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热带雨林、黄金古国--秘鲁行(3)

大尾巴狼 Jay

我们结束了秘鲁高原Cusco和Puno的旅行之后,飞回首都Lima利马。绝大多数Gate 1团友都从利马飞回美国或者加拿大了。我们6个团友继续Amazon亚马逊河的行程。<div><br></div><div>亚马逊河起源于秘鲁高原,在秘鲁这一段是它的上游。它的流域还包括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大约为7,000,000平方公里。全长约6,400公里,是全球第二长的河流,仅次于尼罗河。每年的平均流量超过7,000立方米/秒。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位于亚马逊河流域。这个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数以千计的植物物种、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亚马逊雨林被认为是地球的肺部,因为它产生大量的氧气,并对全球碳循环起着关键作用。树木和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气候和大气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iv> 我们在利马机场上飞机,要飞去亚马逊流域的Iquitos伊葵托斯市。行程要飞两个多小时。 秘鲁的西边靠近太平洋的高原很干燥,地上没有什么植被,黄土裸露。像是一片无尽的荒漠。 Amazon飞出高原地区,从西南向东北飞行,来到亚马逊流域。从万米高空往下看,地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空中看Iquitos市,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一片开垦出来的城市,到处显得郁郁葱葱。 到达了亚马逊流域的Iquitos市机场,先坐旅行社安排的小巴从机场到旅行社,匆匆吃过中午饭,然后去往亚马逊河边的码头。<div><br></div><div>这个城市看起来比首都利马穷多了。满大街都是两轮、三轮摩托。小汽车很少。导游说,这个城市的公共汽车是用从韩国进口卡车的地盘,当地的小工厂在上边用木头钉出来一个木头箱子,然后在关键的地方包一些铁皮。在车厢的门窗还能明显看到刷过漆的木头框子。</div> 俺也坐一把三轮摩托出租车。在这里阴天都达到摄氏34度气温加上接近100%的相对湿度,凉风还是比较爽。就是颠簸得很厉害,快把刚才吃的饭都颠出来了。 Iquitos市这里的中餐馆照样写着CHIFA吃发。从拉丁文拼写成Lay Kong和中文“丽宫餐厅”的招牌,可以猜到店主是个广东人。<div><br></div><div>导游说,Iquitos市大约有20%的居民是华裔血统。</div> 坐两个钟头的小交通汽艇从Iquitos去我们住处。事先要上好厕所,因为船很小,没有厕所。 先坐了一小时汽车,然后两个多小时飞机,然后再一个多小巴和三轮,最后两个多小时的小船。才到达这个偏僻的Amazon Explorama Ceiba Tops Lodges。在亚马逊河边的热带雨林中的小木屋。 小木屋房间里边比较简洁,还算干净。空调必须24小时开着。 小木屋外边有茂密的树木。 木屋的另外一边就是著名的亚马逊河。 这个大厅纱网严密围绕,否则各种蚊虫叮一口,马上长个大包。 各种蚊虫在大厅的纱网上找漏洞偷渡进去。 晚饭多为自助餐形式。管饱。也能吃到一些当地特色饭菜。 中间穿黄色T恤衫的是我们的导游,晚饭期间正在给我们讲解亚马逊行程。 我们住的这里Ceiba Tops是一片私人领地,40多年前领主建了一些旅游设施和酒店式小木屋。这里地处密林深处,周围没有道路。出入全靠小船。这条通往亚马逊河边私人码头的长台阶就是我们每天必走的路。我们每天从这个私人码头上船去往其它旅游地点。这里离Iquitos大约45公里水路,需要坐载客15人的交通艇。 吃过晚饭,导游带着我们就在木屋附近的Ceiba Tops的丛林中徒步夜游。绝大部分野生动物都是昼宿夜行的。晚上出来探险才能看到这些动物。上图中有一只大螳螂。 这棵葵树叶子上布满了虫子。 地上有一只蛮大的牛蛙。 水里有一只小鳄鱼出来觅食。 牛蛙 这只蝴蝶的翅膀上有一只大眼睛,是要把想吃掉它的小鸟吓退。 蛙 一条花环蛇。 坐汽艇去旁边两公里外的小镇Indiana印第安纳。我们住的酒店与世隔绝,没有与外界相通的公路。出入只有坐摩托艇。 Indiana印第安纳镇的码头 从Indiana印第安纳镇的码头往岸上走。路边这里土地肥沃,种啥啥长。谁家种的稻子已经开始结穗了。 刚爬上岸,就看见镇政府的办公楼和前边的小广场。整个镇子也就巴掌点大。 小摊小贩们就在镇广场摆摊贩售。 这个路边摊档卖香蕉。 小摊档 镇政府办公楼旁边有个市场。里边有更多的摊档。 摊主们一边卖鱼,一边清膛、刮鳞。 这里的鲜鱼很便宜,论堆卖,两个“索”一堆,还帮你清理干净。导游说,这里离大城市太远了,没有公路;水路也不通往山另外一边的大城市,交通很不便利,当地的渔获根本运不出去,当地的人也根本吃不完。亚马逊河里边有的是鱼。供过于求。 这一片是饭摊。传统秘鲁特色食品。