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故事

兰兰

<p class="ql-block">撰稿:心晴</p><p class="ql-block">编辑:兰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 母 爱 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提起爱情,很多人会想到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父母从未言爱,但我从孩童时代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美好。还是几岁时,父母带我回家乡,夜晚住宿一家小旅馆。一间小房间,一盘炕,炕上通了一个小火炉。因为是小孩,夜还没黑,就已经睡了一觉。眼睛睁开时,父母围着炉子拉话,母亲一边微笑一边点头。母亲带了一把小铁梳,放在火上烤热,又卷起自己的头发,固定了一下。我见状,问妈妈在干什么,妈妈笑着说,在烫“飞机头”,我嚷嚷着也要“飞机头”。于是,妈妈把我抱起,把烤的热热的梳子放在我的头发上由前往后地梳,不一会,我的刘海儿全都平整地梳向脑后,露出了光洁的额头。我咯咯地笑,母亲的眼睛也笑弯了......现在想来,那是父母的爱情,朴素无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妈妈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生命起起伏伏,岁月的年轮不知疲倦地一路向前,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细胞在酝酿,又有多少细胞在凋零。如果你要问我:此生最看重的缘分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说,母女缘分。这人世间还有谁能抵得过那个全天下最爱你的人啊。我的妈妈,普通平凡的四十年代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有着无法用一俩句话表达清楚的优良品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妈妈的小房子</b><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的小房子,多层、一楼,楼前是小区的马路,对面是高中。看惯了高楼林立,忽然觉得多层的斑驳更有烟火气。妈妈的房子光线充足!阳光、阳光可以照到的角落是温暖的!我喜欢看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房间,那是安详的!我觉得阳光是最好的药,可以治愈伤痛!妈妈像一只老猫或躺、或坐。我说,下辈子我想当只猫,妈妈说,还是当只人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晚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喜欢看黄河边的晚霞。傍晚的云霞是金色的,洒在妈妈的身上,这是妈妈从住院到出院俩个月来脸色最好看的一次。很久没有看到她这样平静了。傍晚的落日云霞美的绚丽温柔,绽放着最后的光彩,鸟儿在河面掠过,即兴创作了一首小曲。妈妈坐在黄河边,脸上有淡淡的笑容。偶遇影楼的新人在这里拍照。背靠背、面对面,拉手、低眉娇羞。这个傍晚,霞光、亲情、爱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爱的暖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母女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病重的最后一个月,基本上有些坐立不安,只有吃了止疼药才睡一两个小时,晚间睡的更少,我们三姐妹轮流陪伴。有天晚上我陪妈妈睡,一觉醒来发现妈妈还坐着呢,我问她哪里难受,她说哪都不舒服。妈妈说,你要是不瞌睡就陪我说说话,我起来帮妈妈拍背,妈妈说,我觉得我这次的病不好,我是不是得啥大病了?我说,你不要胡思乱想,就是胆管堵塞才做的胆汁引流,过段时间就好了。(我们一直没有告诉妈妈她的真实病情,不想妈妈在恐惧中过日子)。妈妈说,我年龄大了,不怕死,就怕受罪,只要少受点罪就行,哎,你们辛苦地伺候我几个月,怕是白忙乎了。接着又说,你腰不好,晚上睡觉被子盖好,不要受凉,家里重点的活让她俩干。我知道每次陪妈妈睡觉,半夜她都会为我把被子盖严实,嘴里还念叨往里面睡点,小心掉下去。