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线的情好深,正象一句成语叫千丝万缕。我生于五十年代,是国家比较困难的时期。我家又是东北长白山余脉抚顺、铁岭、沈阳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山村。那时山村是闭塞的,出行完全靠步行,如遇极其重大的事如婚丧嫁娶才能动用生产队里的马车或牛车。生活的拮据常人是穿不上制服衣服的,只是手工制作的带大襟儿的衣服。就更别说毛衣、绣花等高级工艺了。可我家却不同,因为我奶奶会纺线,我很小就会织衣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溃乏买线是要线票的。有限的票根本不够用,很多人都买鞋袋抽出线条用,都九十年代了我仍保留着鞋袋线。</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里有自留地,隔两年就要把极其有限的自留地里种上几垅棉花。然后我奶就会妨线,姐姐和我一起编织毛衣和袜子全家人穿戴。我也会帮奶奶捻棉花棒,用高梁秸做模型,把棉花均匀的铺成长方形的片,再将高梁结放在棉花上用双手按压用力滚动,将整片棉花紧紧包裹起来成为手指粗细的线条,再用纺车纺成线。纺线工艺虽简单但却非常严谨,线条必须紧成,纺线时才能均匀。纺线时一只手摇另一只手提拉线条再倒车缠绕在纺车钎条上。这里的技术很专业,只有极其熟练才能纺出好的线条。奶奶纺线工艺十分精湛,她能纺出做针线活的线。</p> <p class="ql-block">结婚时自己学绣花,绣忱套、绣门帘?好姐妹还给我绣了桌布,结婚时都派上用场。至今还保留着使用着。还绣过书包,用医用针头引上绣花线,画好图型,那时我哥给我买个黄书包,我绣上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背上这样的书包上学心里很美,愿意听到别人的赞美。因为我是班长,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中学校址就在棋盘山水库边,那里风景很美,校舍教师都是为沈阳二中设立的(中苏关系紧张,备战所用后未用)。</p> <p class="ql-block">勾勾织织是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每当家务活干完我会马上拿起针线活。勾、织、绣,边看电视手里边忙活。我先后织过各式毛衣二三十件,慧芳服是最出色的。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火了,她的人品受到全社会的赞誉,同时她穿的毛衣也火了。开播二十几集时我就买了胡兰色毛线,边追剧边编织毛衣,用了十八支毛线,电视剧看完我的毛衣也织完了。织完后正赶上市妇联年末搞活动,当我穿上毛衣出现在美女如云的活动现场,大家把羡慕的眼光唰的投向我。这把我美的……。还织过连衣裙、鱼尾裙都非常时尚。</p> <p class="ql-block">学会勾织,在我所做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八一年初,响应党中央全民富起来的号召,区妇联组织妇女巧手致富,和外贸联系了一批给台湾加工沙发和茶几罩。区妇联领导骑自行车来到距区政府五十里地的望滨(棋盘山东门),我时任公社妇女主任。我组织12个大队20人学了两天,有点基础的把成品完成。当然我必须带头完成并牢记每个针法和花样。之后,我走村串巷,骑自行车跑遍每个村落去耐心讲解,手把手的教,终于带出百十来人参与勾织加工。随着队伍不断扩大,我还请了专人负责送线、指导、收成品、结算。再把成品送到区妇联。那时望滨到新城子没有公交车只能骑自行车。就连送货都得用自行车驮着,那个辛苦啊,开始我自己全部承担,孩子才几个月,由于工作量太大没有给孩子送奶时间。孩子出生六个月就没了奶水,奶粉还不喝,只能喂点粥、汤什么的。看到孩子饿的呱呱叫,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每当到区妇联领回加工费发放到勾织的妇女手中,她们的笑容和谢谢的声音让我感到非常欣慰。那时我每个月三十八元,勾织的人快手每个月一百多元,一年有好几百元的收入。在生产队上班一年去掉各种费用所剩无几。