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进入大理县城,标志着大理全境的解放。1950年3月10日,解放军十四军先头部队抵达大理,与边纵七支队和中共大理地委胜利会师,大理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边纵七支队进入大理县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刚解放时,还有少部分国民党残余部队、地主恶霸、土匪武装在活动。如宾川县一带有阎德茂和王梓才纠集的土匪武装1700多人,永平一带有侯其茂拉起的土匪武装2000余人,顺宁一带有闻兴州和吴乔元凑合的土匪武装440余人。中共大理地委和专署、解放军十四军、大理军分区紧密配合,放手放动群众,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从1950年4月开始清剿土匪和反革命武装,经过大小30余次战斗,至年底全部解除了土匪和反革命武装,安定了社会秩序,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收缴的武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定社会秩序后,中共大理地委和专署加强经济工作,安定人民生活;努力恢复生产,为土地改革作准备;改造旧式教育,开展卫生运动和各项社会工作,大理人民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同时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3月,十四军抽调3815官兵赴朝参战,并在滇西扩充新兵18552人,大理各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大理各族人民积极捐物捐款,支援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大理白族妇女杨继来等还参加了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将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鹤庆县举行抗美援朝大游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51年冬季开始,大理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批1951年11月开始,中共大理地委先在洱源县进行试点。第二批1952年2月开始,在大理、祥云、凤仪、弥渡、蒙化5个县铺开,下关同时进行。第三批1952年8月开始,在宾川、邓川、永平、云龙、漾濞5个县展开,同年11月在云县、凤庆两县展开。中共大理地委共组织了2919人,编为347个工作队,分派到各县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工作。</p><p class="ql-block"> 土改第一步是打击恶霸地主和镇压反革命;第二步是划分阶级成分;第三步是将土地和生产资料合理地分配给贫下中农。大理地区从1951年11月开始至1953年3月,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全区14个县市886个乡的土改工作全部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的胜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53年大理地区粮食总产量达102700万斤,比1949年的62231万斤增加40469万斤,增长65.0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漾濞县部分土改工作队员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土地改革结束,大理地区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互助合作运动。至1954年,全区的农村互助组已发展到28854个,参加农户237625户,占农户总数的71.8%。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大理地区又积极创办合作社,至1955年底,大理地区14个县市农村,都基本建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紧接着,初级社又向高级社发展,至1956年底,大理地区共建立高级合作社1320个,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9.77%,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956年,大理地区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37%,棉花产量由1953年的127万斤增加到459万斤,社员个人购买力比1949年增加了1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加入农村初级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分红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大理地区的县市城镇,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首先是手工业的集体化,从1953年开始建立手工业合作社,至1954年底,已有近三分之一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1955年,全区手工业总产值达到83528829元。紧接着又开展了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夏,大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工私合营的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82.3%,实行公私合营的商店占商业总数的98.18%。公私合营后,仅据1956年下关市不完全的统计,14个合营的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加了4.4倍;6个合营商店的营业额上升了69.86%。大理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巍山县庆祝完成手工业改造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身解放</p><p class="ql-block">土地改革促发展,清匪反霸保平安。</p><p class="ql-block">翻身解放喜相庆,建设美丽新家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翻身解放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1、《白族简史》编写组编:《白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p><p class="ql-block"> 2、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大理州历史第二卷(1950~1978)》,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版。</p><p class="ql-block"> 3、百度搜索:有关“大理解放”的文字资料和图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