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迟暮”是个温柔的词语,它替代了“年老”“衰老”刚硬的说法,用形象化的傍晚时光软化了人们对老年的抗拒心理。</p><p class="ql-block">人们抗拒老年吗?</p><p class="ql-block">嬉笑的调侃并不表达真实的想法,嘴上说:“老啦,我已经老唠。”而心里却翻腾着酸楚的味道。那味道很苦涩,苦涩中回望过去,安慰现在,无可奈何,只能用坦然的心理和嬉笑的面容来显示大度和开朗。说实在,谁不害怕衰老?谁不害怕年老体衰?青春时代,身强力壮的中青年时期,是人们永远留恋的时期啊。不想老,不愿意老,害怕老,抗拒老,是个不想说出却时时都想站在高山旷野向天地诉说的话语。于是文人们就创造出了一个词语“迟暮”,文雅而温柔地避开了“衰老”直白又刚硬的意义,让人们从心底看到了悬挂在西天上的一轮红日。红日在明净的西天上照耀着,原野披着灿烂的光泽,天地氤氲着淡淡的雾气,山河壮丽,动人心魄。迟暮真好,人生的迟暮岁月原来如此富有诗意啊。</p><p class="ql-block">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他们也是风雨雷电写在大地上的文字,但是他们不满足于用血肉来书写自己的一生,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字符来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有自己开阔的视野和活泛的思想,他们还要用自己的精神来书写自己的一生。于是,人类又创造了能够表达思想的语言文字。人类有语言,万物都有语言,人类不理解动植物的语言,就像动植物不理解人类的语言一样。不理解就说不理解,不要说只有人类会说话,动植物不会说话。人类说自己的话,动植物也说自己的话。动植物的话人类听起来很茫然,但是它们的生存轨迹却宣告了它们是在自己的语言链条中生活生长的。人类有不同的语种,动植物却各自保持着一种语种。天下的麻雀是同一种叫声,天下的老虎也是同一种叫声。可是人类却不同,人类的语言有千万种,互不理解却尊严圣神。他们以生活习惯来沟通,道德律似乎限制着他们走向共同,可是为了各自的利益,道德却被语言包装成了游戏人生的木偶,它既是正能量的义正辞严,也是负能量的慷慨狡辩。因而动植物不会侵犯同类,人类却可以任意残杀同类。人类创造的语言保护着自己,却又成了互相攻讦和残杀的武器。</p><p class="ql-block">迟暮之年,对此应该有所认识。</p><p class="ql-block">不要说人类是万物的灵长,也不要说只有人类才知道生与死,动植物同样知道生与死。动物繁育后代,植物发芽生长,到了出生的那一时刻,谁都阻挡不了。那么死呢?动物如果不知道死,它们见了人为什么就要躲避,世上没有坐以待毙的动物,逃命就是为了不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不知道死,哀什么呢?植物不知道死吗?它们的枯萎莫不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而逐渐倒下了坚实的身躯。生死之过程,在天,在地,在所有生物之命运中。生的欣喜,死的悲哀,有灵之物莫不如此。</p><p class="ql-block">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有语言有文字,动植物有语言却没有文字。是动植物愚笨吗?是人类聪明吗?应该如此。人类大脑发达,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特别恩赐。恩赐来自于天地,人类却常常要战天斗地。人类凭借大自然赐予的大脑,创造了文字,又凭着文字与大自然展开了剧烈的较量。人类曾经相信大自然有灵,敬畏大自然,敬拜大自然,让大自然之神凌空高蹈。当人类凭着语言文字将大脑开发到灵机生动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是天地之主,大自然是无穷的宝库,攫取的心理就日益膨胀,较量就变得你死我活。大自然不断地降临灾难,人类奋起迎战,时空的大幕不断上演着大自然与人类血与火的交战。当人类用文字把这些交战实况记录下来后,翻开一看,才发现大自然的每次恼怒都与人类无休止的索取有关。