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 ཤིང་ཕོར།

👉🏻幻墨如烟

<p class="ql-block">茶文化已融入了藏地的宗教与生活,作为日均饮茶量堪称世界之最高的藏地,木碗成为了藏族人食用频率最高的茶具。木碗不仅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在木碗中的茶水味道会更醇香宜人。很多人甚至在木碗上用金银镶嵌精美的图案,这让普通的木碗体现出了茶具的艺术成分。藏族人使用木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了适应环境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木碗的形状在不断改进和变化,制作木碗的木料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p> <p class="ql-block">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出现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藏式木碗。藏族的木雕艺术由来已久、无论是寺院木雕还是佛像和家具的木雕工艺都十分精湛,无不让人驻足瞠目。作为木雕沧海中的一粟,木碗也包含着藏族雕刻工艺中所包含的美术、金属工艺及宗教含义等。在信仰与生活无法分隔的藏人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有他们各自的守护神灵,如山神、水神、土地神、树神等,破坏自然就是触犯神灵。</p> <p class="ql-block">基于对树木的爱护和对树神的感恩,也基于对器皿的感情,树木在藏族人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通过用木料做成的器皿也有“长寿”之意。很多藏族人一生只用一枚木碗。藏区制碗木料有桦树(藏语称为“白海螺之树”)、桐树、桑栖玛树(藏区独有的软木,常用于制作茶桶)、青扛树、核桃木、格吾木、金钱松、长在岩石上的畸形成巴木和密林中吊在枝干上的巨节瘤、葡萄和杜鹃的根瘤等。在过去制作一口木碗,特别是硬木碗,过程是十分复杂又耗时的。</p> <p class="ql-block">将木头截成大小适中的短木后,在水中煮三小时左右,再将木头晾四个月左右,等木头晾干后将其固定在旋制器上,才能用车碗钩刀来剜空木碗(车碗钩刀尖端扁平卷如钩,以剜空车碗木材)。</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饮茶只习惯用自己的木碗,出门也会随身将木碗揣在藏装中携带。过去藏族人的这种习惯源自非常古老的习惯,从碗到衣物都有这种“专用性”习惯,此外也有助于保持各自茶碗的卫生,同时使用自己的木茶碗,饮茶时的感觉会更好。在各具特色的木碗中,用金银镶包的木碗最具霸气和贵气,给人一种厚重感和富贵气。在过去这种金银镶包的碗只有富贵人家才能见到,这类碗除了和其他木碗共有的使用性和其特有的观赏性外,还有“防毒”的独特功能。藏区民间木碗在造型上很有民主风格,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藏族的古老歌谣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这里用千娇百媚的情人比作木碗,可见藏族群众对木碗的珍爱程度和“专用性”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