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乱翻书

鳌山人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读书如同追剧,兴之所至,就从书架上找出一本,泛读多,精读的极少。书架上没有了,又兴之所至的网购一两本——往往等购买书到货的心情比读书更加使我兴奋!我没有研究之才,更不需要为考职称谋功名而读书,因此读书就更没压力,可能一天读几本完全不相关联的书,有空就看几行读几页,有事几天不翻书,如此读书便成了休闲消磨时光的一种事,总感觉比整天垂钓和掼蛋好些。</p><p class="ql-block"> 读到妙文佳句时,又无才去点评,也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若遇新间/热点/生活中处人与共事时,却情不自禁的一一对照读过的书,感觉有共象能共鸣,也就摘录下来,发一点无味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先生存下去再谈择业</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读一史学家著作,文中引述的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史记.孔子世家》一段“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i><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觉得对当今青年尤其高校毕业生颇有借鉴意义!</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i><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这段话</i><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说的是孔子青年时先管仓库,账目清楚,</span>再管牲口,牛马肥壮。只不过这些低级职位能提供的俸禄终究有限,简单养家糊口还能勉强应付,而要继续求学问道,那便有点捉襟见肘了。为生活所迫,20岁出头的孔子只好去找副业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孔子来说,搞副业他选择的很多,却也很少。说“很多”是因为少年时的苦难让孔子掌握了不少生存的必要技能,正所谓“多能鄙事”;况且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意味着他即使出去给人扛活种地,也必然比一般人做得出色。说“很少”是因为从事这些底层的工作显然有神于孔子“士”的尊严,好不容易因职位才成为“士”,而拿到鲁国贵族圈的入场券,结果现在迫于生计再操贱业,岂否落人笑柄。</p><p class="ql-block"> 最后孔子“始教学于阙里”,只要能拿出一挂干肉(“十脡干脯”),就收为徒!与武术大师叶问初到香港一样,为一日三餐计不得不开馆收徒!</p><p class="ql-block"> 当今一到毕业季,充斥网络/酒席的都是讨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24年毕业生1180万,经济疲软的大环境就业更是难上加难,颇有民国2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处境!</p><p class="ql-block"> 网上有“好事者”反对大学生送外卖,孔子择业道路却告诉我们:先生存下去再谈“择业”——送外卖摆地摊未尝不可;同时“择业”要根据自已特长专业找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先干着,为什么法律系毕业生就一定进公检法或律师事务所,试着到中小学教几年书/到超市干干导购也末尝不可!</p> <p class="ql-block">  中华书局香港版《胡适来往书信选》1983年版,陶孟和“我每天除了八小时的公事外,便是在家庭里。小孩们因为请不到合适的先生,太太也变成老夫子了”,这段话为我“太太”叫屈最妙!</p><p class="ql-block"> 现在中小学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配合功能,作文让家长辅导,我“太太”虽是中专毕业生,语文写作却是天生下笔不成句,想当“老夫子”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各课作业都让家长批改,硬生逼着我太太从英语到数学,从思想道德到科学自然,跟着孩子的课本和“小红书”,变成全才的“老夫子”。天生发音不标准的“太太”天天课后为着孩子英语单词听写而发愁!</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陶君孟和不一样,明明交了钱给学校,学校各门课都是最优秀的教师,我太太何以还要当“老夫子”?除了洗衣做饭,还要当孩子的“先生”?</p> <p class="ql-block">  《狂飙》甚是火热了一阵子,网传:《狂》剧能过审,不仅民间力量的推崇,连中纪委都在热度最高的时候借着剧情点评现实,这足以说明政府的尺度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有个小细节,大结局播出没多久,安欣的扮演者张译受邀去参加了总理召开的座谈会。会议其实邀请了不少人,可当天的《新闻联播》竟然给了张译专属境头,其中含义已然不言多言。狂飙早已成功超过了越播剧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但后来媒体和與论更多的赞赏高启强的成功人生——却明显有违电视剧的初心!紧跟时代去追完电视剧后,网购一本纸质书《狂飙》(徐继周,青岛出版社2023版),读完后突然冒出一个念头:<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假如社会多一些公平,谁愿意去混社会—</span>—除了极个别天生反社会的人,谁愿意去做“高启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