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拜谒福峰山》

健心

<p class="ql-block">作者:铁划银钩</p><p class="ql-block">(注:本文配图大多来自网络,感谢作者的辛勤制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读《拜谒福峰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近日于网上读了健心的大作《拜谒福峰山》便想与你的思想相掺和,也想去拜谒,我心里直责怪宁城的同事们,我去过宁城多次,也去过很多名胜古迹,竟然没人提到过我们朋友说的那么好的一座福峰山,深感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回归大自然,去追求,欣赏大自然之美,是人到不同年龄的天性。因为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的祖宗即是来自于大自然,有朝一日,我们也必将回归自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现代信息化时代,人如陀螺,跟着走,跟着转,很少有闲睱 停下来关照一下自己的心灵。这话有感于一位不知名的哲人所说的:我们走得太快了,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把灵魂丢了。这话并不耸人听闻。我有体会,当我们太沉湎于世俗红尘的时候,我们可能把灵魂丢得太远了。特别是当我们办了一些后悔的事儿之后,事后总结就是脱离了灵魂的指引,灵魂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实存在。它是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念、是非观,说到底是人生观、世界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样说似乎有点玄虚了,一不神,弄到哲学上去了,玩起深沉来了,非也!人们可以不认识它,可以忽略它的存在,然而他是规律,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不承认都没关系,也无所谓,它并不在意。你找到了算你智慧聪明,你找不到说明愚钝,损失的是自己,与规律丝毫无关。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一定要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价值观,我们在干什么?你有追求吗?在追求什么?有意义吗?意义何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读了健心的《拜谒福峰山》以及其他很多作品,我就想你就经常停下脚步关照自己的心灵,甚至用大自然之水洗涤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更纯洁,纯净,纯真,纯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一个人登临了高山之巅,头顶蓝天,脚踏绝壁,若临虚空,感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观大地坦荡无垠,河水九曲百转,仿佛与天地相沟通,与神佛相交流,忽然产生了旅天地如入父母怀抱之感应,逢好山水如他乡遇故知的快感。山水有灵,山水有魂,人其精焉,钟灵毓秀玉汝于成,不是说的人吗?!感知天地,而后为人,当是无愧于天地的人杰,天没白覆,地没白载,精英者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读文章当读其魂,也不知我是否读歪了,跋涉于滚滚红尘中,难免让人们的心灵也蒙上尘垢,拜谒一下庄严肃穆的、大慈大悲的、俯视芸芸众生的神佛,就像在坦露出了灵魂。过去我对佛祖、菩萨膜拜的人,看得很简单,认为是迷信、愚昧,用精神鸦片麻醉自己,其实事情远比这些要复杂的多。有些弱势群体非痛哀苦,求告祈祷,还有的是在洗涤心灵,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佛神可能是大自然的代表,崇敬神佛,就是崇敬大自然,因此,皈依宗教也许就是皈依大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敬佛礼佛的人,都敬畏天地,尊崇自然的人,都是知荣辱,懂进退,有所畏惧,心地善良的人。当然礼佛也有度,大可不必走向极端,成为一个专门的宗教职业者,以传播宗教信仰为己任,以拯救别人的灵魂为乐事,我们救赎好自己的灵魂就行了,操心太多恐怕也力所不能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你文中说“成败有定,兴衰无常”,怀疑是出现了笔误,应该是“兴衰有定,成败无常”更合乎逻辑,兴衰者,自然规律也,谁人也无法左右,无法改变,所以应该有定数。而人生的成败则变数太多,很难把握,很多时候也不是主观努力所能解决的。然而人生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没必要去慨叹它的无常,它的难以把握。把成败都当成生命的痕迹,可能就把烦恼变成了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你的作品空灵、飘逸,有白云黄鹤的味道,感情纤细,有如吹动蛛丝的轻风,让人体会到了蛛丝的颤动。思维跳动活跃,也有天马行空的无羁,目光不时穿越时空,灵魂与自然接轨。身在红尘心有所属,不为尘世俗务所累,追求宁静与超脱,这也是一种很令人称道的心灵思想价值取向,归属于真、善、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人权和法律意义上,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在思想的层面上,人却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差异表现在生活中就有了人格高贵与低劣之分。人不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格、灵魂应该追求崇高,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好人”与“坏人”,就是对人格进而也就是对思想灵魂的评价。我以为,完善人格是为了抚慰自己的灵魂,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靠什么“斗私批修”所能解决的。心灵的慰藉是人格完善的强大动力。为什么古哲人教我们“居必择邻,交必良友”?良友就是有人格魅力的人。人格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能温暖周围,照亮四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读你的作品就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人格的魅力。光阴依然似箭,逝者照常如斯;彼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此时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这都是人之常情。其实随着年龄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古人说:“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意思是说等到人你对已获得的东西厌倦以后,感情便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变化,感慨也就随之而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兰亭集序里王羲之的一段话。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而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意思是哀叹我们的生命太短促了,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希望追随着仙人邀游太空,怀抱明月而永存于天地。知道这些希望不可能实现,因此才有了悲凉的箫声在秋风中回荡。苏轼回答客人说:“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盈虚者如彼而卒英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意思是:“你可知道江水和月亮吗?江水虽然日夜不停地流去,但长江本身并没有因之而消失;月亮虽然那样时圆时缺,但月亮本身并没有丝毫的增减。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地存在的。那又何必羡慕它们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段话在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如果我对二位古贤哲的话理解的没有太大偏差的话,我想我们应该懂得变化,理解变化,适应变化,以追求精神的超脱、愉悦、快乐,去抵销俗务的烦恼,以不变应万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古代的仁人志士,每当时运不济,命途多桀,际遇蹭蹬,人生坎坷的时候,大多都流连于田园,寄情于山水,为什么呢?开阔胸襟,排解烦恼,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都是高人、哲人,活得潇洒的人。知道怎样来安抚自己灵魂的人,是令人敬仰的人。我们虽然不能与他们同时代,但能够读到他们的作品,吸收其精神营养,也满幸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的坎坷与不幸大概什么时代有,不论封建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这反映出人的格调、气质、素质、品位、学识、修养、价值观念、世界观等等,是人与人为什么不一样的根本区别所在。你能寄情于山水也是高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本来想瞎撇二三言,一不流神撇多了,就此打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