最右边的是荷叶饭,里边有糯米饭和鸡肉。 Shaman show萨满表演。萨满或巫师是一种传统的宗教或灵性领袖,他们在土著社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萨满向游客展示秘鲁土著文化和灵性传统。<br> 萨满巫师在向团友展示一种神奇的草药,和泡在药酒中的毒蛇。 前天我本来穿着长袖衣服。在裸露的皮肤上喷满了防蚊油。中午时分因为太热,我把袖口拉起来一寸左右,露出尚未喷防蚊油的皮肤,马上就被半颗芝麻大的小黑蚊子咬了一口。我打死了它,搞得一手血。手腕上的包3天都没下去。巫师给我涂了点儿他那包治百病的神奇药水,似乎好了一点点。 萨满巫师向我们展示他用树皮作为画布而创作的画。一条蛇缠住了一条鱼。 今天天晴。我们来到了Isla de los Monos猴子岛,实际上是一个猴子保育中心。亚马逊流域的密林里有很多猴子。以前,当地人会把猴子当作食品,打猎打到了就给宰了吃掉。近20多年来,当地人的环保意识增强,基本不再吃猴子了。政府也打击非法捕猎和销售猴子。有时候附近的居民捡到受伤的猴子,或者孤儿的猴子,或者警察没收非法捕猎的猴子,就送到这里。疗养一段之后,再送回森林。<div><br></div><div>我们在进入猴子岛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洗洁剂洗干净裸露的皮肤,不能带有防晒霜或者护肤霜之类的产品,怕跟猴子接触的时候会影响到猴子的健康。</div> 猴子们很调皮。管理人员让我抱一只比较乖的猴子,另外一只猴子就跑过来抓着我,眼巴巴地望着我,像是在抱怨:为啥只抱它不抱我? 保育中心的这位志愿者来自澳洲,她在读大学二年级。已经在这里的保育中心工作了几个月了。 这种猴子尾巴很长,很有力量,也灵巧,相当于第5肢。尾巴跟一只手一样抓住了我的胳膊,挂在空中。它把脑袋伸到镜头里看看怎么一回事情。 这猴头儿给鼻子上脸,爬到我脑袋上了。尾巴勾住我的下巴。<div><br></div><div>保育中心有8种猴子。而附近的地区有23种猴子。</div> 坐小摩托艇跟导游去一片亚马逊热带雨林中。 跟着向导进入亚马逊热带雨林中。 Socratea exorrhiza是一种特殊的棕榈树,也被称为“行走的棕榈”。这种棕榈树主要生长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Socratea exorrhiza以其独特的根系结构而闻名,这些根系能够让树在寻找光线和水源的过程中似乎“行走”。这种树的根系呈盘旋状,从树干底部伸出,然后沿着地面向外延伸。这使得棕榈树能够在寻找阳光的方向上“移动”,同时也有助于稳固树木,使其更好地适应湿地和沼泽地区的不稳定土壤。 这种根系结构让Socratea exorrhiza成为热带雨林中独特的植物之一。它通常生长在湿地和沼泽地区,喜欢湿润的环境。由于其在树木之间创造了复杂的根系网络,这种棕榈树也为其他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br><br>Socratea exorrhiza的行走树特征使得它成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显示了自然界中植物对于适应环境的惊人能力。 这种藤长达30-40米,碗口粗。从树冠垂到地上。 导游指给我们看,这是白蚁巢穴。是在地表之上的。 棕榈树冠结满了果实。可以拿来榨棕榈油。 热带雨林中的奇怪的甲虫,叫做loxa。生活于中南美洲。 野生的木瓜。个头还不小。还没熟。 坐交通艇,往下游(东边)4公里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参观。 参观原始部落。这是目前全秘鲁仅存的4个原始部落之一。绝大部分的原始部落都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这个部落还基本按照他们以前的方式来生活。 部落的孩子们讲着当地的语言,而不是国家官方的西班牙语。孩子们的宠物是在附近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抓到的树獭。 树獭是哺乳动物,生长在热带雨林的树上。它的移动速度非常慢。在树上的移动速度只有每分钟4米,每小时爬240米。在地面上是只有每分钟2米(0.12km/h)的速度。如果不慎掉到地面,容易成为其他肉食性动物的猎物,然而它们具有游泳的能力。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树獭很乖,没脾气。不咬人,不挠人,也不吵。动作慢慢悠悠。呆萌呆萌地很是可爱。可惜它的皮毛没有任何油脂,毛发也比较粗糙,抚摸的手感有点像摸麻袋片。远不如猫狗的皮毛那样丝滑舒服。 树獭躺在凳子上仰着头慢悠悠地吃青菜。并没有栓绳子。但是它也不逃走。也许它的动作太慢了,每小时只能跑120米,比乌龟都慢,逃跑也走不了多远,那就不逃跑了,干脆躺平“叹世界”(广东话:享乐)! 族人聚集在一起跳舞。所谓跳舞就是大家一边唱一边走大圈。他们还拉游客进入他们的队伍,大家一起跳(走)一起唱(叫)。领头的族长扛着条鸟枪走在前边。 族长为大家表演用嘴巴吹的气鸟枪,精度是百步穿杨,三发三中。鸟枪是用一根长竹筒做的。子弹是一根三寸长的细竹签。