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越来越浓了,亲戚朋友间在三年疫情后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父母们见面很少聊吃食了,虽然六零后、七零后的父母们在小时候吃了许多苦,经历过缺衣少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零七零后的家长,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婚恋话题。他们已经退休或者临近退休,按正常年龄来看,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般都是祖辈的人了,但是孩子的婚恋观让他们的愿望推迟了,只能在同龄人中互相吐槽。他们羡慕已经做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同龄人,盼望早点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他们不会在孩子面前逼婚,非常尊重孩子的选择,把孩子当做客人来接待。未做祖辈的人,大部分孩子都不在身边,如果逼婚的话,孩子可能连节假日都不想回家团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零后家长的生育是被计划的,他们为计划生育政策牺牲了自己生育权利,为控制人口出生率作出了贡献。九零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讲究独立。现在他们独立惯了,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了,家庭、社会、国家却要他们为提高人口出生率作贡献了。也许,再过五六年,六零后家长最高级的炫富就是看谁孙辈人口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出生率为6.39‰,自然增长率为-1.48%,创历史新低。老一辈人说“有人就有世界”,这话不假,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基础就是前几辈人的人口红利。提高人口出生率,九零后是第一批责任人。国家和社会要采取像以前计划生育一样的得力措施,提高九零后的生育意愿,鼓励人口增加。毕竟,只有生生不息,才能传承家族和民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