傲气十足的姑娘,她跪在地上,她就这样暴露在众人面前,一丝不挂地跪在地上,忍受侮辱,苦苦哀求!……一种如此巨大的力量,同时拥有爱情、失望和仇恨的可怕的真诚,以至于这座雕塑超越了这门艺术的所有界限。”</p><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塑被放置在罗丹美术馆室内。在奥赛美术馆也看到了这尊雕塑。</p> <p class="ql-block">群雕《加莱义民》,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加莱被英国围城1年多后,决定投降。谈判后的条件是加莱必须有6名高贵的公民站出来,替整座城市受难。他们必须光头赤脚,把脖子锁住,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能保住整座城市。设计围绕中心轴线和人物展开,仿佛所有人都在向左旋转。</p> <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这是罗丹早期作品。《青铜时代》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体,手法写实,以“青铜时代”为题,象征“人类的最初觉醒”和“摆脱蒙昧”的深刻含义。其人物形象整个体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自然,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青铜时代》是罗丹的成名之作。</p> <p class="ql-block">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雕像。这也是罗丹著名作品之一。雕像看上去感觉比例有些失调,罗丹创作这个作品,并不追求外形像巴尔扎克本人,而是强调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象征性。罗丹曾说“塑造只是展现外表,我却在外表之外,兼表内心,……”。</p> <p class="ql-block">青铜雕像《行走的人》,罗丹创作于1877~1878年。雕像表现一个人大步向前的动态,没有头部和双臂,残缺的躯干,却让人感受到作品人物蕴含着无穷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维克多·雨果》这是罗丹著名的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世界著名雕像,创作于1886年。</p> <p class="ql-block">罗丹美术馆的展品太丰富了,每一件作品都是那样引人注目,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保家卫国》</p> <p class="ql-block">来到巴黎,在巴黎歌剧院观看一场芭蕾舞演出也是人生难得的一次美好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们提前来到歌剧院,想先欣赏一下歌剧院建筑外观。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1875年建成,是举世公认的法国最成功的建筑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歌剧院正面被一幅巨大的帘布遮住了,为了迎接2024年巴黎奥运会,歌剧院也在进行维护装饰。虽然没能看到建筑全貌,但从没被遮住的部分可以看出建筑的华丽气派。</p><p class="ql-block"> 剧院前的梯步上、广场上已有许多等候入场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进入歌剧院,这座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的剧院,到处都显示着皇家气派的华丽和威严,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天顶画,画面人物轻盈梦幻,色调明快清新,既有童话般的纯真,又不失现代感;它形象地反映了音乐创造出的五彩缤纷富有韵律的梦境,使巴黎歌剧院成为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这幅画出自画家夏加尔之手。</p><p class="ql-block"> 五颜六色的画作与整个金红色的大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五片花瓣分别呈蓝色、绿色、白色、红色和黄色,每片花瓣代表两位著名的音乐大师,周围环绕他们各自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可以同时容纳450名演员演出。这座艺术殿堂主要演出世界一流的歌剧、芭蕾舞和音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剧院规模宏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是举世公认的建筑杰作。</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罗马式柱廊,上面刻有精致的浮雕,与红色的座椅相衬托,古典又庄重。</p><p class="ql-block"> 歌剧院有2200个座位,当天晚上的演出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赏廊柱上的浮雕,既繁复,又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走廊上,门柱上,一座座精美的雕塑,更彰显出剧院高雅的格调。</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灯光璀璨。如果要在法国找一座最奢华浪漫的建筑,那非巴黎国家歌剧院莫属;如果要在全世界找一座最富丽堂皇的剧场,那亦非巴黎国家歌剧院莫属!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镶嵌在巴黎市中心,熠熠闪耀了三百多年。歌剧院的批建者,太阳王路易十四,他尚奢求炫的审美追求成就了这座举世无双的艺术圣殿。</p> <p class="ql-block">一场现代芭蕾舞演出,诙谐、欢快,令人开怀,舒畅!</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世界顶级的巴黎歌剧院又享受了一场芭蕾盛宴,一 场高水平的演出!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罗丹美术馆和巴黎歌剧院,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那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浪漫的艺术氛围。后面还有更精彩的行程在等着我们去探寻,好期待🤗</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8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