不管多大,有妈真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自己那么痛苦,还在为儿女操心。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她以无私的奉献和无尽的关怀,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她是我们成长的庇护所,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港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包包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清早,蒸了包子,当看到热气腾腾的蒸汽向上运动时,我觉得这一刻很幸福。韭菜、粉条、鸡蛋,当包完最后一个包子时,馅儿刚好完。小时候,妈妈扯了花布做衣服,若布料刚好,妈妈就会说,这件衣服的主人顺意、坎少。你看,如意竟如此简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爱好的妈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爱好”是陕北话,本意是喜欢美好。前俩日,妈妈在半昏迷时,我扶她上卫生间,她下意识地抓起了洗手池边的梳子,梳了梳头。她不记得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潜意识想把头发打理整齐。我想起有次和妈妈聊天,她回忆年轻时贴窗花的情景,每次贴完窗花后,总会反复端详窗花是否端正。端正,是的,像妈妈的品格端正、端庄、知足、坚定。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窑洞、贴窗花的妈妈、素雅的蓝布、红色的窗花、旧旧的窗棂还有外婆院子里平整的黄土地。儿时的我,常常穿着妈妈做的条绒布鞋在土地上奔奔跳跳,透过密密缝的布鞋底,可以触摸到土块的凸起,像母亲腹中的婴儿用小脚顶起了妈妈的肚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妈年轻的时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谁的老妈年轻时都貌美如花,不信,你回家翻你妈十六岁的图片。现在的老妈坐那儿像尊佛。但她信基督。我总喊她胖妈。我妈腿疼,我说她太胖,压力山大。我每次关门离开,我胖妈总会再次把门打开,探出半个身子,目送我走出楼道。每每我怨她把个身材打理成圆形时,我能看到老妈脸瞬间拉黑,丝毫不装。老妈简单,对人对事亦是。喜欢的人常常微信你,比如我,比如,她的“志同道合”的姊妹。前俩日,老妈“出差”,出走农庄,和教会的人一起做祷告,几天回来,神彩飞扬。我忽然意识到,无论多大年纪,都需要一个组织。起初,我担心,别是什么“法轮大法”之类的,后一想,以前,老爸是她的精神之柱,老爸走后,或许,也是一个念的支撑。毕竟,这一代妇女的心里,男人是天。哪像,现在的女人,好生了得,会开车,会赚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不时把男人训得俯首贴耳,就差上天了。只要,老妈高兴,由她去!不知哪一天,从儿子的称呼“妈妈”改成“老妈”时,好像,我开始宅了,陪我老妈宅,和他唠嗑。我记得《借山而居》里的张二冬说,他有钱要让他父母得瑟,貌似我不是有钱人,不贫即安,我也只能陪陪她。我有时很羡慕我老妈的自信,因为她是家属,没有格子的约束,才会那样感觉良好,她说:我十六岁时,干农活是全庄干得最慢的,可我从来都规规矩矩,干就干,不干就安安静静,从不叽叽喳喳,说长道短,有一天,农业合作社的队长给我涨了工分,从倒数第一排到前面,人说,就凭我的实在和不偷懒,也是个好娃娃。”就说嘛,我像谁了,我胖妈呗。咱比不了那些争前跃后的“叽叽喳喳”,咱坚持本分就好。不过,话又说回来,那时的队长,够实沉,像成熟的麦穗。老妈近日要听新闻,惊着了我,但也高兴,老妈身上哪怕有一点儿“进步”,我都欣赏,尽管,有时,她吃饭会撒油点在身上,我却觉得很接地气,当然,我也欣赏披着披肩穿着旧旗袍坐在落日余晖里的老太太。但,我妈显然不是这种类型,我妈年轻时很清秀,可我妈是劳动人民,经过劳动的洗礼后那双手粗粗短短,可那双眼,永远比她的耳朵聪惠许多。当我也成了老妈时,我意识到,要多夸自己的老妈,在她这里,语言的奖励也许胜过金钱的给予。