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上海荡荡

夏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日那天(一月初),忘年交小夫妻,特意与我分享了多款台湾咖啡豆,期间,再次聊到上海咖啡馆,令我又“心起涟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周末,得以闲暇,不禁动念上海咖啡游,恰见“上海徒步光影”的CITY WALK“大上海计划”,再添诱惑,当即决定:出发,去上海!住老房子、泡咖啡馆、CITY WALK!</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梧桐树下的老洋房”,是上海的独特风情。陈丹燕在《华亭路》中写道: “它(修缮后的老洋房)的灼目出现,使人回首百年之前的上海租界历史,那是曾被人们努力消除的历史,但由建筑沉默地强调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携程中,收藏着诸多老洋房改造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心上海·淮海公馆酒店选址在繁华的茂名南路,毗邻淮海中路一幢老洋房建筑,上海捷森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对其进行改造设计,保留了洋房原本的复古风格和老上海的情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酒店官网图片</p> <p class="ql-block">明星“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五下班出发,走出地铁站,便看到了国泰电影院,夜色中美艳动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泰电影院,《繁花》原著中多次出现的上海百年电影院,1930年开始建造,1932年1月1日正式开业。它是当年上海装潢富丽堂皇,音响效果最佳的电影院之一。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它在近代电影史上的地位,国泰电影院都足以称之为上海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是全球Art Deco建筑保存最多的城市之一,国泰电影院就是这一建筑风格的代表作。深褐色的回纹砖瓦、流线的竖直线条、中轴线对称、顶部加高两层作塔状的造型、大门上方那道嵌书着'CATHAY'字样的狭长挺直的凸面尖顶……来往行人很难错过这栋特别的建筑,同时它又像时代的观察者,默默看着繁华变迁。”</p> <p class="ql-block">小说《繁花》里的国泰电影院插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泰电影院右边为国泰公寓(Cathay Flats),1912-1936年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华茂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共和外资公司设计。平面布局和立面构图为现代派风格,立面材质和细部处理具有哥特复兴特征。外立面为褐色面砖,窗洞、阳台栏杆和转角处做仿石饰面,形成材质对比效果。”(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酒店果然很好,颜值好,服务好,感觉好!</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本人原创图片</p> <p class="ql-block">房间内饰</p> <p class="ql-block">次日早晨,再好好欣赏一下酒店</p> <p class="ql-block">二楼露台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楼梯转角挂画</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突感风寒,不得不放弃“大上海计划CITY WALK”,改为“自由CITY WALK”。暂定计划,从酒店门前的淮海中路徒步至新华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坊,原来叫霞飞坊,1924年由天主教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上海办事处(俗称帐房)普爱堂投资建造,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施工,落成个辰光因为伊紧靠霞飞路而取名霞飞坊,1949年之后,霞飞路叫淮海中路了,伊就一道改名叫淮海坊。淮海坊个位置勒勒淮海中路927弄,东至茂名南路,南至南昌路,西临陕西南路,北至淮海中路;有砖木结构个住宅199幢,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2万7千6百19个平方,属于典型个新式里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坊主要是三层清水红砖建筑,伊告上海当时辰光流行个石库门建筑有所区别,取消了石库门,改用铸铁大门,安装钢窗;伊个围墙比较低,降低到2米5,迭能房子采光更加好,显得宽敞明亮;每幢房子有整齐个双坡顶屋面,屋面浪安装有统一式样个小烟囱,形成了一道独特个风景线。走进南向个底楼黑漆大铁门,可以看见四方天井,此地是一个独立个小院子。南向底楼一排落地玻璃门,二楼六扇窗排列,有两个窗台,三层楼房每层侪有一间南向正房,高挑宽敞,光照充足。北向底楼是灶披间,安装管道煤气;二楼、三楼是亭子间,三楼亭子间高头是晒台。室内布置了壁炉烟道告抽水马桶间。最初造房子个辰光,每层正房侪有壁炉,后来用水泥封堵勿再使用,但屋脊浪个烟囱仍旧还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10月,徐悲鸿搭太太蒋碧薇,住进了淮海坊99号,伊拿画室摆勒三楼。搿年圣诞节,徐悲鸿个大儿子徐伯阳养勒99号里,小囡满月,摄影家郎静山送拨徐伯阳一枚金锁片。搿这年天冷,伊告田汉、欧阳予倩咾啥廿几个艺术家勒勒自家屋里向开会,讨论成立南国社;南国社成立之后开办了南国艺术学院,田汉担任院长,徐悲鸿担任美术科主任。