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心的美篇

惠心

遗孤(邻里旧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知家乡的一草一木。前辈人的故事一些是听来的。一些是小时候模糊的记忆,还有一些是亲历的仍记忆深刻的人和事,这些往事时常萦绕于心,涌动于怀,因困扰于心空水浅,无法过滤提炼晾晒这些记忆碎片,更无力使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今天终于拿起沉甸甸笔粗略叙记,目的是让这些真实的人与事印留在我们的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遗孤 1(邻里旧事)</span></p><p class="ql-block"> 故事从1945年冬天说起。</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下旬的松花江两岸已是白雪覆地。光秃秃的树木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寒冷湮埋了大地的一切生机,眺望远近村庄都静默在严寒之中。</p><p class="ql-block"> 太阳升到两杆子高时,北井子李英屯通往伊汉通蜿蜒的雪道上,急速行驶着一条马爬犁,爬犁上铺着厚厚的被褥,被褥上面端坐着的是脑后挽着疙瘩揪、面庞黝黑、慈眉善目、说起话来语音清脆的侯大婶,腿脚微跛的侯大叔坐在前首赶着马爬犁。已是三十岁的他们仍膝下无子,他们很渴望有自己的孩子。这不,听说政府有了主张,可以领养日本投降后没能返回故土的无依靠的妇女及孩子。他们正是直奔集中营而去。</p><p class="ql-block"> 大叔抬头撇了撇寒冷中变得远而小的太阳,瞭望东南方向那些影影绰绰灰蒙蒙村落,不觉拽了拽马缰绳以加快进程,前边还有十几里的雪路呢。</p><p class="ql-block"> 里的情景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门窗已经破烂不堪,残缺的窗框上堵着几捆茅草或稻草,草捆隙缝间碴满白雪,木然中用身体抵挡着外面灌进来的寒风,但屋子的温度与外面几乎没太大差别,阴森森地似乎比外面还冷。一会功夫,大婶不觉浑身有些筛糠,冻得直哆嗦。一条东西没遮拦土炕上,铺着一些稻草,稻草上面有二十几个蓬头垢面的大小不一的孩子,旁边还有几个躺着连眼睛都挑不起来的女子,也有非坐非躺蜷缩在那里的,好一点的披着一条毯子片,有的仅穿着一件单衣,或短衣短裤的,有的身上覆盖着烂草,瑟瑟发抖地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一拨拨来者,看着这些人指指点点。</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个小姑娘正被其他来者叫到前面,打着手势对语一番确定领养,大叔大婶对视表情,示意着唏嘘与遗憾。目光仍在剩下的孩子堆里搜寻,现在已是男孩居多。他们想领养小一点的,小的易管教也容易合群,大了的知道的多记事儿也多,更为避免日后麻烦多。但现在挑选余地仅限在这二十几个孩子之中了。他们在屋里来回反复的搜寻比较,目光落在了一个十多岁男孩身上,只见这男孩头发很长乱蓬蓬的,上身穿件仅有一个衣扣露着肚脐短袖,下面是件脏兮兮没了本色的短裤,光着的双脚肿得像两只黑面馒头,皮肤是黑是白已经难以辨识他的本色,脸上仅清晰着黑白分明清转动着的眼睛,还有张嘴露出的整齐洁白牙齿。他的身边炕上放着两只钢盔,一只里面装着已经腐烂的几粒黄豆。看着孩子个头身材还都可以,模样也还周正,就把他叫到跟前,连比划再用简单话语问:"跟我们走,做出拥抱姿势,意思给我们当孩子,然后眼睛盯着孩子的反应,这时孩子的目光投向身边大他几岁的女孩,女孩上前搂住那个男孩说些什么。然后上前挪了挪,女孩原来是他的姐姐,他们抬起头示意愿意跟着走,这时另一户人家愿意领养她的姐姐,于是姐俩一个上了车,一个被抱上了马爬犁。</p><p class="ql-block"> 车和爬犁一前一后朝西走来,姐姐在县城里下了车,弟弟继续向北赶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