</b></p><p class="ql-block">2019年三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十八公里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上二年级时,跟随妈妈来到十八公里。那时油田动员劳动家属上农场劳作,妈妈报了名,我们开启了和土地接触的生活。成年人的辛苦小孩体会不了,妈妈在承包的土地里累弯了腰,体型消瘦的她常常羡慕别人的胖身材,每年暑假,父亲和姐姐们要一起下地插秧,作为老小的我不用参加劳动,只是觉得田野里充满了乐趣。我的家在九号井,上学在二号井。于是放学的路上要走很多田埂,我觉得自己像野孩子,吃遍了那里不知名的野果果。“马奶奶”果形俩头尖中间粗,用手掰开,果肉像白色的乳汁,吃起来外表脆,乳汁甜;我采摘过土坡上的红果果,低灌木,果粒如枸杞般大,只是形状偏圆,饱满晶莹;初春,我吃过像细火腿一样的“芦苇”,像吃羊肉串一样放进嘴里一捋,嘴角会留下棕色的印记,而味蕾里保存了淡淡的甜味;孩子们那时会准备一个玻璃瓶,装满开水,再到田埂里拔“毛毛根”泡上,就有了“糖水”的味道;春天,还会翻趴在地上的辣辣草,吃它的“根”,微辣......妈妈去是减轻改善家里的负担,而我却在田野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乐趣。我亲爱的妈妈,我要感谢您带给我这许多的乐趣。我亲爱的父亲,会在工作之余带着我们姐妹去采蘑菇、去拔沙枣,我要感谢你们让一个孩童的童年这么美好!我和小伙伴们会搜寻土地里的小洞,拔一根嫩草放进洞里,小伙伴说“调猴子”,其实,偶尔调上来的是蚂蚁;我们会画个十字架去救护一只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看到它翩翩飞走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后来,我看到一句话,甚合心意: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娘 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是女儿,这个身份很长很长……而后我才是妻子、母亲,是不是在母亲心里,女儿永远是未出嫁的新娘?当思念的浪潮涌来,我眼里的雨季再也挥不走。我看树叶落下,我看大雪埋葬,我知道,第二年的春天草木还会发芽,我猜想,每一年的第一场雪都载满童话。可我亲爱的娘亲,我翻遍每一张你的照片,却也只能,用眼晴抚摸你的面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不能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六月,妈妈收拾行囊去了二姐家。这几年我和大姐陪得多。她想去陪陪二姐,调整一下母亲心里的秤砣。这天底下只有母亲对儿女的爱最不求回报。妈妈半夜起夜时,喊老二会多些。二姐细心,每次换引流袋时全程操作,不比护士差,妈妈只要小声叫唤,总是第一个到妈妈床边。有次半夜二姐给妈妈喂水,妈妈低头看了一眼二姐的身材,自语到:“你再不减肥,就和你妈一样了”。病中的妈妈有了几分幽默。那夜,姐姐睡得实沉些,我去扶妈妈起夜,然后妈妈坚持去姐姐的房间,看着姐姐熟睡的身影很久很久。做完穿刺引流回到自己家,半夜起夜,有时她会坚持要去另一个房间看大姐,我提醒她姐姐睡着了,可她还是会坚持。若轮我休息,大半天未出现,她也会随时念叨。现在想来,尽管我们向妈妈隐瞒了病情,可她还是有预感。她很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识 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理妈妈的物品,发现了几本《圣经》的摘抄。妈妈的字一笔一划,笔画踏实规整,像她的性格认真规矩。妈妈看《圣经》,遇到不会的字,常常会问我,做好记录。生病期间,我给她念《圣经》,念到所罗门造宫殿,会发现西方建筑的过程和技法,和中国古典建筑也有相似之处:所罗门为自己建造宫殿,十三年方造成。又建造黎巴嫩行宫,并建造有柱子的廊子,在这廊前又有廊子,廊外有柱子和台阶。妈妈说她上学时,外爷给妈妈做了一个木板沙盘,当字写满后,用手抹去,可以再写,环保节约天然。我备考一年级,当时的考试内容是必须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几道10以内的加减法。我的慧字笔画太多,眼看入学的日子要到了,我还是没有写会。一日父亲午睡,我玩耍动静太大惊扰了父亲,他起身佯装揍我,于是,工厂大院里有一对前跑后追的父女打破了午间的宁静。到底是我步子太小,不到一圈就落在了父亲手里,他顺手折了一根木棍,让我在土地上练习写名字,看到我写不出“慧”时,父亲教我学写开“会”的会,并嘱咐我,先完成任务,再调整细节。