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12.22.我游览了云南昆明民族村。</p><p class="ql-block">它位于昆明市西南郊滇池畔,占地约1264.96亩,其中包括463.96亩的水域面积。这个景区不仅展示了我国二十六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而且因其丰富的文化展示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了一个展现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各民族村的建筑风格独特,拥有多个民族的建筑和文化元素,如傣族的吉祥象征——白塔、白族的大理三塔、彝族的大理图腾柱等。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音乐舞蹈以及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如餐饮、购物等,为游客提供了全面的游览体验。</p><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p> <p class="ql-block">园内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民族村少数民族分为是: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摩梭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尼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p> <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哈尼族的人口数为1733166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傣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中国境内傣族的人口数数为1329985人。最有知名度的少数民族应该要数傣族。虽然傣族的人口不算多,只有130多万,却因为泼水节而闻名全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美丽的傣族姑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云南民族村里 ,有一座熠熠生辉的白塔,是傣族村中最宏伟的建筑。整个白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南北各有一对护卫石兽,像青狮,又似麒麟,主塔23·8米,上有莲花瓣等雕饰,周围由40座小塔组成方型塔阵。塔刹有如一只倒置的喇叭。塔顶共系365个铜铃, 清风徐来,不时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响声可以告诉人们风力的大小,同时傣家人认为 这是来自天上的梵音,会给人们带来吉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傣族泼水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依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依族人口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为3576752人,贵州居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颇族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人2021》显示,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人口数为160471人。</p> <p class="ql-block">和漂亮的景颇族姑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拉祜族人口数量为499167人(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其中云南省拥有44.76万人,占全98.66%。村寨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风俗习惯实行一夫一妻制。语种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p> <p class="ql-block">独龙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龙族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人口约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没有本民族独立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瑶族村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瑶族总人口为3309341人,其中男性1722586人,女性1586755人。瑶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也是最长寿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民族村歌舞节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白族族总人口有185806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色调以白色为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摩梭族村寨。</p><p class="ql-block">云南泸沽湖畔有一个神奇的民族——摩梭族。这是中国仅存的一个母系民族,女性当家、走婚是这个民族的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摩梭族总人口仅有5万,族人不多,可是它的历史却很悠久。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还有独特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彝族村寨。</p><p class="ql-block">占地50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境内彝族的总人口约为9830327人。这一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1》。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民族群体,分布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如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p> <p class="ql-block">太阳历广场</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广场</p> <p class="ql-block">烧烤美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伲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境内的哈尼族人口数量为1733166人。这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1》。</p> <p class="ql-block">哈伲族节目表演</p> <p class="ql-block">德昂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人口数量为22354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这一数据表明,德昂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他们主要集中在保山地区以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布朗族的人口数为127345人。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土著少数民族,据统计,布朗族总人口约9.1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其中,约有3万多人较为集中的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不包括台湾省)境内回族的人口数为11377914人。使用回语。通用汉语。</p> <p class="ql-block">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p> <p class="ql-block">回族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古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其中中国境内蒙古族的人口数为6290204人。</p><p class="ql-block">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p><p class="ql-block">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的藏族总人口约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1。</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45%。</p><p class="ql-block">藏文化还有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佤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wǎ)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p> <p class="ql-block">牛头是佤族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司岗里”是佤族的生存史诗!还是一只乐队的名字,成员包括主唱阿妹、吉他老油、贝斯德隆、键盘艾南、吹奏凃、鼓手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族村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白色为主。占地62.5亩。</p><p class="ql-block">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p> <p class="ql-block">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白族总人口为2091543人,其中男性1054892人,女性1036651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苗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指出中国境内的苗族总人口数为11067929人。这一数据显示苗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除了汉族节日外,每年热闹的要数对山。青年男女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年节之际,苗族群众都会打出“年鼓”、“喜庆鼓”、“坐堂鼓”、“邀请鼓”、“迎宾鼓”、“拜客鼓”、“拦路鼓”等来欢庆节日。“年鼓”主要在每年农历正月上半月举行,它与各种戏剧、舞狮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僳僳族村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傈僳族的人口数为762996人。[4]中文名傈僳族居住地区中国 缅甸 泰国 印度语种。中国傈僳人口数量76.29 万。</p> <p class="ql-block">僳僳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米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普米族的人口数为45012人。</p> <p class="ql-block">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p> <p class="ql-block">普米族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壮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主要聚居在南方,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居住721956人。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壮族总人口为1956854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0125270人,是中国男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壮族的人口数为19568546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会误读。从此以后,僮族一律改写为壮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诺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华民族最新的民族,也就是第56个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基诺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p> <p class="ql-block">最新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中国境内基诺族的人口数为26025人。</p> <p class="ql-block">基诺族太阳鼓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指出,中国境内满族的人口数为10423303人</p><p class="ql-block">语言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满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中国政府网提供内容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有着悠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西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以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纳西族的人口数量约为30多万人。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丽江地区的主要语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水族的人口数为495928人。</p><p class="ql-block">依水而建。</p> <p class="ql-block">水族文字,叫水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族人口较少,主要生活在云南怒江。《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怒族的人口数为36575人。</p> <p class="ql-block">怒族使用怒语,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昌族村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中国统计年鉴》,阿昌族总人口为43775人,其中男性21840人,女姓21935人。</p> <p class="ql-block">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p><p class="ql-block">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昌族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