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里的生肖龙

远古的红月亮

<p class="ql-block">关于生肖,我们并不陌生,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按照顺序,每年一种,循环往复,担任着守护神的重要职责。我们出生在哪个动物守护的年份,这个动物就是我们的生肖,又称为属相。那么,生肖是怎么出现的呢?起源于什么时候?为什么生肖有十二个呢?十二生肖起源于原始时期的动物崇拜。当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看到蛇无足而行,鸟在天空自由翱翔,鱼在水中无拘无束游动……人们觉得很神奇,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产生了对动物的崇拜。这种崇拜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十二生肖文化。据史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而关于和现在相同的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在对浩瀚天象的探索中,古人根据星象的变化,产生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互相搭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时,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甲子年”、“癸卯年”、“子时”、“午时”等等。古人为每一个地支选取一种动物作为形象化的代表,所以一共是十二个生肖动物。然而,动物有那么多种类,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它们背后有哪些历史传说?在陕历博又有哪些跟它们相关的文物呢?2024年美丽姐姐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系列——“十二生肖有故事”,为大家逐一解谜。甲辰龙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篇章——龙腾四海。</p> <p class="ql-block">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在十二时辰中,辰时是早上7:00—9:00。辰时是一天中的第五个时辰,此时,清晨的阳光照耀大地,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充满了新生和希望。古籍记载:“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意思是,古人认为“辰”是在农历三月,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节,所以辰时属龙。农历三月,天气温暖,万物复苏,植物需要雨水灌溉生长。传说龙有行云布雨的能力,人们将农历三月称为辰月或龙月,寄托了人们祈望庄稼及时得到雨水浇灌,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传说,远古时代的龙是没有角的,那时的龙生活在陆地上。有一天,玉帝要选出十二种动物来担任生肖神,龙认为自己身强体壮,能飞,善游,想成为生肖神,也想取代虎成为百兽之王。但是,龙担心自己虽然高大,却不及老虎威风,怕玉帝小看自己。这时,蜈蚣告诉它公鸡有一对非常漂亮的角,龙听了大喜,便同蜈蚣来找公鸡借角。公鸡却不肯借,龙见状立即对天发誓道:“如果我不还你的角,就永远不能回陆地。”蜈蚣也在一旁为龙做担保,于是公鸡便把角借给了龙。竞选当天,威风凛凛的龙顺利入选成为生肖神。玉帝下令龙、虎都做百兽之王,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为水中水族之王。但龙觉得没有了角就不威风了,担心水族看不起它,就把公鸡的角据为己有了。后来公鸡每天早晨都会登上高处大叫:“龙哥哥,角还我!”而且,它只要见到蜈蚣就啄。</p> <p class="ql-block">龙是十二生肖里唯一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它的形象在历朝历代都有着独特的理解与刻画。青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这件青铜龙是秦国或秦朝的遗物,整体造型由两条龙交缠组合而成,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翻鼻,张口,身上装饰有鱼鳞纹,形体巨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在秦文化中有追求浩大气势传统,在秦统一六国后,这种传统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件青铜龙可能是当年大型乐器的底座,可能是盛大祭祀时的礼器,可能是巍峨建筑的构件。无论它的用途,这件自遥远的秦代走来的巨型青铜艺术品,带着气吞山河的霸气,见证着秦帝国的强盛。</p> <p class="ql-block">鎏金铁芯铜龙是唐代龙形象的杰出代表。整条龙龙身被设计成“S"形,头高高昂起,带有结叉的长角后伸,紧贴头顶,大嘴张开,露出锐利的牙齿,长舌在口内卷曲上翘,舌尖顶上颚,双目圆睁,看起来非常威武。两只有力的前爪紧扣地面,前爪弯曲,肢爪骨节极为清晰,隐藏着力量带来的美。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飞腾欲出,极富动感。作为一条唐代的龙,鎏金铁芯铜龙那充满气势的造型,向我们展现了来自大唐王朝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张扬的生活态度。如果各位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它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徽原型。</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于《陕历博美丽杏坛》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均来源于《陕历博美丽杏坛》公众号</p><p class="ql-block">音频:远古的红月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