这个手工致富的活计受到各村和公社领导的好评。也真给妇女带来了幸福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儿子结婚时,十字绣十分火爆。为了给儿子一个绣品礼物。我挑选一幅非常漂亮的宽一米长一米八的孔雀、杜绢、竹林图。为赶进度每天至少十二点,曾经有三四个通宵。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和儿媳非常喜欢,他们把大厅本该掛结婚照的地方掛上了十字绣的美图。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第二年我自己又绣了一幅锦理、牡丹图,掛在我家大厅。总觉得做为女人巧手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勾织的工艺品也成为答人情和送爱心的一部分。我家父母、兄弟姐妹全都穿过我给加工的毛衣毛裤等。记得有一年头春节我买3斤毛青线,连宿隔夜给我弟弟织了帽子、围巾、毛衣,春节去串门给弟弟装扮上。弟弟这高兴啊,穿上就上村里遛一圈,回来冻的直打哆嗦。和爱人处对象期间,我花掉一个月工资买了二斤毛线给婆婆织了一件对襟儿毛衣,婆婆很感动。九十年代中期,有了手机,就勾手机包,很精致很漂亮,引起单位同事的欣赏。勾一个被要走一个,先后勾了二十几个送人。儿子处对象了,我想见面送点什么呢,金银珠宝太俗气。买了绒线用儿媳的姓名勾件大批肩,又勾了个手机包。相当于代儿子给盖了章。孙女上幼儿园了,我绣了个时钟帮看时间。幼儿园老师对孙女十分宠爱,老师孩子上大学了,为了表示谢意,我给绣了淑女弹琴图。</p> <p class="ql-block">勾织看电视是绝佳的搭档。每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家务后立即打开电视,手里不停的勾、织、绣。随着时间的推移,勾织手艺也不断提升。勾手套、勾帽子、勾鞋、勾手机包、勾床罩、勾沙发套、勾围巾等等。独创的工艺如沙发套非常美观。我从区三环(床上用品加工厂)要来废布边儿,剪成圆形,再用打火机把边儿烧一下,等于索边这样不会脱丝,再勾上各式花边,那时上市妇联开会往返坐火车勾织是最出活儿的。</p> <p class="ql-block">目前手头还有五、六个半成品。外披、旗袍、短衫等。勾织真占据了我大量时间,成品有的只穿几次,大部分都已过时。扔掉有些不舍,穿着又觉得不合适。所以我每年每件都穿上一两次,就是对我辛苦付出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说起我学织衣服那还真有一段很漂亮的方法。三四岁时看着姐姐织毛衣,趁她不在我总要偷偷的织几下,结果织的乱七八糟会给弄掉好多套,每次姐姐都很生气的叫嚷,说我捣乱,害的她还得拆掉重织。棉花线密度本就小,拆后再织就会很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偷着织慢慢的织平针没问题了。但领口处、织𧙕子收脚跟儿处还是不会。多次请教姐姐也不告诉我,她总说我给你起头分针收针你只织平针就好。可我心里不服啊。每当她做这几道工序时就凑到身边认真的学起。她不愿教我却愿学,我甜言蜜语多干家务活换取学习编织技巧。七岁时我就能完整的织一件衣服了。记得那件衣服还染上红色,穿上后伙伴们羡慕极了,我心里好美。那红色染料是我家山边的红土熬成的。可织𧙕子收跟儿处因难度大,她说什么也不愿教我。好话说了一大车也不教。姐姐小时候爱串门,村里小伙伴多,她性格活泼开朗,和谁都处的来,所以她白天不怎么着家我根本抓不着影儿,可晚上想学习都不能点煤油灯何况织袜子那就更不行了。为了学会织祙子跟儿,我想尽办法都不成。后来我就想,利用三十晚上吃团圆饭都在家时,再让她教那时她不好反驳准会教。于是我早早把袜子织到位置后藏起来,等到三十那天我帮大人贴春联擦玻璃等干一天活,要吃饭时姐姐才回来,当然受到父母的批评。我赶紧把袜子拿出来让她教我,她本就被说不高兴,还是不肯教,我想今天必须抓住机会,你不教我就不上桌吃饭在一边哭。大过年的你若哭大人马上会说话,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齐声说她的不是,她无耐只好教我。这学艺都赶上逼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