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骨文化</p><p class="ql-block">参天尽物,推动文化传播百科特约作者</p><p class="ql-block">庚斯博罗是如何挑战权威的?</p><p class="ql-block">庚斯博罗在《蓝衣少年》中描绘了一个衣着华丽的贵族少年,少年像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一般,穿着宝蓝色的缎子面料的服装,他目光平视,柔和而又坚定,态度严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情,少年左手叉着腰,右手自然垂下,手中拿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以随意的姿势站在那里。”</p><p class="ql-block">《蓝衣少年》词条原名《约拿丹·布托》,又名《忧郁的男孩》,是1770年的时候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创作的一幅帆布油画,现在收藏在美国亨廷顿美术陈列馆。</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庚斯博罗创作的《蓝衣少年》</p><p class="ql-block">176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正式成立,聘请了在当时的英国绘画界拥有绝对权威性的雷诺兹词条担任第一届校长,而托马斯·庚斯博罗也是声名远播的一位画家,受邀成为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词条的首批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雷诺兹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肖像画家,他与庚斯博罗词条年纪相仿,生活的社会时代相同,就连交往的伦敦上流人士也几乎相同,但是绘画理念不同却导致两人相处并不和睦,他们一直互相寻找机会来打击对方。雷诺兹看到庚斯博罗在肖像画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就心生嫉妒,常常冷嘲热讽。于是,雷诺兹和庚斯博罗就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互相贬低对方。英国画坛中和艺术爱好者也因此分成了两个派系,经常为各自支持的画家而发生争执。</p><p class="ql-block">当庚斯博罗听说雷诺兹在给学生上课时说:“要在一幅画中获得美满的效果,色调永远应以黄、红或带黄色的白暖色为主;反之,蓝、灰、绿,永不能当做主色调。它们只能用以烘托暖色,冷色调只能做衬托使用。”大为不屑,于是,就使用了大量的蓝色颜料画了这幅独具一格的《蓝衣少年》。</p><p class="ql-block">雷诺兹的画</p><p class="ql-block">庚斯博罗在《蓝衣少年》中描绘了一个衣着华丽的贵族少年,少年像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一般,穿着宝蓝色的缎子面料的服装,他目光平视,柔和而又坚定,态度严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情,少年左手叉着腰,右手自然垂下,手中拿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以随意的姿势站在那里。而画中的这个少年模特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王子,他是一个大型工场主的儿子。庚斯博罗运用了细腻流畅的笔触,将少年的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以宝蓝色为主调,其中夹杂了少许淡黄、淡红的暖色,正是这样的暖色调使整个画面感觉没那么冷,充满生气。那蓝色绸缎仿佛闪闪发光,衣服的褶皱也变幻莫测,画家在背景中运用了大量含蓄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等暗色系,将少年身上的宝蓝色衬托得更加优美动人,同时两种反差明显的色系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妙不可言。少年身上的蓝色被晕染成光滑而柔软的绸缎,更加光彩夺目,新颖别致,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不适,反而使人眼前一亮,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视觉效果。庚斯博罗笔风奔放自如,轻快地使少年的风流潇洒跃然纸上,充分体现出宝石蓝独特的光色之美。可见画家高深的绘画功底和娴熟的绘画技巧。</p><p class="ql-block">庚斯博罗画笔下的《蓝衣少年》细节描绘</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庚斯博罗是雷诺兹的竞争者,他还是英国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庚斯物罗出生于1727年的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出色的静物画家,因此他很早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和教育。13岁时,托马斯·庚斯博罗就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绘画天赋。1740年,他得以在伦敦接受早期的艺术教育,十年后开始自立门户,庚斯博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巴斯活动,巴斯是一个社会名流云集的地方,庚斯博罗在这里专门为上流人士画人物肖像,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丰富的经验使他成为炙手可热的肖像和风景画家。1768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庚斯博罗的作品大多笔触奔放,强调光线的柔和与光泽,再加上他搭配的色彩和谐而精致,使他一度成为皇家十分宠爱的画家。</p><p class="ql-block">1774年后,庚斯博罗就在伦敦定居了。与雷诺兹相比,他的风格主要是在法国、荷兰和佛兰德斯风格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罗可可风格特征,庚斯博罗的画大多色彩绚烂,运笔潇洒,将人物的优雅气质和神韵拿捏得十分恰当。庚斯博罗还创造了把人物放入流动的风景中的全身画像形式,可谓别出心裁。他的风景画充满了田园情调和古典风。《蓝衣少年》就是庚斯博罗独特画风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他的代表作还有《安德鲁斯和他的妻子玛丽亚》和《格拉汉姆・爱丁堡夫人像》等。</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庚斯博罗为英国皇室画的肖像画</p><p class="ql-block">《蓝衣少年》的成功诚然离不开庚斯博罗在肖像画、风景画方面的杰出才能以及其与众不同的色彩修养和色彩搭配技巧,但是,如果没有雷诺兹那番对学生们在用色方面的告诫,或许也不会有庚斯博罗这幅令人耳目一新的《蓝衣少年》。</p><p class="ql-block">世人都以为这两位画家争锋相对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遗憾的是,1785年,托马斯·庚斯博罗被确诊身患肿瘤恶疾,就连英国的皇家医生都束手无策。1788年,庚斯博罗已经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托人把雷诺兹请到了床前,这两位画坛的竞争对手终于和解。同年8月2日,庚斯博罗病逝,雷诺兹在皇家艺术学院词条的一场演讲中对他推崇备至。他们二人之间的敌对与敬爱的奇妙感情,从此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其实庚斯博罗真正喜欢画的是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后世风景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模范作用,甚至对之后的几代风景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庚斯博罗创作的风景画</p><p class="ql-block">1921年,本多尔公爵将庚斯博罗这幅《蓝衣少年》卖给了加利福尼亚州词条帕萨迪纳市的亨利·亨廷顿,据说亨利·亨廷顿是以728800元的高价拍下的,打破了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之后《蓝衣少年》离开英国国家美术馆词条,前往加利福尼亚,收藏于美国亨廷顿美术陈列馆。离开英国前往加州之前,伦敦国家美术馆还特别展出了这幅作品,供人们欣赏、观摩。</p><p class="ql-block">后来,世界各国以《蓝衣少年》为主题制成印刷品、陶瓷艺术品以及洋娃娃等,受到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周益民等.外国美术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2.李盟.名画的故事.中国言实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3.李新生.永恒艺术魅力的探寻:中西绘画鉴赏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4.李丕宇,马延岳.外国美术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5.听傅雷词条讲艺术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6.托马斯·庚斯博罗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7.王同兴主编.外国艺术名作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8.吴达志.《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Ⅰ》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9.向权威发起的挑战——庚斯博罗《蓝衣少年》 引用日期 2022-5-8</p><p class="ql-block">原创|2022-5-16 21:50: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