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足迹(曲阜)

可知道

<p class="ql-block">  六点半的车,早饭很是仓促。太阳没了以往的脾气,或是因为洒过水,十分清爽。大巴上很挤,觉睡的很不容易,不多久就没了睡意,索性几个人玩起了牌,打发着时间。</p><p class="ql-block"> 大概两三个小时车程,就到了邹城。岗山算不上偏僻,只是凄凉了些。平日应该没什么人来,脚下的草已经到了脚踝。更不用说上山的路,到处都是荆棘。扎的身上到处都是。山上的摩崖,幸运的还能看清楚,运气不好的,已经倒在草地里同其他石头没了什么区别。这些摩崖大多是隶书,风格同《西峡颂》相似,还有一股魏碑味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好走的多,沿路还有几处明清、民国的碑刻。山腰有道观可惜封锁了很久没机会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  正午到的博物馆,看了莱子侯刻石。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元代仿刻的峄山刻石,不仔细看第一眼真的会以为是原碑,连石头的色泽都极其相似。下午去了拓片馆,《张猛龙碑》《元桢墓志》《玄秘塔》……多的数不过来,这也是自研究书法以来第一次见这么大幅的拓片,画像石更是多的来不及细看,走马观花的看了几圈后去了拓片工作室。</p><p class="ql-block"> 拓了一片汉朝富贵砖,一张北朝佛经残石,还有一块铭文。铭文在回去的路上湿了水,感觉非常可惜。</p> <p class="ql-block">  抵达曲阜的时候,刚好是傍晚。长天落霞,珊珊可爱。耳边没有汽笛,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清脆的马蹄。站在城门楼子下看落日时无比的惬意。“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就是那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小城。烟火味很足,夜还没黑透,步行街上就已经熙熙攘攘。次日一早去看碑,张猛龙碑,孔宙碑,礼器碑,舞雩石……可惜时间不够,三孔都没有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