到仔1929年个天热,徐悲鸿搬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坊其他名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翰笙1936年起就蹲勒搿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霞飞坊16号,住勒海个是电影导演李萍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教育出版家王允功,蹲勒霞飞坊24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气象学家竺可桢,1925年起住进霞飞坊26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剧作家陈西禾住勒霞飞坊33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古典文学家兼史学家王伯祥、文学家江红蕉,三家人家住勒霞飞坊35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霞飞坊56号,实业家盛丕华告伊个儿子盛康年住勒一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霞飞坊59号,作家巴金、上海法政学院教授许鸿飞蹲过。巴金是1937年搬进,1955年搬出,蹲勒18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中路位于中国上海市中心,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华山路,全长2.2公里。南连上海新天地休闲商圈、思南公馆区域、打浦桥商圈和上海文化广场,北邻花园饭店、建立于1900年,初名叫西江路。1950年5月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改名为"淮海中路"。(内容源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音乐学院的六栋历史保护建筑完成修缮工作,从2024年1月1日起,其中三栋建筑——音乐城堡、美育楼、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率先面向社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淮海中路1131号的音乐城堡建于1905—1911年,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共四层,由德国建筑事务所倍高洋行设计。建筑的希腊式凸窗、罗马式柱头等都极具特色。音乐城堡最早居住着德国侨民,一战后德侨回国,住宅由上海滩金融家席聚星接手。1958年后,建筑被划进上海音乐学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主要作为图书馆使用,上音老院长贺绿汀曾在此短暂办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惜,由于未提前预约无法入内参观,也无法近距离观赏建筑细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文公寓原名培恩公寓(Bearn Apartments),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主楼有电梯,赉安洋行设计,1923-1930年建造。现代派风格。沿街呈周边式样布置,体量庞大。底层商店,上部公寓有多种户型。顶部檐口及底层商店雨棚为带状挑檐。沿淮海路立面中部顶端作阶梯状塔楼造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的法租界,半数以上的老公寓都是赉安洋行设计,麦琪公寓、卫乐公寓、首长公寓、建安公寓、瑞华公寓、白赛仲公寓、贝尔蒙特公寓、钟和公寓,还有待会会介绍到的淮海中路上的亨利公寓、盖斯康公寓等等。建筑立面上的倒三角形装饰元素,可以在培文公寓以及很多赉安洋行的设计作品中看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大老公寓,麦琪、卫乐、首长是赉安洋行设计的,另外一个有名的自由公寓是奚泉福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以上介绍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业大楼(Young Apartments),原为杨氏公寓。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有电梯。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1933年竣工。现代派风格,局部装饰为古典式。转角处圆柱体为立面构图中心,其上高出屋檐一层,覆圆锥型檐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培文公寓相邻。与很多老公寓内住户以医生和律师为主不同,永业大楼内文体界人士的身影不少。楼内文艺机构有长风社、白鹅摄影社、北平标准平剧团等;商业巨子陈周堂曾居于25室,创办的瑞堂体育会有时在此聚会;15室曾住过一名巴勒斯坦运动员Gotfried,17岁便在国际竞走赛事中夺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龙大楼(Joffre Apartments),1922年竣工。现代式多层公寓。合院式布局,中为庭院。立面简洁,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室内已使用水汀、煤气、浴缸、抽水马桶等设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赉安洋行最初的办公室就在飞龙大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瑞金公寓,原为爱司公寓(Estrella Apartments),是上海早期公寓建筑。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位于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由邬达克设计,1926-1927年建造。带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立面间隔布置强调竖向构图的凸形窗,窗设竹节状细圆柱。