竹签后端裹上棉花以保证气密,竹签的尖上涂了蟾蜍身上提取的毒素。如果射中,足以让一只猴子几分钟内中毒昏迷,从树上掉下来。射鸟就更不在话下了。 部落有个卖工艺品的摊档。我们一大帮游客来了,档主照样舒服地睡大觉,不做生意。也许是部落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吃大锅饭,不兴物质刺激,所以工作起来毫无动力。 大中午的,导游带我们在亚马逊河边钓鱼。用这种简陋的设备啥也没钓到。 我们坐一根多小时的交通艇,到亚马逊的支流Rio Napo旁边的Sucusari雨林中爬这种架空索桥。最高可以爬到离开地面100米高的树冠。这里是ACTS--Amazon Conservatory for Tropical Studios亚马逊保护区热带雨林研究。 站在一个树顶的平台上,离地面大约100米。放眼望去,全是树冠。这里各种树木混生。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变为氧气,是地球的肺。 一串热带的藤缠绕着宿主树。 在索桥站点的防雨棚顶,落着5只蝙蝠。 地上有一条大毛毛虫。 导游捡到一只当地特产的椰子状的果子,但这不是椰子。向导随身带着刀,可以防野兽,也可以砍开拦路的藤。他用刀砍开果子。向导随身带着刀,可以防野兽,也可以砍开拦路的藤。他用刀砍开果子。里边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味道不太好。好像叫做巴西果。导游说,当地人拿中间的肉来喂鸡。 树上有一只红眼睛白尾巴的黑虫子。不知道叫什么? 遇到一棵橡胶树。向导用钉子在树皮上扎了一个洞,白色的橡胶乳浆就从洞中流出来。<div><br></div><div>橡胶树Rubber tree学名为Hevea,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后来被引入到亚洲和非洲等地。目前,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橡胶树主要的种植和生产地区。橡胶树以其橡胶乳浆而著称,这是一种白色乳状液体,主要由胶质细胞中的乳胶颗粒组成。这种乳浆可以通过割伤橡胶树的树皮而收集,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橡胶。橡胶树的橡胶被广泛用于生产天然橡胶,这是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如轮胎、橡胶鞋、胶水等。<br></div> 三只猴子在抢游客丢掉的面包。 奇特的蝴蝶。我以前没有见过。 飞回秘鲁首都利马,又回到现代社会了。 看着首都利马街上的高楼,回想着刚才还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味道。 逛酒店旁边的商业街。 挂毯上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也变成印加女人的微笑了,头上戴着南美土著的大沿帽,身披印加特色花纹的披巾,怀里还抱着一只荷兰猪----本来应该叫秘鲁猪或者印加猪。因为当时是让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把这种啮齿动物带到世界各地,才被人以讹传讹成为“荷兰猪”。 和很多地方的原始土著一样(比如前几个游记中的埃及、希腊、土耳其),秘鲁人也对生殖崇拜。他们的文物展出就有很多类似的雕像,把丁丁搞成了不成比例的意大利炮。 参观武器展览馆。各种盔甲、军装、枪械。 印加时代的青铜刀剑。印加帝国有非常多的金银铜资源,但是也被这种资源所诅咒。真是成也铜、败也铜。因为铜的熔点低,容易加工、不易生锈,比炼铁容易多了。也许就这样耽误了铁器时代的到来。直到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的时候,印加帝国还处于青铜器时代。 中世纪骑兵军官的头盔。 <p class="ql-block">20响盒子炮,还装了一个附加的抵肩射击的枪托,可以作为冲锋枪用。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固定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连发功能、使用方便等优点,流传于世界一些缺乏冲锋枪的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德国军用手枪的正式名称是:毛瑟C96。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 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也有称为盒子炮, 也称驳壳枪。 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装备数量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原因是,中国当时没有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这种手枪顶替了冲锋枪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瑟C96由于设计年代比较早,有不少明显的缺点,世界其他先进国家很少正式装备给军队,甚至发明它的德国在二战前就淘汰了它。