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年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我们童年时代最盼望、最开心的日子。 每年农历十二月的腊八节一过,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空气中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厚。</p><p class="ql-block"> 忙碌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年的到来。大街小巷的人们接踵磨肩,人声鼎沸。挑选自己喜欢的年货,有的买春联贴在自家门口,红色像征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有的买来很多年画,贴在自己家中。那时代的年画有很多内容,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西厢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矿山,过年的风俗是很多的。</p><p class="ql-block">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搞卫生,全家老少一齐上阵,将房屋四周墙壁上的蜘蛛、飞蛾、灰尘要清除扫掉,贴上几张崭新的年画;所有的家俱和玻璃窗户要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个床上的被窝蚊帐都要清洗干净,家中焕然一新,显得生机勃勃和浓浓的节日气氛。 </p><p class="ql-block"> 北矿姑妈家租住的是政府的木板房,解放后没收矿霸的房产,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墙面木板缝隙很大,到了冬天呼啸的北风见缝钻进,室内冷气嗖嗖,每年春节前表哥们千方百计到处寻找旧报纸,将整个房子都要糊裱一新。有趣的一次,年后我去她家拜年,由于表哥们工作不过细,将报纸水平线贴成一条斜线,结果一进屋使人见了房子好像快要倾倒似的,感觉头晕,心里紧张兮兮。</p><p class="ql-block"> 紧 接着家家户户宰鸡鸭,剁肉馅、做雪花丸子(这是矿山的传统保留菜,每家必做不可,这传统流传至今);蒸甜酒,炸豆腐,炒瓜子,炒花生,爆米花等这都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的印像中在矿山过年,从没见过大草鱼和鲤鱼,更谈不上品尝。每次过年父亲不知从哪买一二斤小鲫鱼仔燉一锅汤,然后放一板豆腐、再加一点白辣椒下锅,用菜碗分成十来碗,放到室外过夜,自然冷冻成鱼豆腐,来客每次端一碗摆桌表示是鱼,吃的时候只见鱼刺和豆腐,不见鱼肉。</p><p class="ql-block"> 除夕那天早上,起床第一件高兴的事:穿上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裁制合体的新衣服,兄妹每人一套,整齐漂亮。我的衣服是用蓝卡叽布缝制的有二个口袋的学生装,母亲为了省布,衣服的袖口总是在手腕处,裤口在脚踝处,妹妹们的则是一身花衣裳,每人脚穿一双千层底布鞋,这是母亲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做出来的,很舒适,在那样的年代,这身衣服是一衣多季,要穿过春、秋、冬三季,穿旧了还要做里衣穿。 条件好的孩子穿上胶底球鞋,那可多神气了,但我周边的孩子很少有人穿得上。我弟弟的新衣服上还要别着一块方格小手帕,用来擦鼻涕口水。 </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高兴的事:发压岁钱。父亲为了表示隆重,事先预备了几张崭新的钞票,那时代可没有现在制作这么精致的小红包,就裁了几张小红纸包好,写好名字分发给我们。红包分三个等级:我是长兄享受最高待遇二角钱,大妹一角伍,小妹和小弟各一角钱,整个上世纪6O年代这定额标准几乎没变,而且大部分家庭相同。接过红包,我们欢天喜地,笑逐颜开,终于有了自己的私房钱,可以自由地支配了。我用这二角钱去买八分钱一挂的“百子鞭”鞭炮,拆散后一个个用手抓着放,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除夕这天,父母不准我们出门玩了,要呆在家中守岁,并特别叮嘱咐我们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相互聊聊天,讲故事,吃零食,父亲陪我们打扑克牌“争上游”,享受天伦之乐。在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虽然贫穷落后,物质匮乏,但有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暖,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家的幸福和温馨!</p><p class="ql-block"> 除夕晚上,第三件高兴事是吃“砧板肉”。这也是矿山过年自古流传下来的一道重要习俗。在那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自制的腊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也是我的特别向往和钟爱!</p><p class="ql-block"> 矿山绝大多数家庭习俗只过一个年,既丰盛的年饭留到大年初一天亮之前再吃,三十晚餐随便吃点,只比平时多加一两道荤菜。玩到晚上十点左右,父亲盛出燉好的腊肉,这都是我们每天放学回家扯猪草,喂养一年以上的熟食土猪肉,父亲亲手腌渍风干的,腊味醇厚,薰香扑鼻,放在砧板上,边切我们就边用手抓着和着甜酒吃,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齿留香,成为我童年时代餐桌上最美味的一道菜。 今生今世,再也吃不上父亲亲手腌制的腊肉了。 </p><p class="ql-block">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烛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编从此夜惜年华”。