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的零星记忆

心田

<p class="ql-block">八宝菜是在江浙和安徽一带的一道有名的特色传统酱菜类美食,色泽金黄,酱香味浓。在记忆里过年时也是我们这里家家必备的一份年菜,也是一道爽口的小菜。</p><p class="ql-block">几年没做八宝菜,人少,都是在菜场买点对付一下。今年心血来潮又准备做起八宝菜来,其实八宝菜做起来简单,七个八个加在一起就是一大盆,时间长了吃不掉容易坏,这就是我几年没做八宝菜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今年心血来潮准备工作便开始了,萝卜丝是前一个多月自己晒的,其它的如:黄豆、干子、千张、黄花菜、冬笋、咸菜、酱瓜、香菇、木耳都是在菜场买的,数一数我可算是十宝菜了,我只要把它们单独炒好荟在一起八宝菜便诞生,其实也很简单。说是八宝菜其实因人而宜,可多可少,花样根据各人喜好也是各不相同,萝卜丝是少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看着炒好的一大盆八宝菜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以前的年。以前过年八宝菜家家必备,没钱的时候八宝菜准备起来便宜简单,菜里的黄花菜、香菇、木耳可是稀罕物,过年时每家各配上几两;日子好过了,油腻吃多了,八宝菜便是解腻最好的下放菜,因全是蔬菜没有一点荤腥,吃起来爽口。</p><p class="ql-block">年一天天近了,当了几十年不称职家庭主妇的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儿时母亲过年的那份激情。想当年母亲对待年的态度是神圣的,年前准备一家老小的吃喝还有亲戚朋友的串门和宴请,再有最神圣规矩一大堆:见人要喊人,不许乱说话,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打碎东西……弄的我过年都不敢出门,就怕遇见人,还很怕过年。</p><p class="ql-block">说说为年菜立下汗马功劳的"缸缸灶"走廊的墙边家家都有个“缸缸灶”就是那种泥土灶,是烧柴火的,一般平时不用它,只有家里有事或过年过节煤炉忙不过来时才用到它,我们家的年菜“缸缸灶”功不可没,大部分菜都是在灶上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刚才百度了一下还真找不到这个名词,我只知道外观是用黄泥做成的,即搜索泥灶结果是:泥灶就是用泥土制作的炉灶,可以做饭和烧水,用纯手工制作的烧柴火的,泥灶做饭,做出来的饭菜香味浓,泥灶的所有形状,全是纯手工捏作出来的。我想这便是我要描述的缸缸灶,即像缸又是灶,一种应急的炉灶。不必说,八宝菜也是在这灶上一样一样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年一天天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我这里指的是农村,城市里的年味却越来越淡,尤其是人少的家庭,年轻人不爱吃那些老传统的菜,年纪大人老了怕烦也简单多了,总之,年还是要过的,多多少少也要准备一点,年轻人吃惯了外卖和餐饮,对老一套的年菜他们不感兴趣。吃腻了老人们烧的菜。</p><p class="ql-block">餐馆里作兴"妈妈的味道”我想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儿女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p><p class="ql-block">几天没出门拍景,抖音没法更新,心里空落落的,抖音、美篇、视频号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在狭小的脑空间里只能搜索到一些儿时的记忆,回顾一下往日时光和曾经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依然是早醒时分,一份不动头脑的千字文便在记忆里流淌出来,虽是文字,与文学无关,却与生活有关、与记忆有关。只为充实一下空落的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