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龙缠枝四方镶具

古韵雅集珍藏馆

<p class="ql-block"><b>大清乾隆青花龙缠枝四方镶具,高39厘米,肚径21厘米。</b></p> <p class="ql-block"><b>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 中国瓷器 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 氧化钴 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 透明釉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 唐宋 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 元代 景德镇的 湖田窑 。 明代 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 宣德 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 青花五彩 、 孔雀绿釉青花 、豆青釉青花、 青花红彩 、黄地青花、 哥釉青花 等衍生品种。</b></p> <p class="ql-block"><b>清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器最为名贵,有越大越精之趋向,在市场上,清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纹饰的发色以及画工品相等作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与后代青花瓷器相比,清代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它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尤其是纹饰绘画,运笔急速,但求神似。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b></p> <p class="ql-block"><b>此件大清乾隆青花龙缠枝四方镶具,造型古朴舒展,胎釉坚密温润,器表老气自然。绘青花龙缠枝纹,中间纹饰花繁叶茂,工笔细腻,婉转流畅 ,造型规整,端庄稳重,胎体坚细,釉面亮润,笔触细腻,绘画工整,青花发色典雅,构图繁而有序、层次清晰,隽美潇洒,气韵流畅。为一件不可多得清代青花瓷器精品。</b></p> <p class="ql-block"><b>观其纹饰,缠枝纹无论是剔花还是青花描绘,其笔意皆洒脱率真,线条流畅而自然。续察其青花,可感发色浓艳,晕散自然,典型的苏麻离青料之色质质感,纯真无邪。同时亦可见,其青花色浓之处,亦是十分明显。镜下察之,更显自然天成。此足证其年代悠远,本真特色。其底胎可识,胎质致密,麻仓土为胎特征十分明显。其白釉,可见白中略见虾青质色,其釉光温润,包浆自然。一言以蔽之,诸多特征,足证其真,开门元青花并无二话矣。</b></p> <p class="ql-block"><b>缠枝莲大多为青色,缠枝莲纹兴起在宋代,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行。特别是青花缠枝莲纹作为主题纹饰或辅助纹饰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面上。</b></p> <p class="ql-block"><b>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缠枝莲纹是瓷器装饰的纹样形式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其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或缠枝花果纹。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缠枝石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枝纹循环往复,变化多端且婉转流畅,节奏明快,因此最为常见。</b></p> <p class="ql-block"><b>青花缠枝花口赏盘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自青花瓷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中国,远销海外,成为中国陶瓷生产与出口的大宗商品。青花缠枝花口赏盘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它明快雅丽的绘画图案,丰富多彩的器物种类,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造型和科学复杂的装烧工艺,为历代研究者、收藏家和欣赏者所赞誉称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