报名那天,娃娃们都是大人们从肩膀掠过一个个从窗户塞进教室,而我也顺利的用简写的名字完成了使命。许是增加了信心,回去不到一俩天的练习,竟会写了“慧”字。可见,“缓”可生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追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年级,我家的文化生活是听广播,一家人围着一台收音机,每天中午一点,开始准时收听《杨家将》、《夜幕下的哈尔滨》,我常常会端着碗听得入神,也记得一家人在说书人讲的激动处屏住呼吸,深怕错过重要情节。年轻的妈妈喜欢文艺,会带着小板凳和年幼的我去戏台看秦腔,所有的戏妈妈都能讲得绘声绘色。二年级我随妈妈到农场,隔壁张队长家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我和妈妈开启了追剧模式,《霍元甲》、《陈真》风靡一时,爱国的种子也是那时在心里开始发芽,一晚上追三级,那是怎样的过瘾。有次,八点没有如约播放,我们带着遗憾准备睡觉,快九点时,邻居张队长隔着院子喊了一声“放了放了”,我们兴奋地一跃而起去接剧,妈妈不会因为我第二天上学限制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是轻松有爱。远亲不如近邻,一屋人热热闹闹的悲喜交加,正义感爆盆,当主题曲《大号是中华》想起时,无论老幼热泪盈眶:孩子,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谁敢住进你的家,孩子赶走它,尽一心为了这国土把鲜血洒”!在我家不远处,有条东关渠,每到下午天快黑时,有个叫嘟拉子的娘常在哪儿高歌,孩子们也会对她肆无忌惮的“才华”充满了好奇,可是大人们总会淡淡带过,说那人神经有问题。人世间本就会上演无数的故事,悲欢离合本就是人生常态,我只觉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原生态歌曲,我一直有种错觉觉得嘟拉子的娘是龚琳娜的前辈。后来,妈妈在一家人的努力下俩年挣了三千元,为家里置办了电视机和洗衣机。现在的我会常常惊叹父母那一代人的神奇,他们工资微薄,上有老下有小,家境贫寒,却从不抱怨,总能让日子开出幸福的花朵。致敬那个年代的前辈,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不畏困难,迎难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台缝纫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是个穷小子,但留给我的印象却从不“穷”。妈妈的那台缝纫机,年代有些长。缝纫机是妈妈让父亲买的,当时,这可是个大件,妈妈要比家属院里的其他妇女早买一俩年。妈妈手巧,我常记得我坐在床边看妈妈手工缝棉袄,用报纸裁样,整张布裁剪,铺满棉花,翻转,缝制,最后扯下报纸,就为孩子们准备好了厚实的棉衣。妈妈常自豪地说,我告诉你爸我想买台缝纫机,你爸没犹豫,利利索索地给我搬了回来。那可是几个月的工资。要知道父母很节省,父亲的工资常常是分成几份的,每次是要给家乡的爷爷奶奶寄钱。自从有了那台缝纫机,我们的衣服开始花样多了起来,左邻右舍找妈妈帮忙裁剪做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甚至搬新楼房时,妈妈做的落地窗帘引领了我家那片楼区的“软装”潮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起名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想念她的弟妹了。我帮她打微信时,她总会为别人着想,担心舅舅搭侄子的车耽误了侄子的时间,所以没有确定相聚的日程。挂了电话,我看出了妈妈的失落,告诉妈妈,你如果想念一个人,一定要告诉他。我又拿起电话打给了大舅,敲定了时间。大舅来了,妈妈的妹妹来了,我接上了他们!大舅扛了一袋子枣,三姨提了一袋子玉米。我鼻子发酸,大舅朴实地像那袋枣子,沉甸甸的!亲人团聚,分外欢喜!一家人吃“大锅”饭,其乐融融。关于妈妈家孩子的名字,充满了喜剧色彩。当年,外婆总是落不住孩子,妈妈的奶奶告诉外爷,离开镇川堡去外地报个孩子再回去。当外爷带着外婆来到青阳岔时,却不想,外婆居然怀上了妈妈。于是,给妈妈起了“七幸”的名字,这是外婆所有孩子中起的最认真的名字。二姨叫“二害”,三姨叫“女娃”,大舅的名字“惨不忍睹”,叫“茅勺”。而二舅,因为生产时脐带缠绕,所以叫“绞绞”。