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老年病科陈瑞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4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春季为四季之首,万象之始,阳气生发,天地交感,万物复苏,天气转暖,和风徐徐,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春季属木,为少阳,主生发、萌发;五脏应于肝,肝喜条达恶抑郁,故二者相呼相应。若调养不当,一则伤肝与胆,二则不利阳气生发,会导致夏季阳气不足,易虚寒。因此春季养生应当遵循、顺应自然界阳气萌发的趋势,生发自身阳气,条畅肝胆气机,为夏季养生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跟冬季相比,春季入睡、起床时间是否需要调整?</p><p class="ql-block">建议:春季入寝无须过晚,入夜即眠,保护阳气以备于生发;天明即起,着衣宽松,出户活动,生发阳气以助其条达。不建议通宵熬夜,否则易折损、耗伤阳气;不可恋床贪睡,久之生头晕、失眠、困顿、乏力之感。</p> <p class="ql-block">春季温差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寒乍暖的情况,在衣物增减上要格外注意。春季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此时不宜过早脱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应审慎。民间历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干金要方》主张春季穿衣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易患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要做到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被褥也不要立刻换薄,以适应春季的气候特点。外出活动时,即使天气较热,也需预备一件略厚些的外套,以防气候反复。</p> <p class="ql-block">惊蛰之后,蛰伏一冬的生物开始应春而动,此时也是春季流行病、季节病高发之时,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流脑等流行病及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春季高发。尤其是身体虚弱或过敏体质的人群,抑或罹患慢性肺部疾患的人,都需格外警惕。除注意“春捂”外,出行时最好佩戴口罩,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