原来大自然教会了人类说话写字,是让人类主宰天地万物的时候,应该有个记性,不要妄自尊大,狂妄到了目空一切,当目空一切的时候,自己也就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人类的血液滚烫热烈,这种滚烫的血液蒸腾着热气,语言文字不断地帮助人类释放这种热气。热气是激情,是燃烧在胸中的烈焰,烈焰沸腾,不吐不为快,于是人类创造了书写文字的笔墨,把这种激情和烈焰引到笔端,写出的了一首又一首诗,让烈焰变成歌,变成跃动的旋律。诗的容量不足以表达这种慷慨激昂之情,人类又创制出散文,以赋比兴的特殊手法把情事理融为一炉,写人生,写情理,写故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显其能,各说其理,各抒其情,搅动出天地人生的绮丽色彩。散文的篇章又不足以表达其燃烧的激情,又创制出了小说、戏剧、电影、电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本来都有严格的写作规矩,可是语言文字越是发达,人类的大脑也越是发达,激情因而越加激烈,语言文字写作形成的规矩已经被膨胀的激情膨胀得难以控制和约束了,规矩正在垮塌,一切规矩将变得没有规矩,只要是写作,都是创作;只要是创作,都是文学;你方唱罢我登场。于是诗歌不像诗歌,散文不像散文,小说不像小说,戏剧更是千奇百样。大自然教给人类的语言文字正在把人类带向不可预知的境地了。</p><p class="ql-block">语言是武器,文字是锐器。人类掌握了这个锐器,无所不能。难怪人生只有一次,语言文字可以把仅有的一次人生记录在案,留给千秋万代,不用再生一次。大自然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口,就一定会关上另一扇窗口,得到了你应该得到的,失去的就必须要失去。失去了再生的机会,得到了记录一生的语言文字,这就是公平。在得到了语言文字后,人们为了把留给后人的文章作好,就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美的词语,每一个人都争相选用最好的词语来涂抹自己的人生,一致想让自己的人生天长地久地留在纸上,留在石头上,留在庙宇里。</p><p class="ql-block">迟暮之年,人们想的最多的大概就是该用那些优美的词语概括自己的一生呢?</p><p class="ql-block">其实,不用多想,行端立正,保持晚节,就是你以最优美的姿态写在大地上最优美的词语了。</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何处秋风不愁人”,接着就是“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走在深秋和初冬的廊道中,一手关闭了深秋的后门,一手拉开了初冬的大门。深秋的故事关闭在暮色苍茫之中,初冬的故事上演在凌冽的寒风之中。秋去冬来,四季进入到最后一季。季节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在这样的季节里,少年依然在发育着骨骼,青年依然在充盈着血脉,壮年在昂首阔步中思考着成熟,老年该准备最后一搏了。秋气被滚滚寒流逼退,对应着这个季节上的人生,热血变得越来越凝重。</p><p class="ql-block">苍山无语,碧水凝流,万物以不屈的身姿对抗着生命的衰败。不服老依然在孕育着宏大的愿望。向前走,延伸生命的链条,让留在尘世已经不会再多的链条熠熠生辉,是这个衰老的季节和衰老的人生铿锵的回声。</p><p class="ql-block">你想干什么?你应该率性所为。</p><p class="ql-block">不过是一缕寒风吹落万树黄叶,不过是长空雁叫霜晨月。黄叶落地,翻飞轻飏,一身轻松,飘飘荡荡。长空雁叫,一路南翔,是歌是舞,风流倜傥。严霜铺地,晨月清冷,呈现着沧桑岁月的朦胧画意。</p><p class="ql-block">既然初冬的大门已经敞开,勇敢地走进这冰雕雪铸的世界,不是可以看到玉宇琼楼的美景吗?南国北疆,瑞雪飘扬,天生冷,地冻僵,山头白雪,树冠披霜,长河堆玉,瀑布挂翠,玉宇琼楼,天宫所在,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我们就一身轻松地徜徉在这冰天雪地的人间,仰望晴空圆月,“转朱阁,低绮户”而“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离别,送别,告别,人生总有一别,别在深情缠绵之时,别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地,别在夕阳残照之际。