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明孝陵

时迟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295535</p> <p class="ql-block">上个月回南京,恰遇难得的好天气,万里晴空,阳光明媚,遂决定去明孝陵走走,享受冬日暖阳。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永乐十一年(1413)竣工,历时32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作为草根出生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为自己修建陵寝时不但继承了前朝的规制,而且还独创新规,使得明孝陵的陵寝规制,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在中国古代帝陵规制上具有里程碑地位。1961年,明孝陵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景区示意图。从示意图可见,从陵区外郭正门大金门进入陵区,经四方城后石像路和翁仲路并没有直贯陵宫,而是依地形山势蜿蜒曲折才抵达陵宫,说明朱元璋处事不呆板,能依势而行。也有说是为避开中间的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墓园。</p> <p class="ql-block">大金门,是正式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门洞下部为石造须弥座,束腰部雕花的城门洞在明朝以前没有见过,体现了明初国家建筑的创新风格。</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金门,是神功圣德碑楼,又称四方城,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楼顶已毁,现楼顶是2013年复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碑楼内置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共2746个字,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p> <p class="ql-block">穿过神功圣德碑楼,前方是石象路。石象路是孝陵神道第一段,有六百多米长,沿途依次排列六种石兽,每种石兽均有站立、跪卧两种姿势,共有12组、24只。这些石兽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象征着帝陵的威严、崇高、神圣,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石象路两边第一对是石狮子。狮子生性凶猛,威服百兽,是兽中之王,也被佛教尊为护法的灵兽。陵前放置石狮,则显示帝王的无上威严和权势。</p> <p class="ql-block">第二对石兽是獬豸(音xiezhi),熊目独角,又名任法兽,是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头生一角,如遇二人相争,必以其角触不正之人,把它放在陵前,取“正直不阿”之意。</p> <p class="ql-block">第三对石兽是骆驼。陵墓神道上置骆驼是明孝陵的首创。自公元938年后晋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人后,中原地区就无险可守,时刻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至公元1368年明朝甫一建立,朱元璋即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从北元手中夺回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保证了北方边境的安宁。朱元璋在孝陵神道上置骆驼既展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又意味着明帝国国力强盛,西域安宁、国家繁荣。</p> <p class="ql-block">站立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第四对石像是大象,其造型简洁生动,形态逼真,十分传神。大象寓意太平吉祥,江山永固。东汉时,帝陵神道上就已有大象的位置,明孝陵继续沿用。</p> <p class="ql-block">第五对石像是麒麟,麒麟是古代人民想象出的一种瑞兽,融虎、狮、牛、龙形态于一体,当帝王仁德才出现的瑞祥之物,是只有帝陵才能放置的御用品。</p> <p class="ql-block">第六对石像是马,马是明代朝会仪式上皇帝仪仗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孝陵前自然不能缺少。</p> <p class="ql-block">翁仲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二段,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望桂顶置圆桂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望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风格,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意义。</p> <p class="ql-block">翁仲路两侧武将身披铠甲,威严勇猛。</p> <p class="ql-block">文臣身着朝服,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文臣武将是陵墓的仪卫者和忠实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在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原棂星门毁于兵灾,仅存六个石柱础,我们现在看到的棂星门是在原柱础之基上后来修复的。明孝陵的棂星门为六柱三门,规模宏大,石凿榫卯仿木结构,高擎的石柱坐落在巨大的基座之上,基座为石造须弥座,束腰部有精美的浮雕装饰,如此巨大的棂星门石柱基座也只有在明孝陵见过。棂星即天上的文星,棂星门原是文庙的标配建筑,在神道尽头建棂星门,寓意天下太平,人才辈出,太祖广纳贤士,政通人和。</p> <p class="ql-block">出棂星门东北方不远处,这条笔直的甬道直通陵宫,远处即是文武方门。</p> <p class="ql-block">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为上世纪末<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依据明代孝陵规制复建的。门洞左边</span>墙下保存一方1909年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竖立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碑,提醒外国游客不要在</span>明孝陵乱涂乱画。</p> <p class="ql-block">穿过文武方门,前方是碑殿。满清入主中原后,为笼络江南士大夫,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多次以谦恭的姿态、行三跪九叩大礼拜谒明孝陵,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下旨维修并建造碑殿,御书“治隆唐宋”四字,盛赞朱元璋治国方略胜过唐宗宋祖并交与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勒石制碑,以垂永久。碑两侧是乾隆皇帝御笔诗碑。</p> <p class="ql-block">乾隆谒陵御笔。</p> <p class="ql-block">碑殿之后、享殿之前的甬道两侧各有一座神帛炉,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p> <p class="ql-block">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用来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嫔妃的牌位,是一座拥有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木结构殿宇。原建筑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太平天国兵火,<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仍遗留有56个石柱础。</span>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天京,9月曾国藩派员勘估孝陵殿,估算修复需白银20万两,当时清廷财政拮据,最后弄了740两白银建了现在的这座小享殿。</p> <p class="ql-block">享殿正中供奉着据说是朱元璋的遗像。</p> <p class="ql-block">原享殿三层须弥座台基,依然可见雕刻精美的散水螭首和石栏挡板。</p> <p class="ql-block">享殿之后是内红门,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入此门,寓意是由阳间走进阴间,因此内红门又称阴阳门。</p> <p class="ql-block">穿过内红门,走过一段甬道是单孔石造升仙桥,两侧置石雕栏杆,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故名升仙桥。走过升仙桥即是方城明楼。</p> <p class="ql-block">方城明楼。</p> <p class="ql-block">方城东西两侧建有影璧,作“八”字形,影璧砖砌,下部为须弥座式。须弥座束腰部及璧面四角饰砖雕花卉,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风格规范、精细、活泼,被视为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须弥座束腰部精美的砖雕刻饰。</p> <p class="ql-block">方城正中有一斜坡台阶,可登上方城。</p> <p class="ql-block">明楼为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制,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后在明十三陵及清东、西陵的方城上均建有明楼。明</span>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南面开三孔拱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孔拱门,方砖墁地。清咸丰年间,明楼毁于太平天国兵火,现楼为200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方城的北面就是宝顶,是一个直径达近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原是钟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即独龙阜。宝顶周围建有一圈以条石作基础的砖构城墙,周长1000多米,形成宝城。宝顶下部即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地宫所在。明以前方城宝顶均为方型,明孝陵首创将宝顶改为圆形,形成前方后圆的规制,以后明、清各皇陵都依此规。</p><p class="ql-block">马氏与朱元璋是患难夫妻,马氏贤淑温婉,是有名的贤内助。至朱元璋称帝,封马氏为皇后,马皇后依然节俭内敛,治理后宫井井有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因病去世,葬入明孝陵,此后朱元璋虽后宫佳丽无数,却再无封过皇后,可见两人感情极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98年朱元璋去世,两人合葬于明孝陵地宫。</span>了解了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爱情故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游览庄严肃穆的明孝陵时,又多了几分温馨浪漫,这或许是此次冬游明孝陵意外的收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