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某日与三学禅院的师父品茶,交流期间,有朋友向师父请教,如何面对,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被人误解和嘲笑或责骂的情况。朋友说“我们的修养是在被教育“度量大一点,不要与别人计较”中修得的,或者还在自己并没有放下心中的念想被道德绑架而选择原谅的”,年轻的自己很是迷茫!怀着对佛教文化的探究,自己并没有立即与之展开讨论。此时的师父轻声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他说“佛陀在成佛之前,被一个佛徒追着骂,佛陀走到哪里,这个佛徒就骂到那里,而佛陀并不生气,其他的信徒为佛陀是怎样做到的,佛陀说“我并没有收下他的礼物,那么那东西就还是他的,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原来,佛陀是把佛徒的咒骂,当成自己并没有收下的礼物,自然就不会因此而生气。反过来我们呢,别人对自己好的、坏的、差的、弱的评价几乎是照单全收后再进行消化,涵养好,自然就能消化掉;修养差一点被会被这些评价牵着鼻子走,困顿不堪!</p><p class="ql-block">听完之后,我的脑海中居然出现一句非常粗俗的名言“黄狗咒青天,越咒越新鲜”,虽然十分的粗糙,却道出了一个道理,两个不同频的人为啥要因为一个声音互相影响而又受其影响、伤害呢?</p>