别情愁肠最苦,别情意味最深,别情最值得记忆。为了记忆,就应该挥手从兹去,微笑看凡尘。何必凄然相向,苦情重诉!</p><p class="ql-block">“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读南宋张孝祥这首词,忽觉冰天雪地中的慷慨人生。不要一味地责怪寒冷的冬天,不要一味地悲戚人生的晚境。寒冷是大自然轮回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缺少这个环节,大自然的运行就不够完整,畸形的运行不符合天道之常规,是个灾难的前兆。人生的晚境同样如此,该老就老,老之将至,不可阻挡。在这样的季节和人生的境况中,抗争是心理,奋斗是态度,率性所为是处世行为。但不要过分计较吃吃喝喝,不要过分追求长生不老,不要心烦意乱,不要戴着墨镜看天,不要消沉,更不要火气冲天,不要抱怨“古今只有万斛愁,而我独得九千斛。”放缓你的脚步,放松你的精神,放宽你的心境,放飞你羽翼下的小鸟,乐在生活中,乐在当日中,乃至乐在病痛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应知“何草不黄秋以后,伊人宛在水中央。”徜徉人生,笑对夕阳。“萝添老树衰时叶,云补青山缺处峰。”努力一把,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不要空抒豪情,什么“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早登台闱,挽回三代乾坤”,那都是年青人的口气了。“二分山色三分水,五斗功名八斗才”,都是过眼烟云了。消停,才能把控好自己。</p><p class="ql-block">读大自然一本书,融社会万象事,写人生一首诗,起承转合,难得顺顺溜溜。谁顺溜了?谁水到渠成了?转转弯处心悬,爬坡时用力,上山容易下山难,磕磕绊绊,是人生常情,最关键是要把控好自己,写好人生的过渡段。季节轮换有过渡,人生成长也有过渡。过渡段,三言两语,承上启下,承上要完满收官,启下要别开生面。承好上,才能启好下,不然就把文章写偏了。季节在这个时候会出错,人生在这个时段上也会出错。季节在这个时候出错,就写偏了大自然的全文;人生在这个时段上出错,就写偏了人生的全文。写偏人生的一段文章,就输了人生一辈子光阴。所以,过渡段是人生最紧要的一笔,少年过渡到青年,青年过渡到壮年,壮年过渡到老年,每一次过渡都要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要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柳青说:“⼈⽣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步。”这紧要处的几步就是人生的过渡段。</p><p class="ql-block">写好文章的过渡段是才能,写好人生的过渡段是品格。思路清楚,文章的线索就清楚;品格高尚,人生的文章就高尚。但是不要把高尚混同于高贵。写出高尚的人生文章,与写出高贵的人生文章是两回事。高尚存在于普遍的认同中,高贵存在于自我认同中。高贵者,自我欣赏;高尚者,谦虚谨慎。毛主席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但是,真正的高尚一定是高贵,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率性所为,依然是高尚的率性所为。</p><p class="ql-block">写好人生的文章,尤其关键的是收笔之处要灿烂。收笔在浮想联翩之时,因为人生的文章不应该写完,但必须写完。活着就是一盏灯,发光发热,万般情思,燃烧而后熄灭,最后一滴油仍是发光之源。人生的思绪,在最后一滴油中延伸;人生的奋斗,在最后一滴油中灿烂。</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以冰雕玉砌结束了它的华彩乐章,人生以平常平淡结束了他忙忙碌碌的一生。那么灿烂的结尾是什么呢?是文章戛然而止又耐人寻味的一笔。</p><p class="ql-block">“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