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一王多德

孝萍

<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我去乡里祭拜先父,旧宅已久不住人,残破萧条的很,唯独大门的匾额“耕读传家”四个字,隶书风格,虽风吹日晒,但色犹鲜红,此字乃先父书写,拓于水泥之上所刻,睹物思亲,往事历历在目,历久弥新,瑟瑟寒风中,我伫立良久。</p> <p class="ql-block">  忆年当少时,家境贫穷,母亲生我兄弟姊妹八人,体虚多病,父亲常于寒冬深夜,身裹厚衣,陪母亲求医诊病,距家数里,邻村有一郎中,至其家时,久候于门外,多是喊的声嘶力竭,但庄门之内声息全无,偶可延邀到家,自是对医者感恩戴德,先父叹言,要是我家有大夫,看病就没有这么难了。</p> <p class="ql-block">  先父在当地小学任教,既要上课教书,又要耕田种地,每日奔波;每月工资几十元,既要用于家里的各种开销,还要为我们支付学费,生活很是拮据,且又非常辛苦忙碌。但是家里的孩子都在上学,或小学;或初中;或高中,父亲经常说,只有好好的读书,考上大学,才有出路,此时我已就读初中,何谓大学?觉得遥远神秘且高不可攀,更不知张仲景、孙思邈为何方神圣,后读高中看父母太过辛苦,也想和大姐二哥一样,辍学务农,但父亲坚决不许,高考落榜,父亲一改平素的严厉,心平气和的安慰我,要我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再加把劲,再多用些功,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受到父亲的激励,我又硬着头皮去了学校。</p> <p class="ql-block">  复读的那年春节,作为乡里会写字的文人,父亲为乡邻和家里写的春联很多,贴在我睡觉的那间屋子的是“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虽时隔多年,但仍记忆犹新,90年考取甘肃省中医学院,就读于中医系,终成夙愿,也不知道多少次了,心里总是想不明白,父亲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神力,知道我能够进入大学的殿堂。父亲去世后,每次去祭奠,我在杂草疯长的小院里徘徊,人去室空,情难自已。</p> <p class="ql-block">  大学期间,学习中医,抽象又笼统,看不见,摸不着,云里雾里,较“之乎者也”更难,完全不似西医直观易懂,后悔选错专业。父亲说我的语文底子还行,学中医应该是不难,不可急于求成。</p> <p class="ql-block">  待数年后渐知阴阳寓于万物之中,乃天地之道也,及至五六年后,有乡邻登门治病,虽指在寸关,但心中惶惶,恐药物伤人,父亲静坐炕头,待我处方,病人复诊之时,言服之有效,父亲赞许和欣慰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初学医多浮躁,未及毕业,便妄自尊大起来,以大夫自诩,父亲告诫我遇事要心平气和,遇人要谦逊有礼,要勤学稳重,不要好高骛远,不得誉己毁人。</p> <p class="ql-block">  假期期间,农活极多,我自感已是大学生,炎炎烈日会晒黑我的皮肤,天天干活会让我的手粗糙,开学返校会让同学瞧不起,父亲一点儿面子也不给,给我说,学要上,庄稼也得种,不要以为肚子里有点儿墨水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要我勤劳,要明事理,世上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要我善待,要我尊重,我虽极想偷懒,但不得不服于父亲的教诲,所以大学五年,每到了假期我必须得做很多的农活,所幸父亲对我的磨砺,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感于父言,求学五年,持之以恒,终于学有小成。父亲没学过中医,亦不明医学,但其言语很合于《大医精诚》之道,从父亲身上让我悟到了医者仁心之理。</p> <p class="ql-block">  96年分配至中医院,地处偏僻且狭小,几排破旧的平房,三层小楼一栋,设施陈旧,心自凉了一半。回家诉苦,父亲说,我们世本农家,耕田种谷,养家糊口,唯有勤俭敬业,脚踏实地,方可“耕以致富,读能荣身”,方可知书达礼,不可贪图享受,要学会吃苦,虽然清茶淡饭粗布衣,也要当福享受,要将心思安下来,好好努力,慢慢发展。故谨遵父训,用心专注,若有疾者求医,必细察证候,一心赴救,无不观舌把脉,分阴阳,察表里,问寒热,辨虚实,遵阴阳之道,施中医之所长,补西医之所短。行医渐久,渐悟中医之精妙博深;渐悟“人命之重,贵于千金”之理;渐悟父亲的说教是修身做人处世的大理。崇佩之心,日甚一日,光阴荏苒,习医业已二十又六年,孜孜求之,天道酬勤,中医厚我。斗转星移,如今,我中医院高楼林立,古朴典雅,设备先进,专家云集,早已是河西名院,且是三级甲等中医院。</p> <p class="ql-block">  四时之化,万物之变,大道无形,生于天地,求学行医之路,风风雨雨,充满了坎坷,幸有父亲的“耕读传家”教诲,故虽出身农家却不自卑,虽遇挫折而不气馁,踏实做事,老实做人。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老人家一辈子勤劳务实、自强不息、朴素节俭、脚踏实地;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他未必能够认为他的言行包含儒家和道家的圣哲先贤思想,但他深深的懂得耕田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读书可知书达义,修身养性。并一直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着我们,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让我们培养良好的品行,让我们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