它的缺点包括,由于使用固定弹匣,装填费时,实战中无法像后来的先进手枪那样快速更换弹夹来保持火力的连续性。它的体积庞大,相当笨重,结构复杂,无保险机构,容易走火。子弹口径小,杀伤力不足。另外,由于枪管和握把相距较远,而且枪管是直接固定在枪身握把上,发射后坐力的力矩比较大,此枪射击时后坐力使得枪口向上猛烈跳动,严重影响后续的射击精度。中国军人连发的时候采用横握的方式,利用枪口挑动来横向扫射,一定程度缓解了枪口上跳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镀金的1911礼宾手枪。这款手枪使用.45 ACP口径弹药,具有7发弹夹容量。因为口径大,国内称为“大眼撸子”。我的第一把手枪也是1911,8发加长弹夹,当然没有镀金,只是烤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美军主要使用转轮手枪,如Colt M1892。然而,这些转轮手枪在与菲律宾发生的菲美战争(1899-1902)中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射速较慢、弹药装填不便,口径小(只有.38,且使用落后的黑火药)等问题。尤其是菲律宾以前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人们普遍有使用可卡叶(含可卡因)的习惯。菲律宾反叛人员当然也使用可卡叶子,被转轮手枪击中后仍然能继续冲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火力和适应现代化的战争需求,美国军方开始寻找新型半自动手枪。这导致了约翰·勃朗宁设计了1911手枪,强调简单、可靠、耐用、易装填、易换弹夹,大威力,一击致命。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 枪管与枪身之间在击发时是浮动的。此枪在1906年开始进行测试,并最终在1911年被美军正式采纳,成为标配的制式手枪,因此得名于其正式服役的年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手枪从1911年开始,经历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一直服役到1985年,才被M9代替。目前美国仍然有一些部队,比如特种作战部队、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和一些警察部队等有时可能在一些任务中选择使用1911手枪,因为其强大的威力和特定的设计特征。1911手枪的很多设计理念和技术,特别是勃朗宁在此枪发明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奠定和开创了现代手枪的时代,被许多后继者所继承。</p> 1954年毛泽东送给秘鲁陆军参谋长Juan Velasco Alvarado胡安-贝拉思科-阿尔瓦拉多将军的手杖。<div><br></div><div>胡安·贝拉思科·阿尔瓦拉多于1968年通过军事政变成为秘鲁总统,推翻了民选总统费尔南多·贝拉乌涅加的政府。胡安·贝拉思科·阿尔瓦拉在总统任内大搞社会主义政策变革,实施土改,企业国有化,试图削弱外国的影响。由于他把经济搞得一团糟、国内反对派的抗议以及政权内部的分歧,胡安·贝拉思科·阿尔瓦拉多总统在1975年又被他手下政府内部的军官所推翻。</div> 参观利马的黄金博物馆。<div><br></div><div>西班牙人在1528年到达印加帝国边界时,印加帝国已经有1千6百万人口和18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首都是Cusco。但是当时的印加帝国社会还处于青铜器时代。1532年由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的168个西班牙士兵(106个步兵+62个骑兵)利用印加帝国的各种矛盾和内战,以及西班牙人传过去的瘟疫,在第一场战斗中用枪炮把7000人的印加帝国部队打得大败,活捉了印加帝国君王阿塔瓦尔帕,并迫使阿塔瓦尔帕下令下属撤退。阿塔瓦尔帕提出用一房间的黄金和两房间的白银来换取自己的自由。皮萨罗表面上答应了他,但实际上没有准备释放他。他要继续囚禁阿塔瓦尔帕,通过他来操控印加将军。据说阿塔瓦尔帕在此期间学会了下国际象棋。赎金在1532年12月20日开始,由印加首都不断运到卡哈马卡。到了次年5月3日,赎金全部到齐。所有黄金白银都经过提炼融化,做成条状。西班牙部队在处决阿塔瓦尔帕后,南下印加首都。西班牙军队在11月攻陷城市,大肆搜刮掠夺,并且拷打居民,以寻出更多黄金白银。<br></div> 满墙的印加金饰。<div><br></div><div>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最强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3150万平方公里,而且在海外殖民的过程中,西班牙殖民者用粗暴的手段,掠夺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财富。