</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守岁,俗名“敖年”,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动物,人们叫它为“年”,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它,家家户户关闭大门不外出,不敢睡觉,要坐到天亮。年兽怕红、怕火、怕响声,人们就穿红衣,贴红纸、挂灯笼、放鞭炮来驱赶它。 大年初一,这是我们童年时代最隆重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钟天还没亮,父母分别叫醒我们,洗漱完了坐在桌边吃年饭,边吃边天亮,这也是我故乡的习俗。 父母经过通晚精心准备,满满一桌丰盛的年饭摆在桌上,鸡鱼肉蛋,应有尽有,这是我们一年之中很难吃到的美味佳肴,令人感到特别兴奋。</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矿山家家户户和我家一样,都被饭菜的香气包裹着,整个生活区被年饭的气氛托浮着。 过去的一年之中,无论平时生活过得怎样艰难,哪怕是吃糠咽菜,到了过年这天,父母亲总要千方百计弄点肉食来给儿女们解解馋。因此孩子们盼过年,有肉吃,而大人们怕过年,因为是开支最大,手头最拮据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凌晨4点,矿山陆陆续续开始燃放鞭炮了,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映红了整个天空。邻居们你一挂,我一挂,也争先恐后,看谁家鞭炮放得早,谁家鞭炮响得久,有的邻居暗暗在较劲,这也体现其主人的经济实力。我组有一户邻居经济条件较优越,他们父子几人一人一大挂,用长竹杆挑着,一挂接着一挂放,劈里啪啦,此起彼伏,响彻云宵。此时此刻,在鞭炮声中感受年味,是最直接的。</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 吃年饭之前,我家还有一个重要仪式:父母将我们叫醒穿好衣服,洗潄完毕坐在桌边,然后父亲把门打开,在屋外坪里放完一挂鞭炮,在门口烧几张钱纸,再往桌上摆好的几个小酒杯依次倒点酒,每个饭碗盛一匙饭(只能一匙,传说这个剩饭小孩不能吃,吃了读书不长记性),祭祀逝去的先人,然后我们再开始吃。 特别遗憾的是我一年之中很难见到荤菜,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过年这一刻,望着满桌的丰盛佳肴,不知是起床太早睡眠不足,而是先晚吃了砧板肉的缘故,没有一点胃口,竟然一块也吃不下。 每当这个时候,慈祥的父母,总要给我们兄妹之间夾菜放在碗里,时刻叮嘱我们多吃,而我们年幼无知,从不知道要给父母亲敬菜。</p><p class="ql-block"> 吃完年饭,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燃放的鞭炮硝烟高高地弥漫在空中,每家的门口留下了一层厚厚的鞭炮红纸宵,空气中充满着刺鼻的硝烟味,生活区的人民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我和组里相约的男小伙伴,穿戴崭新的衣服,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了。 父母教育我们先从组里年龄最大的一家开始拜起,然后挨家挨户地拜,进门就分别称呼:爷爷、奶奶、大伯、大婶、叔叔、阿姨新年好!给您们拜年了! 每到一家,这家的主人满面笑容迎接我们进屋让坐,给我们倒上甜酒(在矿山家家以酒代茶),然后把我们夸奖一番。夸奖我们懂事懂礼貌,祝福我们快快长大,早点赚大钱发大财、娶个好婆娘之类的吉祥语。走的时候硬要往我们的新衣口袋里抓几把花生、瓜子、玉米花、红薯片之类零食,生活条件略好的家庭零食里还掺有几颗水果纸包糖。拜完几户,口袋装不下了,赶紧回家掏空口袋,又接着往下家拜年。 </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时只有几个人的拜年队伍,一会儿就形成规模化,小伙伴们浩浩荡荡,成群结队地给自己组里每家每户的大人们拜年。他们穿着崭新的千层底布鞋,在生活区遍地鞭炮红纸宵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排排脚印,每个人的脸上神采飞扬,喜笑颜开,大人们见了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这群孩子懂礼貌。 </p><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钟左右,由锡矿山厂工会组织的拜年队出发了。他们打着各种彩旗和横幅标语,扛着用黄色油彩布制作的巨龙,带着舞狮队,武术队,舞蹈队敲锣打鼓给每个生活区职工家属拜年,每到一地,生活区的人们用鞭炮热烈欢迎他们的慰问表演,此时鞭炮声、锣鼓声、鼓掌声、喝采声响彻云霄,孩子们成群结队跟着拜年队伍捡未燃放的鞭炮碲子。</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 矿山的每个生活区,过年的那天从早到晚,都充满了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人们的脸上,个个笑逐颜开,绽满了幸福的感受。这种古老的拜年习俗在家乡的很多地方流传了几千年。 而现在,过年时的舞龙舞狮这种表演,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深处; 过年时表演的刀、棒、剑、拳l等武术这行也己消失,只能残存在我的童年生活记忆中; 过年穿新衣、贴年画、放爆竹、砧板肉、发红包、囤年货、皮影戏、万花筒、左邻右舍去拜年、拉家常、红薯糖、爆米花……它们贯穿在让我的童年生活中,让我的童年变得古朴而回味,变得绚丽多彩,它们与青山绿水紧密相连,与童话梦幻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如今它们远去了,在人们的生活中消逝了,不留任何痕迹。我伸出手去,想挽留它们,然而手中握住的,只有那冰凉的记忆。 这种古老温馨过年时的热闹场景,将永远记载在我的童年时代,刻骨铭心,永世难忘。</p><p class="ql-block"> 2024.2、2改写于广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