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于志文

<p class="ql-block">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p><p class="ql-block">*地坛西门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地坛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2月,地坛公园被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  1531年4月,方泽坛工成。5月,明世宗亲祀皇地祇于方泽。此为地坛首次祭祀大典。</p><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四年 </p><p class="ql-block">1749年5月,遵旨修整地坛。将皇祇室以及方泽坛围墙绿琉璃瓦顶改为黄瓦、方泽坛面黄琉璃砖改为白色墁石。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工竣,形成的形制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咸丰十年 庚申</p><p class="ql-block">1860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聚集地坛,拆地坛砖石砌炮台。此为地坛首次被帝国主义劫掠。</p><p class="ql-block"> 同治十二年 1873年,清穆宗亲政,为皇帝亲诣行礼,重修皇祇室。此为帝制时代最后一次修缮。</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5月,清德宗亲诣方泽行礼。此为最后一次皇帝亲祀。自1531至1911年,明清两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是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祭地之坛。</p><p class="ql-block">*图为地坛钟楼</p> <p class="ql-block">  1984年5月2日,地坛公园售票开放。5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皇祇室落架大修工程完工。</p><p class="ql-block">1985年2月14日,首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幕,会期13天,至26日结束,接待游人65万人次。此为当代庙会起点。</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地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8年8月7日,地坛公园作为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最后一站,在方泽坛上举办隆重庆典活动,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点燃了圣火盆。</p> <p class="ql-block">  地坛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地坛牌楼与颐和园东门外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明代始建时称“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时改为“广厚街”牌坊,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两个牌楼都没有保存下来。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设,高达13.5米,绿色的琉璃瓦面,彩画以本“天龙地凤”之说,绘以单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p><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为方泽坛</p> <p class="ql-block">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p> <p class="ql-block">  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p> <p class="ql-block">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卫生单位和全市十八个文明旅游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地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6年12月,地坛公园荣获精品公园称号。</p><p class="ql-block">2006年,地坛公园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4年12月,地坛公园被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p><p class="ql-block">2015年3月,入选北京历史名园首批名录。</p> <p class="ql-block">  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地坛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安静地待一下午,听听歌、看看书,放空自己,开始感慨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像在书中看到“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样的安排!</p><p class="ql-block">*一下请您横着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