1521—1544年间,平均每年有2900公斤黄金、30700公斤白银从美洲运回西班牙。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黄金达到5500公斤、白银24万公斤。相当于明朝财政收入的两倍。<br></div><div><br></div><div>那一百年里,黄金白银犹如上帝赐福,让西班牙人沉醉,从国王到平民,从官员到冒险家,无不为之疯狂。到16世纪末期,全世界贵金属的83%都属于西班牙,可以在全世界购买任何想要的东西。<br></div> 大航海刚开始的时候,从美洲运回的黄金白银,变成西班牙市场上的流通货币,确实刺激了国内外的经济爆发增长。 结果无数西班牙人抛家弃子,跑到美洲淘金。西班牙政府并没有觉得,人民去美洲淘金有什么不对。因为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西班牙,政府觉得投资工商业的周期太漫长,利润又太低,根本不值得重视。 黄金饰品<div><br></div><div>在工业革命时代,英法德荷等国家飞速发展,而西班牙国内的工商业没有进步,不能生产丰富的商品供应市场,那么西班牙人就要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购买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商品。结果就是,黄金白银在西班牙停留片刻,便流向英法荷等工商业略发达的国家,不仅繁荣了那些国家的市场经济,也让资本家和工人赚到钱。<br></div><div><br></div><div>英法等国工业革命,人们热衷于各种新发明;而西班牙人有的是金银,买买买就是了。</div> 黄鸡T恤衫。<div><br></div><div>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出钱,资助海盗德雷克出海抢劫西班牙的黄金船。法国、荷兰的海盗也参加抢劫。西班牙的黄金逐渐减少,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被英国歼灭。逐渐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此后的西班牙沦为欧洲二流国家,再也没能恢复曾经的辉煌,百年间运回来的金银,也成为其他国家崛起的燃料。</div> 印加帝国的黄金衣 印加王的黄金饰品和权杖 两只金盘子。 黄金手套和金酒杯 Tumi(Cuchillo 仪式) Miguel Gallo 先生凭借这件属于兰巴耶克文化的精彩作品,开始了黄金博物馆的收藏。代表 Naymlap 的神性(来自海洋的神话生物,将文明带到秘鲁北海岸,Lambayeque)。其材质为金、硅孔雀石,人物立于带脚的刀上,头饰呈半月形,服装图案交错。 印加皇冠 印加黄金刀具 一只黄金大鸟。 这个印加时代的文物就是生殖崇拜。丁丁个头比人都大。 Museo Pedro de Osma佩德罗·德·奥斯玛博物馆是秘鲁利马的一座艺术博物馆,收藏包括殖民时期和共和国时期的绘画、雕塑、金属工艺品等。 这幅圣母玛丽亚的油画具有明显的印加特色。印加人在西班牙殖民之前所崇拜的神是大地母亲,其象征是大山,以三角形为代表。当西班牙征服者要求印加画家为他们画圣母玛丽亚的时候,印加画家经常把圣母玛丽亚画为披着的斗篷形成三角形,代表着印加人的神大地母亲。因此,信徒向这样的圣母祈祷的时候,实际是向大地母亲祈祷。 一条蛇伪装成天使的模样,给亚当和夏娃吃禁果。西班牙征服的天主教时代把人的私处给隐藏起来了,但是这个亚当塑像也制作得太过分了,矫枉过正,完全没了丁丁还是男人吗? 利马海边的Love爱公园。 爱公园的船锚和灯塔。<div><br></div><div><br><br>鸣谢:<br>本文在编写的过程中,我借助和参考了ChatGPT,Wikipedia,谷歌图像识别,谷歌地图和其他网络上的资料。对此特表示感谢!<br><br>请关注作者以前其他文章(用电脑或者手机上的浏览器直接点击下列各链接,就可以跳转到以前的文章):<br><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xmtthh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神秘的印加帝国--秘鲁行(1)</a></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ikb7u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马丘比丘,Mory,Puno--秘鲁行(2)</a><br></div><div>亚马逊热带雨林、黄金古国--秘鲁行(3)(本文)<br><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stdkogl?