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归期(14·完)

醉翁1952

第14天 2023.10.23 <p class="ql-block">  行者凡说才一百多公里,就一天赶回合肥吧。耿老头说,快到家了,不急着赶路,悠着点骑吧,半路住下,明天可以回家吃中午饭。我说,行者凡和祝速度快,你们先回去,我陪着耿老头慢慢骑,晚上应该可以在霍山县的双河镇住下。祝说,我们一起出门的,即将圆满结束,就不要分开了,大家还是在一起骑,骑哪算哪。虽说骑行在外,不问归期,可是真的就要回到合肥了,心情自然还是有点小激动的。六点零四分打开手表上的“户外骑行”,开始记录骑行的轨迹,离开旅馆就开始爬坡。</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路何止十八弯,半个小时后到歇马台,稍作休息接着骑,再半个小时到道士冲。一路没有卖早点的,道士冲有几个饭店却不卖早点。有一家饭店似曾相识,记得有一次中午在他家吃的蛋炒饭,十元钱一个人管饱。看到我们在路边休息,这家一个年纪不算年轻的妇女过来招揽生意,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十二元。大家没有考虑,找出点小月饼小面包之类充个饥,再爬山。过土地岭隧道、烂泥坳,到了霍山大峡谷,才八点四十五分。从漫水河到这里,骑行了约三十五公里。自此一路下山,过鹿吐石铺,在那个六万情深雕塑下打卡拍照,随后就在这落儿岭镇吃早点,已经是早上九点半了。</p><p class="ql-block"> 耿老头是六安这边的人,以前就在霍山县深山里的三线厂工作,他从吃早饭时开始,断断续续的給我们说起了这里的传说。据说在元朝末年,有天师托梦給皇帝,有龙种将出生在霍山一带,元朝江山不长矣。皇帝下旨要把霍山境内怀胎八个月以上的妇女破腹杀死。临盆在即的朱元璋的母亲恰好在这里,急忙往大山中躲去,来到淠河岸边,前面水流湍急,后方追兵将至,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水上飘来一块黑色的石头,载着她平安过河,从此这里叫做“黑石渡”。朱母复行十数里,遇一山挡道,难以逾越,忽见一梅花鹿,口吐白沫,化作步步石阶,让她安然登山,此地便是现在的“鹿吐石铺”。朱元璋降生之地,现名“落儿岭”,朱母冒雨前进,穿过一个泥泞山坳,现叫“烂泥坳”。翻过一个山岭,土地神教她倒穿鞋走路以迷惑追兵,此岭便叫“土地岭”,岭下的山冲就叫“倒靸冲”,现谐音叫“道士冲”。再往前,又一条大河阻路,朱母近前,河水断流,现出道路,她过去之后,河水依旧漫河而流,就是“漫水河”。</p><p class="ql-block">这个传说还有别的版本,故事情节是一样的,只是主人翁由朱元璋的母亲变成了刘安的妻子,就是西汉的那个发明了豆腐,后因谋反被赐死而成就了神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淮南王刘安,他的妻子 “苏母娘娘”。</p><p class="ql-block"> 国人自古以来就有 “攀权附势”的劣根性,往皇帝王爷身上附会就顺理成章了。阿Q还知道说自己也姓赵,只是赵老爷一直都不予以承认。现在哪个家族的族谱上没有几个名人都不好意思修谱了,以至于有所谓“砖家”发现,国人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的后代。也来凑个热闹,我的外公是个私塾先生,我算不算得上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呢?一哂。</p><p class="ql-block"> 不值一哂。</p><p class="ql-block"> 过黑石渡,过霍山县城,从但家庙方向往合肥骑行。中午十二点,我的车胎跑气,加气再骑。耿老头抄前在前方几公里处找好饭店,我在行者凡陪伴下,慢慢糊弄到了,行者凡立马给我补胎。一点多才吃上午饭,每人25元。继续骑行,到双河镇,我在后面拍照,一眨眼不见了他们三人。时间还早,他们不至于住下,我慢慢往前追,快到山南镇才看到他们在路边等我。这里到合肥肥西县境内了,耿老头说,连晚赶回家吧。五点零五分,从山南镇东边插到集贤路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行者凡中奖,赶紧补胎,再往前骑,就打开自行车前灯了。到方兴大道后,行者凡认着他的导航,和祝一道继续从集贤路回家。我陪着耿老头,从九龙路插过去,送耿老头到家。</p><p class="ql-block"> 耿老头最近,全天骑行了164公里。</p><p class="ql-block"> 祝约170公里。</p><p class="ql-block"> 行者凡约175公里。</p><p class="ql-block"> 我最远,179公里。</p><p class="ql-block"> 骑游三峡圆满结束,骑行14天,行程约150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