当时的农村讲究把孩子的小名起的“贱”些,好养。这样一比较下来,我对自己的名字不再耿耿于怀了。大姐叫“冰兰”,二姐叫“春兰”,我常常觉得怎么着我的名字也该叫个小兰”什么的。妈妈想要个男孩,于是按照村里的习俗,我叫“招娣”。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大舅牵着我的手,在雪后的山里徒步,只为去后山的庙里给妈妈求子。后来,赶上了计划生育,“招娣”没招上弟弟,而妈妈至今都会叫我“三儿”或“三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妈 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次从妈妈家离开时,我关上门,下台阶,那扇门总会在我的身影还未消失前再次打开,妈妈露出头,“钥匙拿了么?”“过马路别听耳机”,一串串叮嘱声……我提醒她,门,依然在我关上后再次打开。无论你多少岁,在妈那里永远是孩子。当孩子的感觉真好,无论多少岁。青年喜欢呼朋引伴,人至中年,忽然觉得陪老妈唠嗑是件幸福的事儿。那日突发奇想,询问妈妈“妈,你会为我献出生命么?”妈妈认真地说“会,比如,我们一起,有颗子弹射了过来,我会挡在你面前”。忽然泪目。我看向妈妈,妈妈不瘦,身材任其发展,现代人花钱减肥,妈妈圆圆。每个年代都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四五十年代的流行美是健康,就像那个年代的插画,身形健硕。经历过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困难,每个人需要强健的体魄,通过劳动来撑起家庭。人们总会驻足花红柳绿、青春洋溢,可每当你碰到一个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时,一定不能忘记他们也曾勇敢坦荡、他们也曾挺拔矫健。妈妈那个年代啊,清一色的俩根长辫,一身或蓝或灰的纯棉棉布衣料,胸口细致地别一枚毛主席像章,别样的朴素美。妈妈是位随矿家属,随父亲转业来到油田,成为一名油嫂。那时候的家像那时的油田创业一样,清贫艰苦;那时的油田像那时的国家一样,物资匮乏,正待起步。但,从不缺少迎头赶上的信念和劲头。毛主席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妈妈那个年代被诠释的情真意切。当油一代的男人们在风沙里巡井作业时,家里的油嫂们精打细算操劳老小;当男人们做企业里的螺丝钉时,油嫂们就是缓解螺丝钉生锈的润滑油。我记得石油大院里妇女们切磋酸菜的各种腌制,还有邻里张家和李家的矛盾与和解;我记得妈妈为补贴家用放下腼腆和羞涩,挑着粽子在职工大院里叫卖的情景;我记得妈妈一边节衣缩食,一边可以毫无保留的招待父亲的朋友、家乡的亲戚,“好些的、模样俊的留给别人”,这是妈妈常说的话;我记得十八公里妈妈在田地里黑黑瘦瘦的身影,也记得劳作之余家人的笑声与希望。日子,终归是越来越好,有目共睹,老百姓衣食无忧,物质丰富,生活多彩。当然,每个家庭、每一个人有幸福、就有忧虑,有昂扬也会有挫败,这些,实属人生常态,而我们,该去静下心来,去品味去寻找生活的美丽。妈妈越来越喜欢唠嗑了,回忆父亲、回忆她的儿时。我曾将一个铁皮做的旧旧的削皮器扔到垃圾桶里被妈妈抢救回来,原来那是父亲年轻时在钻具班给妈妈用机器车的,才明白这个旧家伙的分量远远比一块名表昂贵。妈妈会念叨她年轻时在窑洞的窗户上贴窗花的细致,妈妈会操心绣一双鞋垫来感谢别人对她的帮助。质朴的一代人,质朴的妈妈。这代人在平凡的世界里默默耕耘、这代人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变迁。愿妈妈平安!愿妈妈心里永远有春天!2023年3月1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妈,我想对你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妈,这一年,您是真的老了。和您走在一起,忽然间,觉得您比从前矮了许多。我认真看了看您,头发花白,腰身不再挺拔、步履不再矫健。甚至,过红绿灯时,我伸手拉您,您会把手给我,跟着我,一起慢慢走过川流的人群。我上班的时候,会经常收到您发来的微信语音,刚学会使用微信的您,用的还顺手,随时随地,语音就会跟着挂念的人。您瞧,您的女儿也已步入中年,您一手带大的孙儿长成一米八的大个儿,每每去车站送别,孙儿揽您入怀几秒,您像个孩子。静静依偎。这一刻,我意识到,您是真老了。我翻看影集,黑白照片里的你,面容清秀,两条大辫子又黑又长。您说你们那时候最流行的衣服,是布衫,布鞋,胸襟别一枚毛主席相章,很神气。