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体验非遗之美一打铁花

巩祥滨爸爸,电话

<h3>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打铁花表演时,会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2008年6月,河南省确山县申报的打铁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最早被用于需要突围的士兵,将兵器熔化打成碎片,以杀出重围。后来,这种技艺逐渐被运用到民间,成为一种喜庆、祝福的民间活动。同时,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对民众来说,象征着家业发达、人丁兴旺、钱财广进的美好期盼。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夜晚开始打花。参加打花的多是各门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内跪拜、更衣,求神灵保佑安全,避免烧伤2。</h3> <h3>打铁花的工具:<br><br>传统打铁花需用的器具有老风匣、小熔铁炉、用耐火土烧制的耐火罐、陶勺、木板等。熔化铁块所用的陶罐和盛舀铁液的陶勺都是用耐火陶土烧制而成的2。<br><br>打铁花的表演:<br><br>打铁花的表演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体力。表演者轮番使用十几斤重的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同时还需要精准掌握时间和力度否则就可能导致表演失败3。<br><br>打铁花的传承:<br><br>打铁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被视为国家艺术非物质遗产。除了河南省确山县打火花在其他地区也有流传如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不同地区的打火花技艺略有不同但都凝聚了中华民族勇敢、智慧、勤劳和创新的优秀品质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