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感悟—-林毅臣

<p class="ql-block">  农历年已渐近,年味儿在酝酿,小区里挂起了红灯笼,耳边时不时响起鞭炮声,年来了。</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是什么?各个年代出生的人各有各的答案。对于我这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来说,年味儿大体就是家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容,是家乡腊月集市的喧闹和繁荣,是拜年时的欢乐时光。年味儿就是年俗,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  在物资相对贫乏和贫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对春节充满了期盼,从放寒假开始就盼望着过年。春节期间有平常难得一见的各种美食,能得到一串一百响的鞭炮,能穿上新衣,能到各个亲戚家走村串巷。最让我憧憬的是在外工作的小叔叔回家过年,他会给我们小辈压岁钱呢!年复一年,又要过年,过年就要拜年。过年拜年应该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民俗活动,自先秦以来,经久不息,人们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永康习俗,大年初一不走亲戚,只到爷爷奶奶家说新年好,老人会拿出花生、瓜子、冻米糖等食品来招待孙子孙女,但我最期待的是爷爷拿出他珍藏的麦芽糖和落花根,三四十年过去了,那个味道一直都在心里。还有是邻里之间互道祝福,感恩一年的关照。</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要去外婆家拜年。我们去外婆家拜年,每年的路线基本固定。年初二,从长城家里出发,中午在世雅或古山吃家中带出来的冻米糖和炒米,大约下午一点到茭塘岸(现茭杨村)二姨家,吃完点心,和二姨夫他们一起去下宅口外婆家,第二天一早去里麻车大姨家,初三下午或初四早上走回长城。外婆家离我家有四十多里路,大姨二姨家是到外婆家顺路稍拐弯一下,一趟下来,大约要走百余里路。</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四十多年,是我国变化最大的四十年,人民从温饱走向富裕,这从拜年的交通工具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手推独轮车到自行车再到摩托车直到小轿车。</p><p class="ql-block"> 每每拜年,就会想起当年父亲推着独轮车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去外公外婆家拜年的情景。永康约定成俗的是年初二,女婿到丈母娘家拜年。吃过早饭,父母亲就把前天晚上准备好的拜年礼物放进箩筐,若是雨雪天气还要做好防水工作。我们兄妹三个则是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就等父亲抬车上路,母亲照例在家招待客人。刚开始,我们兄妹三个是从小路走,父亲推车走大路,我们相约三里路外的永东公路。父亲的独轮车上了公路,我和妹妹就坐上独轮车的两边,哥哥大一些,只好自己走,等他走累了就爬上车子,脸朝我们反站在独轮车的最前面,三个人加上礼物的重量都压在父亲的双手和肩上。走个十来里路,我们就从车上下来走一走,让身体活动活动,驱驱寒意。记得有一年恰逢雨夹雪,大家浑身上下都是湿湿的,浑身发抖。</p><p class="ql-block"> 走到世雅和古山之间时,大约是十一点,我们四人就停下来歇一歇,吃一点家里带的冻米糖和炒米等干粮,当年没有保温杯,水壶里的水都是冰冰凉凉的,但一想到很快就会见到一年未见的表兄妹们,所有的困难都不过是小事一桩。</p><p class="ql-block"> 茭塘岸二姨家的村口有一棵大樟树,过了桥下就能看到。若是晴天,父亲的独轮车拐进进村大路,我们就会从车上下来,朝大樟树跑去。二姨丈和表哥他们早早在树底下迎接我们的到来,亲人相见,别说有多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过一小会儿,二姨就开始招呼我们这些大小客人们吃“鸡子索面”,“鸡子索面”是当年永康待客的最高礼节,一大碗面条下面放二个水煮蛋,浇头则有平时很难吃到的香菇、木耳、响铃、肉丸等等,对于当年要拿鸡蛋换零用钱的农村老百姓来说,一碗“鸡子索面”倾注了全部爱心。</p> <p class="ql-block">  二姨家吃完面条,我们就和二姨丈他们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听见孩子们的叫嚷,远远的就忙出门迎接,身后跟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她的鞋子,已经沾泥带土。这些年,水泥大路通到各家门口,外婆外公也过世了。再来拜年,只有舅舅他们迎接,再也没有一串脚印追着外婆来迎我们。</p><p class="ql-block"> 大姨家在里麻车村,离下宅口村十余里路,路是田间路和山路组成,永康人叫“黄泥路”。若是雨雪天去大姨家,黄泥路泥泞不堪,积雪消融,或是雨雪霏霏,一脚轻,一脚重,走起来极易滑倒,鞋子湿透不说,黄泥巴还会带到裤脚上,只有小心翼翼的去踩那些有草的路面。等看到大姨一家人时,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大姨比我妈大很多,是属于“外婆生小舅”的年龄差,大表姐比我妈大,大表姐大表哥比小舅舅还大,自从记事起,大姨和大姨丈就是爷爷奶奶级别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  每到一个亲戚家,主人家都是早早备好茶水和花生瓜子等小吃。花生是头年自家地里种的,晒干挑出最好的等腊月二十以后自己炒,一股原汁原味的清香,瓜子的味道从开始的原味到后来加茴香再到五香、椒盐等等。自家做的冻米糖是永康人待客少不了的,有纯大米的,有加大豆的,有加花生的,有加芝麻的,最香甜的当属纯芝麻的麻片,真是吃一口满嘴香,条件稍好的还会拿出落花根和麦芽糖,若是有山核桃和松子就是富贵人家了。</p> <p class="ql-block">  正月间里忌讳空手进别人家的门,因此拜年总是要提点礼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永康最流行的拜年礼物是“金针肉”,就是用大碗装满满一碗的黄花菜煮大块猪肉,猪肉选用年猪身上最肥厚的猪肚肉,一煮就冒油,大小以二三两一块为准。若到永康“上半县(邻东阳)”拜年,则要每家加上一斤“小麦饼”。一般亲戚则是拎一包“落花根”等糕点为多,若是拎上“麦乳精”“蜂皇浆”等滋补佳品拜年,那定是“万元户”无疑。</p> <p class="ql-block">  拜年收到的礼品,往往会成为拜年的东西,舅舅家来的,会送到姑姑家,姑姑家来的,说不定就会送到阿姨家;东家的,西家的,就这么流通着,有时转一大圈子又转回自己家。碰到这种情形,一家人也只是哈哈一笑了之,谁也不会在意,在意的是那份情义。</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疾风过耳。 一晃,外公外婆已经仙逝二十多年,爷爷奶奶也走了三四十年了,父母亲同辈之人也走了不少。然而,每到春节的时候就会想起他们。如今,整个家族的兄弟姐妹们散居世界各地的十数个城市,每到除夕守夜时,想起当年大家在一起过年的情景,想起当年拜年几十个表兄弟相聚的盛景,真是,呵呵,那时候的人情味哪,啧啧。</p> <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不管年味儿是不是越来越淡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刻在我们中华儿女骨子里的情结。春节到了,大家就像听到行军号角一样,不管路程多么遥远,不管路途上多么拥挤艰辛,游子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归来,回到他们曾经出发的地方——家!那份亲情,那份眷恋,袅袅炊烟就是浓浓的乡愁,就是浓浓的年味儿。年味儿绵绵不绝,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文章中选用照片大多取自网络,若有版权保护,请与本人联系,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