呵,都有过青春,年轻的时候真好!2005年,父亲离开人世,那年,您55岁,一直独身至今。你们那一代人的姻缘简单而传统,双方父母媒定而约,一担米便定了终身,至此,相守一生。从一而终,互相扶持,你和父亲那一代人的爱,朴实、无华。父亲退伍,是油田会战初期,条件艰苦,你们同为家中老大,上有老下有小,既为兄也为长,可从未把日子积成寒窑。年轻时的您,勤劳、泼辣。妈妈您对待每一个节日,都用了心思。中秋节的月饼,因为大姐不喜甜,所以,您做的月饼是甜咸俩种味道。端午节的棕子,您包的模样俊俏,味道津香,您常推着自行车,载着俩桶棕子去职工宿舍卖,贴补家用。太阳神锅巴一出来,您就把小米捣碎也做了给我们尝。春节更不用说了,早早就开始备年夜饭,小吃、麻花、烩肉......你们那一代人的厨房都热气腾腾。至于新年衣服,都是您亲手缝制。我们一说起班里哪个女孩买了件衣服,您就会自信的哄我们借来,比划比划,就可以做出流行的样式来。我还记得我们姐妹穿过的海军服、毛毛衫都是您缝的。记忆中,四年级以前的鞋和书包都是你亲自做的,第一双皮鞋是您在大新门市部给我买的。那是您去十八公里挣了三年工分,帮父亲缓解了养家的压力,那年,家里的收音机退居二线,一台十四寸的长虹小彩电成了全家的新宠。您爱绣花,家里的枕巾、电视套上都有您的绣迹。那时,您会让我帮您画花样,无意中却培养了我动手的能力。于是,班里的黑板报几乎让我承包了。你看你看,有过这么多的美好。您抚育我们长大,又帮忙把孙子带大,一路从黑发走到白发。今年,您的身体状态不太好,先是腿疼,三个月出不了门,接着,又是哮喘气管炎,频繁住院,你自己也不免有些悲观。这段时间啊,我们在陪你的同时,数落过您不会照顾自己。今天想想,妈您对孩子的爱从未要求过回报,一直爱到力不从心。而有一天,您需要我们时,我们的陪伴总是有些匆匆。</b></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8日三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梦见老妈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昨晚梦见老妈还是那个胖胖的老妈,满脸笑容的看着我,我走到她跟前,伸开双手去拥抱她,两手合不上,我说,“老妈,你太胖了,该减肥了”,老妈笑眯眯的看着我,没有说话。现在想想,还是胖胖的老妈更可爱,憨态可掬。老妈爱吃油炸食品和红烧肉,可是她胆囊不好,高血压等一身的病,我们平时总是不让她吃。后悔,干嘛不让吃,人生一辈子太短暂,无法预料未来的事,父母年龄大了想吃什么就让吃吧!还是过好当下,能吃的时候就让吃点,能转的时候就带出去转转。这点我不后悔,带老妈转了很多地方。遗憾的是这两年没带老妈去大医院检查,每次病了都是去家门口的医院,总以为老妈都是小毛病,没有啥大病,没想到一场大病,三个多月老妈就走了。无论如何想念妈妈,也只能在梦里相见。愿妈妈在天堂一切安好!</b></p><p class="ql-block">兰兰 2024.01.15</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思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0px;"> 妈妈离开我77天了,每天眼睛一睁就在想妈妈就这么走了吗,是不是我没有照顾好她,哪里没做好,应该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晚上临睡前心里默默祈祷妈妈能走进我的梦里,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在努力回想昨晚的梦境有没有妈妈。白天一天除了做家务,其余时间就在翻看妈妈生前的视频,听与她的微信语音聊天记录,看着,听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每天都想去妈妈的屋里坐坐,回忆以前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幻想着妈妈只是出门了,还会回来。回到现实中一想,再也见不到妈妈,就觉得心痛,难过。愿妈妈在天堂一切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结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总是在遇见与告别。我们总是在遇见时不知不觉,在告别时后知后觉。我亲爱的妈妈,您是平凡母亲中的一个渺小个体,在女儿眼里,您是全天下最美丽的母亲,独一无二而又如此珍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