上部双重檐口间饰半圆券三联窗以水平线条相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公寓,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原为盖斯康公寓(Gascoigne Apartments,万国储蓄会建造、多为外侨租用)。赉安洋行设计,中法营造厂承建,1935年竣工。现代派风格。由主楼与副楼组成,分前后两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排(即淮海中路1204-1218号)为5层沿街公寓,后排(即淮海中路1202号)为13层结构高层大楼。立面均为中轴对称,以凹阳台、转角窗、窗间墙相对集中布置,形成虚实对比。设计师赉安着重表现水平交错的横竖线条的几何穿插构图,立面呈左右对称并层层收进的退台式处理。”</p> <p class="ql-block">赉安登载在 《建筑月刊》上的公寓原始设计手稿。</p> <p class="ql-block">1937年的盖斯康公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中路1323号原法租界宝庆路巡捕房警察公寓。建于1930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农风格。建筑形体方正,机平瓦四坡屋面,出措较深,推下没曲统形支托,南北立面对称构图,爱调竖向线条。平面一梯两户布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战后为上海市警察保安队常熟路分局,新中国成立后,划归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作为机关家属住宅,现为多户居民合用。2009年11月24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楼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略带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强调竖向线条。红瓦屋面平缓,出檐较深,檐下设曲线形水泥支托,屋顶大烟囱饰几何形线脚。红砖平券窗楣,窗裙板带有内凹的几何图案纹饰,外墙门窗都带有木制百叶窗。南侧楼层设置内阳台,铸铁花饰栏杆,北侧则采用八字形凸窗结构,东西侧墙有悬挑的外阳台。楼内一层两套单元,房型相同,格局对称。所对应的南北立面皆中线对称。建筑设有地下室,楼内局部带有装饰艺术派纹饰,各房间皆有颜色造型不同的石质壁炉,装饰细节设计精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中路1412弄,很美的房子,忍不住上前细观,铁栅大门开着,大约是开合不太顺溜了,一位大爷正在倒腾。主动打招呼道:“想买老洋房?”。听他所言,这房子是吴国桢在上海任市长时的居所。事后网上求证:吴国桢旧居为安福路201号(距离该幢建筑60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国桢,1946.2-1949.3出任上海市长。1949年4月,去台湾,历任台湾省“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1953年5月,因与台湾蒋家父子政见不一,“请假赴美”,从事教育与著述。1954年,被蒋介石明令撤销其政务委员职务、开除其国民党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上查询还得知:影星邬君梅,正宗的“上海小囡”,4-14岁在淮海中路1412弄25号乙外婆家度过。常常站在弄堂口看26路电车开来开去,梦想长大的自己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中路1610弄1-8号 逸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对面,有一组精致的淡黄色的小洋楼。这组3层西班牙式住宅共8幢,这些小楼坐北朝南,高三层,均带一方小巧的花园,弄堂口的大门上除了有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子外,还有两个醒目的红字:逸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逸村是由当时上海的房地产商潘志衡开办的远东企业公司投资的, 1942年建成。建筑占地4893.36平方米,建筑面积4267平方米,由上海兴业信托社乔雨兴承包建造。 1949年后房子被没收成为公产,后属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海分社职工家属宿舍。改革开放后又成为私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经国故居是上海风靡一时的西班牙式建筑:逸村2号这是一幢坐位北朝南、临街的三层楼公馆,对面就是今日的上海图书馆。外表毫不显眼,四周是低矮围墙,但在30年代中期它却是上海风靡一时的西班牙式建筑。其外形优美,线条流畅,于整洁大方中透出一股沉稳和雍容,住宅的门庭设计构思巧妙、紧凑精致,主檐口装饰非常考究。二楼朝南设置敞廊和阳台,特别适合上海的气候条件。外墙立面简洁,用一片白粉饰面,但窗框形状多有变化,门窗边栅采用绞丝花纹,栏杆用扭铁花栅。宅后是辅助用房、汽车库等。1948年8月蒋经国来到上海时,已是身负“打老虎”特殊使命的上海区经济管制督导副专员。他带着妻儿住进了当时的市政府安排的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逸村2号的这幢西式花园洋房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应钦旧居位于淮海中路1634号,由杨庚声工程师设计,属现代式建筑风格。旧居为砖木结构,前后两幢连体,前幢建筑高台基,左侧略内收,平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曾担任国民党重庆行辕主任、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要职的何应钦,来上海时就居住在这幢花园洋房内。”</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地铁口的历史建筑,与逸邨相邻,未能找到相关资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走看看,经过上海图书馆时,竟然已是中午。正好友人推介的coffee buff离得不远,即可歇脚又能补充能量,还能完成咖啡馆打卡。