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乡子•五十又一生辰抒怀</p><p class="ql-block">词/书仪</p><p class="ql-block">土石垒家园。毡纸平房朔气寒。身若寄萍多憾事,潸潸。清泪淋漓落几番?</p><p class="ql-block">挣扎梦虽残。镇日营营市井间。拂了一襟斜照去,娟娟。吊影山林月半弯。</p><p class="ql-block">(注:毡纸指油毡纸。本词上阙写少年时,下阙写成年后。)</p>  <p class="ql-block">再过半小时,就是我的51岁生日,估计发出这篇文章时,我已经是年过半百又一岁的老人了。一年多前,我还不到五十岁,有天到某饭店吃饭,乘坐电梯时碰到一家子,两个几岁的小孩想挤进来,他们家大人就说:“可别把这个奶奶挤着喽。”我很明白,他们所指的“奶奶”就是我。虽然再往前倒几年,我四十来岁时,就有菜市场的二十多岁老板叫我“阿姨”,但是这次有几岁的孩子叫我“奶奶”还是令我挺惊讶的,毕竟我孩子也只比这个称呼我“奶奶”的陌生小孩大几岁呢,这就差一辈了。</p>  <p class="ql-block">俗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活了五十一年,也算是过了大半辈子了,这大半辈子,也没有什么成就,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既没有名,也没有利,所幸作为农民的孩子,至今仍能谨守心底的那份淳朴澄澈:二十岁前在农村,也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经历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朝听斑鸠暮繁星,池塘稻浪见炊烟的日子。而廿三岁后参加工作,犹抱赤子之心,敢爱敢恨,嬉笑怒骂,随心率性。</p>  <p class="ql-block">  五十一年的人生,所憾者,未能为嫲嫲、外婆好好养老,亦未能让慈母免除困窘和担忧。没有功名,则反哺无所凭寄,更无以荫庇后辈,这也是我平生的一大牵挂与怅恨所在。至于自己,一恨美居无缘,二恨香车无望,三恨美食无牙,四恨旅游无暇!</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就是没得吃喝玩乐!</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先生难得破天荒般封了个生日“利是”给我,我却总是想起十多年前,去寿司店的愿望:终于有一日,囊中羞涩,只能带着孩子吃十多个碟子的我们,要把回转寿司的碟子吃到摞起来两米高。可惜,现在口袋里有这个钱,嘴巴里却没有这个吃的欲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