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北大地震,一座幸存村——到高山村怀古寻根

韩红艳

<p class="ql-block">海南琼北大地震发生在明朝,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到哪里去寻找地震的遗迹呢?</p><p class="ql-block">被淹没的遗迹在海底——琼北演丰镇的海底就横躺着72座村庄遗迹,绵延十公里,牌坊、灶台都能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而地面上还保留的遗迹,就是现在位于江东新区桂林洋的高山村,它是琼北大地震唯一没有沉入海底的幸存山庄。</p> <p class="ql-block">高山村为何幸存?据说是因为这个村地势高,处在一片高地上,因此没有沉入海底。</p><p class="ql-block">传说中描述,通过琼州海峡进入海口的船只,最先映入眼帘的那片高地,就是高山村。</p><p class="ql-block">高山村没有山,小山都没有,更何况高山?在琼北,唯一的山就是石山公园里的石山,又火山石堆积而成的山,因而叫石山,当然现在绿树葱茏,植被茂密,它的海拔不过200来米。</p><p class="ql-block">高山村则一马平川,村前一片清澈的湖水,鸭儿鹅儿嘻游嬉戏,或结伴晒太阳,或结伴捕食,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那么高山村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p><p class="ql-block">这又是这个村的另一个传奇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高山的含义,来自古代名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寓对崇高品德的无限仰慕和追求。</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山村,又怎么敢与“大道”的追求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这个村的传奇了:这个村90%的村民都姓林,他们的先祖中有九位都做了州牧(即州官),海南这一支,一家就出了四个进士。九州牧合称九贤,所以你也可以叫它“九贤村”。</p><p class="ql-block">村里建有“九贤阁”、“九贤牌坊”,还建有村史馆、村祠堂、村庙宇等,是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村庄。</p><p class="ql-block">村前九贤湖的广场上,建有一个纪念牌坊,纪念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村隐藏共产党秘密印刷厂的史记,是一个红色村庄。</p><p class="ql-block">同时,广场上还有另一座碑塔,上写“寻根问祖”四个大字,广场的边上,围有一圈石凳样的石块,有几十个之多,上面记录了海南所有入琼始祖的姓名和入琼故事。</p><p class="ql-block">看遍这些记录,你会明白,海南为何每个姓氏都重视家族宗祠的建设和家族文化的传承,因为大部分入琼始祖都是朝廷任命的入琼官员,他们入琼之后就留居海南,子孙绵延数十代,再也没有离开,而形成了一个个姓氏村庄,成为家族繁衍、发展、辉煌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寻根文化就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乡愁。游走在海南乡间,你会发现很多村名都有“儒”字,或者“道”字,可见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深远影响。我们眼中的“海南人”,其实就是最早的一批“大陆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大部分为进士或进士出生,实在不弱于我们任何一家的祖先荣光。记住乡愁,记住祖辈荣光,记住祖辈家训,是后代子孙的责任和福分。</p><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景行行止。</p><p class="ql-block">大道至简,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