于是转入高安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1022米的高安路最初为1914年法公董局越界所筑,以法国一战阵亡中尉命名为高恩路。1943年10月,汪伪政府以江西高安县改名高安路,名称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安路,位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也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安路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4号~阿麦仑公寓,竣工于1941年,赉安设计,现代建筑风格的公寓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8弄20号~荣德生住宅(今徐汇区少年宫),建于1939年,独立式现代花园住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60号、62号~首长公寓,建于1931年,竣工于1947年,建国后由于军区首长居住于此因而得名,略有西班牙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63号~厉树雄住宅(现市建委老干部活动中心),建于1930年,地中海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78弄1—3号~建安公寓,竣工于1932年,德国青年派风格的公寓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99号~轮换12位房主的传奇洋房,建于1936年,折中主义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安路18弄,又名“可安新邨”。位于高安路西侧,南临衡山路,北临康平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安弄18弄20号~荣德生住宅(今徐汇区少年宫),建于1939年,独立式现代花园住宅。</p> <p class="ql-block">60号~首长公寓</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能遇到冠军老板亲自手冲,但咖啡味道还是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回酒店退房后,从茂名南路徒步前往right here right now咖啡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茂名南路筑于1914年,1919年以比利时主教迈尔西爱名字命名为迈尔西爱路。1943年改称桂林路,1946年以广东省茂名县命名迄今。茂名北路于191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筹建,1917年以外国人名命名为慕尔鸣路,1943年更名为茂名路,1946年改为茂名北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纪录片《广东地名故事·茂名篇》。1905年,几个日本人知道油柑窝村平头岭一带埋藏着油母页岩为此就来到这一带勘察调查。此后,陆陆续续有人知道此地埋藏很多油页岩。为此解放前就有人在此处投资开发煤矿。为了国家建设发展,1954年4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派出地质队来到茂名,成立了‘’茂名油页岩勘探工区‘’发现茂名地下埋藏着数十亿吨的油母页岩,成为当时中国摆脱''贫油''国的关键之一。所以,茂名就成为了中国当时万众瞩目的焦点。为此,一向喜欢用城市名作地名的上海就将一条街道命名为茂名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茂名南路57号,兰心大戏院,1867年初建于今圆明园路与香港路路口,后毁于火,于1930年迁建于现今的地址,是中国最早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西式剧场,由当时英国在华设计师Davies Brooke和Gran设计。兼具舞台剧、小型音乐剧、交响音乐会的演出功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兰心(Lyceum)两字为英文译音,意思为学苑。兰心大戏院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戏剧的起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50年代上海茂名路兰心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兰心”与花园饭店、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相毗邻,环境优美,海派文化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  “兰心大厅:以红和金两种色系为主的剧院内部,华丽、经典、又蕴涵怀旧气息。无论舞台、座位、还是垂悬于舞台上空的红色幕布都被巧妙设计成了弧形,和谐而充满美感。”(以下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饰豪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8号花园饭店。此地前身为德国花园总会,由德国侨民集资建造。民国6年,被法租界公董局以敌产名义没收,同年6月11日改名凡尔登花园对外开放。民国14年,建为法国总会。抗战期间总会被日军征用,抗战胜利后成为美国驻华海军俱乐部。解放后,最初由上海市体育运动总会使用,1953年改为市政协文化俱乐部,1960年划归锦江饭店,改为锦江俱乐部,又俗称“58号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Right here right now 竟然人满为患,改约1/10。相聚甚欢,咖啡甚好,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觉喝到暮色降临,不得不离沪回杭了。今夜难眠😂But,so perfec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