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2年3月19日19时50分许,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山前街道某小区居民楼二楼发生火灾,火灾系该户居民在家中为电瓶充电引发,过火面积50平方,火灾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br></h3> <h3> 均和物业提醒各位住户、租户<br> 春节将至<br> 珍爱生命<br> 严禁电动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h3> <h3><br> <br>家庭消防提示<br> <br>1、家中不要停放电瓶车,不要放置锂电池或为其充电。锂电池的燃煤速度太快,一旦着火爆炸,人员难以逃生自救,在室内狭小空间易导致伤亡。确实不能放在室外的情况下,建议放在家中相对独立且离户门较远的位置,比如阳台。<br> <br>2、发现火灾后,要及时疏散户内所有人员。发现起火后,人员生命安全作为第一重要的事情,先把户内所有人疏散到户门之外(即使疫情管控,也应果断开门进入楼梯间),在此前提下,根据火势大小和个人的能力、手头灭火器材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扑救。建议有条件的家庭配备水剂型灭火器,灭火时有降温效果。<br> <br>3、户内火灾发生,离开户内时,建议关闭户门。当发现没有办法扑灭火灾时,所有人员要及时离开户门,并将户门关闭。避免烟和火从户门向外蔓延,影响楼上其他人员的疏散逃生。否则,一旦楼上人员逃生受伤或死亡,则要承担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离开户内后,到安全地方打119报警求助。<br> <br>4、非自家着火,要躲火避烟。当发现本单元内其他人家发生火灾时,首先要观察楼梯间是否有烟,如果没烟,可快速关闭家中所有门窗,顺楼楼间向下逃生;如果楼楼间有烟,则关闭自家户门,采取防烟措施,打119报警等待消防灭火救援。</h3> <h3> 生命的逝去<br> 令人痛心<br> 无情的火灾<br> 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h3> <h3> 使用电动自行车,安全至上</h3> <h3> 电动车电池爆燃的秘密<br> 👇👇👇</h3> <h3><br>严禁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的法律法规</h3> <h3><br>《消防法》<br> 《消防法》第60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br><br>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br><br>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br><br>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br><br>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br><br>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br><br>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br><br> (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h3> <h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br><br>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br><br>第四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七)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h3> <h3>《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br><br>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h3> <h3> 电动车使用不规范<br> 消防安全隐患多<br> 时刻绷紧安全弦<br> 安全意识要筑牢<br> 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br> 关 注<br> 消防安全、生命至上</h3> <h3>不要有侥幸心理<br>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幸运儿<br>当厄 降临的时候带来的都是沉重的教训!</h3> <h3> 新年将近<br> 均和物业祝全体业主:<br> 平安无恙 吉庆有余<br> 新年快乐 龙年大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