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东西文化撞击点--土耳其之行(1)</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td7pgy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土耳其之行(2)</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vziqcb1?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土耳其之行(3)</a><br><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q2qc4kn?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圣城--耶路撒冷</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plfsbv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奢华之都—杜拜Dubai</a><br><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mlzjp2e?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埃及之行(1)飞往开罗,游Giza金字塔</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n438h3c?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埃及之行(2)游古都Luxor卢克索帝王谷</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ofrlyf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埃及之行(3)游上埃及的Edfu, Aswan和Abu Simbel</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p0ht9y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埃及之行(4)游开罗市区和亚历山大</a><br><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98e4z0d?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希腊之行1----抵达雅典,参观卫城</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5dpp8s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澳大利亚之行1--墨尔本市区游</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60p2ngt?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澳大利亚之行2--大洋路的美景与传奇</a><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6df8mt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澳大利亚之行3 -- 奔向悉尼</a><br>2022年拍摄精选(待续)<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3z6v2jro?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1年拍摄小结</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3cwo2w8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0年拍摄小结</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2n43mn9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19年拍摄小结</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1u623lhw?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18年拍摄小结</a><br><a href="https://www.meipian0.cn/1pzwrmf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海上吉普赛——巴夭族</a><br><br>感谢阅读、点赞和关注。欢迎转发。<br>2024年3月6日 于硅谷 Palo Alto, C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