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臼——渔沟记忆

欣然

<p class="ql-block">与朋友约了去湖南菜馆吃饭,点了个擂椒茄子,店里服务员端来了菜,一个钵子里盛着过了油的尖椒茄子和皮蛋,还有一个舂棒,开吃前要自力更生先拿起舂棒动手擂,所谓"擂"就是握住舂棒一下一下捣进钵子把尖椒茄子皮蛋捣烂拌成糊,这钵子加舂棒其实就是一套小型舂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时翻翻汉语词典,查"舂臼″一词。舂"是动词,指把谷物以杵臼捣去皮壳。《说文解字》曰:“舂,捣粟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张籍羁旅行诗有:“主人舂米为夜食,晨鸡喔喔茅屋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臼"为名词,指中间下凹的舂米器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米面都是用机器脱皮碾碎,再也不用舂臼做这些了,可以看到的舂臼都是那种小碗大小的,放在桌上,端在手中,偶尔用来舂点蒜蓉黄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渔沟中学大门口,马路斜对面有个小村,小村的房子样式相近,几乎都是土坯草顶,很少几间瓦房夹在其中,朝向有些零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里除去农民,还有几位学校老师和校工住在这里,他们多数姓吴,也许中间有当初创办临川书院的吴氏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庄里有一个石舂臼,四方的,上宽下窄,安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边边角角早被磨得光滑,附近的农民和渔中的老师需要把米,玉米粒或高粱粒舂碎,都会到这里来,我妈妈也曾经带我去舂些玉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舂臼呈灰白色,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石臼,大半截埋在地里,是一块花岗岩石头,中间凿出的一个圆窝,用来放糙米、杂粮等,深约40厘米左右,上粗下细,非常光滑,</p><p class="ql-block">另一部分是可以活动的,由一个舂头和一根木棍组成,舂臼头也是一块花岗岩的,在顶上挖了个洞,木棍的一头楔在里面,木棍的中间插着一根棍子,架在木架上,支成一个杠杆。把需要捣碎的东西倒进石臼,把舂头放进舂臼,就可以捣了,用脚踩与舂头连在一起的木棍的另一头,举起舂头,一松脚,舂头便落在要舂的东西上,这么一下一下食物便可以舂碎了。</p> <p class="ql-block">网上找来一脚踏舂臼图,比较像。</p> <p class="ql-block">踩舂杆要求腿上有力,要不就有足够的体重,这两样童年的我都没有,踩在杆子上舂头却纹丝不动,所以只能看着别人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舂臼是当时附近颇有历史的机械,不知用了多少年了,旁边地上铺的青石磨得极光滑,似乎可以反射天上的白云,石臼不知为多少代村民舂过米面,倒进扫出过多少吨粮食,又有多少渔沟人在这使过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前记忆中的老舂臼,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岁月流逝,或许早不见了踪迹,只在我依稀的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