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25日晚扬州万斐新空间酒店。简约整洁的环境为旅途平添了几许舒适与平静。</p> <p class="ql-block">2024.1.26日上午,游扬州瘦西湖。扬州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世人都晓“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汉地“九州”之一,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由于当时九州就是全中国,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p><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属于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系,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支流。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现有格局,是典型的小型浅水湖泊,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江南春来早!虽然还没到最美的阳春三月,很多不知名的花已经绽放,黄的,白的,红的……与青草碧水相映成趣,如诗如画,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边,垂柳依依!古代文人常常会在烟花三月,游春赏景,聚合别离。所以大诗人李白留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绝美诗句。追着古人的足迹,寻着古诗的韵味,我们终于来到了扬州!再读唐代杜牧的诗,别有一番体味!</p><p class="ql-block"> 《赠扬州韩綽判官》</p><p class="ql-block"> 青山隐隐水迢迢,</p><p class="ql-block"> 秋尽江南草未凋。</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明月夜,</p><p class="ql-block"> 玉人何处教吹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出瘦西湖西门,游晚清第一园何园。</p><p class="ql-block">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辞官离职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为园林,建造寄啸山庄。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老师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系。何园其建筑特色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p><p class="ql-block">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一个由封建走向开明的世家大族兴衰荣辱的生存活剧在此栩栩上演;一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外传故事在此生动展现……</p> <p class="ql-block">中午,巴湘淮扬菜</p> <p class="ql-block">午后穿扬州小巷寻朱自清故居。</p><p class="ql-block">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p><p class="ql-block">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老宅</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个园。</p><p class="ql-block">个园主人叫黄至筠,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地区著名的盐商,黄至筠营造个园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历数年乃成。黄至筠,字韵芬,又字个园,是当时两淮地区八大盐商之一,他酷爱竹子。</p><p class="ql-block">个园自南而北由三个部分构成:住宅区、园林区和赏竹区。住宅区分东、中、西三路,每路又分前、中、后三进。按照风水学的说法,这种九宫格“井”字形布局,可以“藏风聚气”,是聚财之形。园林区以池水为中心,环池以石笋、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筑成春山、夏山、秋山和冬山及相应的亭、台、楼、榭,构思巧妙,为我国古典园林叠山之孤例。竹区面积广大,竹筠品种繁多,实有“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之盛。</p><p class="ql-block">黄至筠至爱竹子,正像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诗中所写:“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p> <p class="ql-block">傍晚穿东关街返回,续住扬州万斐新空间酒店,晚餐于酒店。</p><p class="ql-block">扬州一日,意犹未尽!江南河畔的叠花倩影,精致唯美的亭台小桥,清幽雅致的古典园林,古色古香的房屋街巷,让人如醉如痴!万千感慨,胆从心生,忽然想改动诗人杜牧的两句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阅尽人间皆不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