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带绕回三十年

虹 剑

<p class="ql-block">  搬完家好长时间了,许多物件还没收拾归拢完,虽然好多东西都没用了,但是我也舍不得扔,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比如这些录音盒带,已经跟着我搬了四次家了,现在家里没录音机了,汽车也不能放盒带了,没有实用价值了,收藏意义还是有的。上图这盘30年前的盒带,就把我带回到1994年那台不同寻常的央视春晚……</p> <p class="ql-block">  只所以说这届春晚不同寻常,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p><p class="ql-block"> 一是大咖缺席。这届春晚就跟商量好的一样,小品界崭露头角的赵本山没有,相声界屹立不倒的姜昆不在,已经连续主持历届春晚的赵忠祥缺席。更匪夷所思的是,歌唱家队伍里没有了压舱石一般的彭老师和李难忘(李谷一《难忘今宵》)。可以说,在那个年代这种大咖的集体缺席还是很少见也很有话题性的。</p> <p class="ql-block">  至于几位各个领域的大咖缺席原因则是各有不同,赵忠祥原因不详,大概是服从组织安排吧。姜昆则干脆是作品被枪毙,他连续两年都推出相声《大船》,头一年被毙掉还可以换一个,这一年连换的都没有了。后一年他的《琢磨》则继续被毙。这种待遇也体现了姜昆当年影响力下降的现实,毕竟已经红了十年巅峰期已过。</p> <p class="ql-block">  赵本山缺席的原因,按照他自己说法是去晚了,感觉没戏就回去了。坊间传闻是他和前妻的孩子赵铁蛋夭折,为了处理孩子后事所以报到去晚了,被导演误会耍大牌。当时人们都比较相信误会一说,毕竟赵本山当时事情特殊,大概也不想解释太细吧。而彭老师和李谷一的双双隐身就都不知道所以然了,结束曲《难忘今宵》也被歌舞《篝火狂欢》取代。这么不给大咖面子的导演自然也是牛人——郎昆。他确实比赵安之流更有才华,当然也更有脾气。</p> <p class="ql-block">  二是港台明星缺失。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有个惯例,那就是为了体现中华一家亲,都会邀请一两位港台影视歌等明星出席,像头一年的1993年更是登峰造极请来了一大批港台明星如成龙、王杰、罗文、苏芮、巫启贤等,连主持人都有三位港台明星加盟。到了1994年忽然走向另一个极端,除了唱京剧的一位台湾省演员外,其他港台大牌演员一个都没有,颇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三是超级少的主持人搭档。春晚主持人阵容一直是个亮点,从最早的标配四人到后来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主持人阵容从来都不少。之前最特殊的一届是90年,不过那届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个主持人赵忠祥,但所谓擂台赛的“裁判”李默然和三个“队长”阚丽君、朱时茂和田连元,其实也相当于主持人角色。对比之下,94年春晚只有两个主持人倪萍和程前,真的算是一股清流,这也怕是央视春晚空前绝后的记录了。</p> <p class="ql-block">  四是相声小品的混搭。在94年春晚的相声小品中不得不提的是三个经典作品《跑题》《打扑克》《点子公司》,这两段相声和一个小品都是有跨界混搭的意思,体现了当年相声求变的思路,让人欣慰的是这种混搭作品还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如石富宽、阎月明、李金斗和单联丽的《跑题》,这段群口相声一度被很多人认为是小品,可见其创新力度。相对于传统群口相声来说,这段相声改变了场景和舞台设置,对于逗哏捧哏腻缝的角色分配也进行了模糊化处理。虽然之前阎月明高英培在《综艺大观》里把群口相声改革的更猛,但在春晚舞台上《跑题》依然算是一个标志性的创新作品。最关键的是这段相声的内容和讽刺非常到位,是不可多得的好相声。</p> <p class="ql-block">  还有黄宏、侯耀文的《打扑克》,这是94年春晚中最有名的一个节目,虽然有些内容在后来被打脸,但也不是这个节目的问题。至于节目中黄宏对侯耀文的调侃“现在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这句更是被人经常提起当做相声下坡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据说黄宏曾经邀请马季出演,但马季为了维护相声的门面拒绝了,于是换成了侯耀文。其实,这个小品你说他是相声的变种也没什么不妥,它只是将场面桌换成了沙发,扇子手绢醒木换成了酒杯和名片。至于演员嘛,嘿嘿,两位还都是正二八经相声门弟。黄宏是马季的徒弟,他自己也说之所以邀请师父马季也是因为这个节目中融入了很多相声的成分和技巧。可以说,《打扑克》是相声界和小品界的一次联姻。</p> <p class="ql-block">  再就是牛群、冯巩演出的《点子公司》,这段相声相当于之前《拍卖》的延续,同样是紧跟时代潮流,同样是台上台下积极互动,这种另类的相声节目在当年风靡一时。牛群与冯巩的大胆创新,也宣告了相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可惜的是,后来者多数只学到皮毛,在相声内容上缺乏内涵。</p> <p class="ql-block">  相声跨界火了,正宗的小品反而蔫了。不过,王馥荔和赵亮等表演的这个《八哥来信》也有点意思,尤其是王馥荔的那句“八哥?还他娘的鹦鹉!”印象中这是春晚极少见的粗口,很给力。</p> <p class="ql-block">  高秀敏和赵世林演出的《密码》在当年也很魔性,这也是高秀敏的春晚首秀,赵世林是一招鲜吃遍天,他凭借绵羊音在当年也颇为走红。小品中那个2432121,还有高秀敏的唱:“1937年那,八路军拉大栓,瞄了一个准儿,啪,打死个翻译官……”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郭达和蔡明表演的《越洋电话》,德州在山东的哏儿第一次出现在春晚,可惜没有说滨州。另外郭达那句拉长音儿的:“美规,我要打美规……”颇为魔性。</p> <p class="ql-block">  陈佩斯朱时茂的魔术小品《大变活人》形式不错,可惜内容偏粗放没有之前那些经典小品的细腻,也让人感觉两人似乎有下坡路的迹象。这个小品如今看来最大的惊喜应该是陈佩斯小姐——梅婷。</p> <p class="ql-block">  1994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它的神奇可能就是从这届春晚开始的。那一年,也是我离开泰山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